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定制》第三十八章蔡邕见闻(五)

    很快的,蔡邕坐的马车就到了第一个乡村,此时是七月份,正是农忙时节,第一茬三月份种植的土豆已经收获了。

    第二茬的土豆正在种植,而且地瓜也快成熟了,所以村中人很少,只有少量年纪大了的人正在把土豆晾干,然后放到地窖里,这样就能够储存数月之久了。

    蔡邕奇怪道:“怎么只有这么一点人”

    钱通道:“估计正在补中第二季的土豆吧。”

    蔡邕奇道:“什么是土豆”

    钱通拍了拍额头:“忘了说了,我们这有三种特别高产的粮食,一种就是土豆,一年可以种两次,单季亩产约60石;另一种地瓜,在北方只能种一季,亩产90石;最后一种玉米,百姓可以食用的约为10石,还有两百石左右的秸秆可以喂养马和牛。”

    蔡邕长大了嘴巴,哪怕他再古板稳重,也被这三种粮食的产量惊呆了,他没有怀疑钱通的话,因为钱通既然说出来了,那么显然这种粮食已经推广了,只是喃喃道:“那大汉的黄巾动乱是多么……”蔡邕无法想象,这种宛如神迹一般的产量,如果发生在大汉,还会有张角登高一呼,就天下皆反吗

    钱通笑道:“伯喈先生,没可能的,先不说没办法快速的推广到大汉,哪怕就是被大汉得到了种子,那些世家大族也不会放出来的,而且百姓也没有土地种植!”

    蔡邕感慨了一声,大汉确实是无药可救了,只见他叹息一声道:“奈何……奈何啊!”话语中的无奈,让钱通这个外人都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蔡邕想要近距离地观看这种一年两季,一季60石的土豆,在他看来,这是不亚于圣人复生的大事,如此多的粮食,能够多养活多少人啊!

    “你们是”操着齐鲁口音的一个老汉问停留在村门口的三人,老汉说的是普通话,这个老汉是四十多岁流落为流民的,在青州流浪了一年多,后来听说有人招揽流民,就跟随商队到了日本四岛,没想到来了之后,发现这里是比做梦都还要神奇的地方,粮食多到吃不完,能读书,能穿暖,有房子住,老汉觉得自己的老伴死的太冤了,要不是老伴把最后的粮食给了儿子,再坚持几天,或许也能享受到现在的生活!

    “老丈,我们是下来调研的,看看农村的收入怎么样!”钱通笑道。

    老丈呵呵笑道:“好啊!老夫我今年快五十了,一辈子也就在这里吃了几年饱饭!”说着,老丈进屋搬出几张椅子,和钱通三人坐在院子里叙话,要是在大汉朝内部,他哪里敢和官老爷这么聊天,也就是在诸夏帝国内,官员为亲民官,才不需要顾忌太多。

    老丈给三人倒了杯水,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了自己的经历,也就是在大汉怎么怎么吃不饱,每年要交什么税,每个人每年要交多少赋,把自己一家都挤得破产了,更是说起自己老伴,提前几天饿死了,如果撑到商队招揽流民,那么也能够享福了!

    蔡邕听得极其认真,这一刻他是知道了一个底层百姓对大汉朝的印象,当听到老丈说要让儿子参军,支持神皇攻打大汉时,忍不住问道:“老弟,你为何想要让儿子攻打故国”

    蔡邕年纪一看就比老丈大不少,所以称呼老弟没有问题,老丈大声囔囔道:“故国让我们贫无立锥之地,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爱国”老丈也不蠢,扫盲过的他也经常看报纸,不屑道:“刘氏在长乐宫酒池肉林,我们贫民连一碗粟米都没有,你让我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去关心天天吃肉的”

    蔡邕喃喃地说出了一个满清后期,国联军攻打天津时,买办对中国的评价:“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说完后,蔡邕想看看土豆的心思全没了,转身上了牛车,钱通眼尖,看到蔡邕的眼角有泪花闪过。

    “伯喈先生,大汉确实已经寿终正寝了,大汉不可否认的是她有伟大之处,曾经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但是她现在腐烂了,而且没有救了,因此应该有人能够再来支撑我们民族的脊梁,”钱通说的很认真,这句话他对赵云说过,如今也对蔡邕这么说,以后他会对更多人这么说,当诸夏铁骑踏上大汉之时,钱通相信自己的这些话会说服更多人的!

    蔡邕闭上了双眼,道:“明天再看看吧,今天累了,我们先回去!”

    钱通和顾雍对视了一眼,顾雍带着担忧的眼神看了看蔡邕,他比较年轻,对于大汉的忠心远没有蔡邕高,因此只是担心蔡邕身体。

    或许蔡邕已经想开了,又或许蔡邕还想要多了解诸夏帝国的实力,在第五天早上,蔡邕又精神饱满地出了门,指挥着钱通在长庚县周围转了一圈,又进了四五个村子观察,发现那些农民确实生活地都很幸福,不单单是吃饱的那种幸福,而是有了未来的幸福,钱通用了一句话来形容,我们让百姓有了未来,而大汉让百姓活不过今天。

    第六天,钱通带着蔡邕去了一个女工作坊。

    “这是陛下的产业,”钱通指着前方面积在十亩以上的纺织厂房,厂房里面能够看到不少的女工在来来回回地生产棉衣(简化一下,生产棉衣没那么容易的……要写出来占篇幅太多)。

    蔡邕点点:“和大汉的少府一个性质”

    钱通摇头道:“怎么可能,大汉的少府都可以说是另外一套行政体系了,我们诸夏帝国法律规定,陛下每年可以获得税收的千分之一,其余的钱都属于国民的,每年年底都要公布每个部门花了多少钱(一些秘密部门会概括),陛下钱不够用的话可以自己开办产业,但是陛下也要交税!”

    蔡邕简直不敢相信,儒家谋划了这么久把皇权关笼子里的方法,没想到居然这么简单,那就是依法纳税,皇帝取税收的百分比作为开销,而不是董仲舒那种扯淡的天人感应来限制皇权。

    “他还真是雄才大略!”蔡邕感叹了一声,王源的做法简直可以把皇帝高高捧起而又不担心会摔下来,因为皇帝只有千分之一的税收,假如出问题,全部是朝臣的问题,不属于皇帝的财权都交出去了,而事实上王源还控制着军队,控制着监督权,加上王源的身份,这三角很好地保障了王源的权威。

    感慨了一番,蔡邕对钱通道:“带我去看看你们的军营吧!”

    钱通答应一声,这不是什么机密地方,事实上军营外围都有很多百姓在生活,士卒只有在轮休时才能出军营而已。

    长庚虽然是座县城,但是因为靠近北九州港,因此有驻扎着一个两万人的汉人大军和三万仆从军,因此军营连绵一片。

    军营是在长庚县郊外二十公里,被隔开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汉人大军,另一部分为仆从军。

    “你们这军营周围怎么有这么多百姓”看着在军营另一侧的空地上,有一个大型的聚居点,不少百姓在那里来来往往,蔡邕奇怪道。

    钱通道:“那是士卒轮休时会前去的地方,毕竟军营离城比较远。”

    “百姓不怕士卒”

    钱通自豪道:“我们的士卒训练之时就说明了,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存在的,用手中的刀,为百姓的犁打出一片土地来,因此我们军民和谐。”

    “用手中的刀为百姓的犁打出一片土地”蔡邕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叹了口气道:“伯流,回去报告给陛下吧,老夫愿意加入诸夏帝国,希望他以后能够好好对待百姓!”

    “老师”顾雍有点惊讶,老顽固一般的老师居然几天就被说服了,他还以为老师哪怕被说服估计也要几年,最大的可能就是不答应,也不回大汉,隐居在诸夏帝国内。

    蔡邕摆摆手:“不用多说了,”叹了口气:“请告诉陛下,攻打大汉时,少造杀戮。”

    钱通喜形于色,用了这么多天,蔡邕这个老顽固终于答应了!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