《偕君行》偕君行分节阅读58

    可从这些小事里就能看出他心里有她么?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可以无限度的容忍别人,前提是不触犯到他的底线。

    张偕的底线是什么?是打乱他复兴桓家的计划么?

    他从前对她千般好,只是因为她没触到他的底线么?为什么这样想的时候,心里竟会传来那般尖锐刻骨的痛意?

    谢同君攥紧了双拳,暗暗下了决定。

    她决定信了他。

    无论他是为了什么而隐瞒她,她都打算信了他。人生在世,就是因为顾虑太多才会活的那般疲累,她虽然生性谨慎小心,却也没必要时时提防算计,若是连枕边人都不能信,那样岂非活的太过冷静和可悲?

    人生在世,总要丧失一次理智的。

    更何况,张偕本性就是个一个简单而淳朴的男人,她即便是相信一次又何妨?

    相信他爱护她的心,相信他不会让她,为了名利而妥协让步,相信他只不过是……心有苦衷。

    毕竟,董云对他那般忌惮,恨不能除之后快。他就是拼一时狠劲,打了樊虚一顿,除了被董云狠狠惩戒处罚之外,又捞的着什么好处呢?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当时他所处的位置,就是一根细细的钢索,踏错一步,就可能粉身碎骨。

    现在的一切,不过是樊虚这个沉不住气的败兵之将用来挑拨他们关系的计策而已——张偕说了她不想听到的话,她必会恨他怨他。张偕说了她想听到的话,到时樊虚一把把她拎出去,张偕看见她又该作何感想?

    好一个樊虚,好一条一石二鸟的反间计。

    谢同君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为什么樊虚绑了她却没堵她的嘴,为什么樊虚说要让张偕尝尝被人背叛了是什么滋味,因为他笃定了她不会信他,等到话都说完了,张偕看见她在里头,又会怎么想?

    可她偏要信他,于情于理,她都该相信他的,相信他是个不会为了名利而牺牲自己妻子的人。

    “张偕!”想到这里,谢同君不再迟疑,猛地惊叫出声。

    外面张偕听到她变调的声音,极快的怔了一下,但下一刻,他便抢在樊虚之前,猛的冲进了屋里。

    “张偕……”谢同君牙齿打颤,憋着满腔辛酸抬头看他。

    “莫怕……莫怕……我在呢!”张偕轻柔的将她揽至怀里,一只手拍打着她的背,一只掏出匕首,灵巧的割开她手腕上的绳子。

    “啪啪啪……”一道单调的掌声传来,樊虚站在半明半暗的光影里,看着他俩彼此相拥,面上露出几分古怪的笑意:“谢同君,你赢了……你果然赢了!即便你爱恋张淮,张偕仍旧愿意为你丧失理智。”

    谢同君心里猛地揪紧,遽然抬头看他,眼里难掩恨意:“无耻!”

    “呵呵……我无耻?那些想着成大事的人,哪一个不无耻?有谁是真正光明磊落的那一个?他张偕,不也整日里披着一张伪善的脸,表面上效忠少主,背地里却勾结桓如意么?难道他就不无耻吗?”

    “良禽择木,良臣择主,仅此而已。”张偕面色淡淡,看着他道:“将军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最后只可能竹篮打水,一无所得。”

    他将谢同君揽在怀里,忽然一把抱了起来,也不再看他一眼,转身便往外走。

    “你跟他说那么多做什么?”两人走在路上,谢同君不高兴地问。

    “为何不呢?”张偕看着她,忽然极温柔的笑了笑,轻声道:“我张偕虽非恶人,却也不会真正任人揉扁捏圆,他三番两次害我妻子,难道我还会放过他不成?”

    “什么意思?”谢同君眼睛瞪的溜圆。

    “我小的时候,我爹便告诉我,人生而立世,诸多不易,不因小利结仇,要以胸襟容人;实在避无可避,那便不死不休。自小到大,我恪守此训,莫不敢忘。樊虚恨我已久,解无可解,我要么不出手,一出手,便要一击致命!”

    “你的意思是……”谢同君越发的迷糊了。

    “既然现在不能杀他,那我便捧他一把,等到他日后登上高位,最为得意的时候,让他也尝一尝坠马是什么滋味儿。”张偕说这话的时候带着点儿笑,微微低头看她:“如此,夫人可满意了?”

    “你……你知道?”谢同君又羞又愧。

    张偕略略点头,又怜又爱地看着她,低声道:“此事不告诉你,是怕你气不过,是我疏忽了……没料到他会拿此事大做文章。”

    “你不……怪我么?”

    张偕摇头:“人非圣贤,岂能事事参透?当日若非我及时赶到,恐怕你早已……乍然听到此事,一时气昏了头,也是在情理之中。”

    “我……”谢同君眨巴了一下眼睛,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故作轻松的笑了笑:“那这么说,以后你也会这般毫无芥蒂的信我罗?”

    “那是自然……”张偕挽住她手掌,微微一笑。

    月色下,两人身形相依,十指紧扣,闲庭漫步似的走在静谧清冷的街道,心里却不知不觉亲近对方许多。

    第二天一大早,刘襄王身负重辱、保全桓家血脉、卧薪尝胆的义举便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对他交口称赞,加之先前进城时便曾给众人留下好印象,因此在槐县声望极高。

    新军众人虽不免有心怀叵测之人,但人都有善性的一面,对刘襄王这等大忠大义之举也颇为动容,一时间,他府宅上真可算是门庭若市,众人见他,不知不觉便带上了一份敬重。

    张偕却一切如常,既不过分客套,也不避而不见,像是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没过两天,一份人人为之动容落泪的《陈情表》传到槐县,据说,当世大儒对此表极为推崇称赞,认为它字字诉请,言言表义,有极大的文学和教育意义,甚至有人因此表而感动落泪,天下文人读者莫不动容。

    刘襄王以一表动天下,痛陈心中对故土亲人之思念,徐帝感其孝心,派遣大量精兵送他回乡,全他最后心愿。

    现在,谢同君面前就摆着一份《陈情表》,虽然这份不是刘襄王本人亲笔所写,但却是《陈情表》风靡天下的成果。

    这份表先是表达了对徐帝的不舍和感激之情,而后痛诉自己身世凄惨,表明愿以余生为父守陵之决心。

    此表言辞优美,对仗工整,感情真挚,唬唬旁人的确使得了,可谢同君却不以为然。一则、她学过李密的《陈情表》,二则、她深知刘襄王此人可怕之处。

    在旁人眼中,刘襄王就是个没有骨气大限将至的病秧子,自然没人为他写的东西有什么深意,可真相是,这份看似没有深意的《陈情表》却是大大的有深意。

    刘襄王先是给徐坚戴了顶宅心仁厚的大帽子,紧接着又把自己说的比谁都惨,希望他同情同情自己,如果徐坚不答应,那就是打自己的脸,就算他不在乎脸面,也要害怕被朝中言官和天下德高望重之人诟病,不放他走也不行。

    不过谢同君觉得,任谁被人这么莫名其妙的威胁了,心里肯定都会不爽,更何况此人是徐坚,他可能吃下这个哑巴亏吗?

    即便他认为刘襄王这将死之徒对他没什么威胁,他也不知道刘襄王的野心和目的,但以他的霸道阴狠,有可能放过刘襄王吗?

    答案太悬了。

    就像是印证她这个猜想似的,继《陈情表》问世之后,一个惊天消息再次爆出。据说受命护送刘襄王回凉州的那位将军自杀了,自言徐坚因不满桓如意之行径,令他在到达凉州假作离开,实际上却派遣部分兵卒扮成马贼杀掉刘襄王以及凉州的桓家余部,他因被此表感动,良心发现,又不敢忤逆君令,所以自杀谢罪。

    这惊天秘闻爆出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猜想简直如滔滔洪水,收都收不住,就连桓云当年全家被灭门之惨案都被提拎出来,提出其中种种疑点,甚至有些蔑视徐坚的文人公然写下文章四处传阅,明里暗里都在嘲讽徐坚逆臣贼子,居心叵测。

    徐坚什么反应谢同君不知道,但关于副将自杀死前留言忏悔一事,她却打心眼儿里觉得是刘襄王的手笔。因为对刘襄王诸多忌惮,谢同君摸索出了几分他的行事风格。

    刘襄王惯于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犹善借力打力,无中生有。

    这个人,也真是绝了,倒真不负他智绝盛名。

    只可惜,谢同君向来觉得,算计太过的人,生来便只能注定孤家寡人,寂寞一生。

    不过,这也是他自己的抉择,有舍有得,有得有舍,或许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是他毕生的追求。

    谢同君“啪”的阖上竹简,长长的呼出一口气,随意的伸展着早已僵直酸麻的双腿,蓦地又想起自己落马一事来。

    她轻轻捏了捏早就没有任何痛感的膝弯,还是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伤口是好了,但对樊虚,早已从先前的厌恶防备转为如今的恨意。

    当时若非张偕及时赶到,恐怕她早已在短兵相接之中死在战马乱蹄之下,不说能不能留个全尸,尸体找不找得到都难说。

    生死之仇,怎能不报?

    可正如张偕所说,樊虚现在动不得。他就像是天生为战场而生似的,一上疆场便战无不胜,私下甚至有人敬称他为“战神”,这样的一个人,或许桓如意知道他有二心,但必定还是会留下他打江山,准确的说,应该是大大地倚重他。

    所以,她一定会忍,忍到四海升平,到他得意忘形的那一天,到桓如意再也不需要他、容不下他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她会让他也尝尝在意气风发之时,被人暗算是什么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  “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所谓“陈情表”就是以情动人,向帝王陈情苦衷。

    ☆、大势

    刘襄王到了槐县之后,董云果然如有神助,短短一年时间便将领地扩充到九郡之多,下面统领六十三县,将近大半东北地区被他收入囊中。

    同时,从刚开始的乌合之众到现在,经历了两年多的磨合和训练,新军已经成为一支战斗力相当可观的军队,光是人数就已经达到二十万之多。

    刘襄王和张偕陈容等文官人负责整顿军规军纪,樊虚杨禅曹亮等武将则日日操练军队,除此之外,新军还开始大力开垦荒地,购买作物种子,雇佣百姓种粮养蚕,蓄养家畜,囤积粮草。

    谢同君来到这个时代两年多,也早已习惯了行军的生活方式和这个时代的种种一切,如果说最开始她还有些局外人的排斥感觉,如今却实实在在接纳了这个时代,每天汲取着这个时代的各种信息,日子过的倒也不算无聊。

    一年多以来,她看遍了各种书籍文献,即便再艰难晦涩的文言文,如今理解起来也是如鱼得水,大部分的字体写法,更是烂熟于心。

    放下手中的毛笔,刚刚舒展了下胳膊,外面绕梁就已经端着盘点心笑眯眯的走了进来:“姑娘尝尝我做的好不好吃?”

    “真贴心,知道我正好饿了。”谢同君用筷子夹起一个金黄的糯米鸡翅,眯起眼睛享受的嚼了几口,鸡肉鲜嫩,咸香可口,香甜的感觉弥漫了整个口腔,令人食指大动,心情大好。

    谢同君又不客气的夹了一个,囫囵的吹了吹晾了晾,闻着那丝丝香味,由衷的赞叹道:“不错不错,颇得为师我的真传。”

    这一年来,除了看书习字,汲取这个时代的各种信息,闲暇无聊时,她也会循着以前走过大江南北的记忆,自己亲自动手尝试着做出些美食,后来绕梁和张媗见了,也闹着要学,她自然一口应承,将她们教会上手之后,以后便能坐等美食了。

    张媗紧随在绕梁身后,看见她两已经吃上了,再也顾不得端庄大方的仪态,伸手就从漆盘里抓了一个,烫的直叫唤。

    “嗳,姑娘你没事吧?这可是刚出锅的,油气儿还没散呢!”绕梁吓了一跳,赶忙将她拉出屋子,一通狂奔到井边,撸起她袖子便要把她的手按进盆里。

    “等等!等等!”张媗忙不迭的吹了吹手中的糯米鸡翅,小小的咬了口,惊喜道:“不烫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