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浮生缘》第十三节:命运随大时代洪流漂移

    他们宛如是一艘艘逃难船,载的是一群群被迫离乡、颠沛流离的人们。

    所有的希望,最后都是从大海走向另一个陆地,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个码头,……上了船,决定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他们的命运就随着大时代的洪流漂移到台湾。

    然而,无可抹灭的是,战争将人打散,造成许多亲人失散的局面。

    继刚对含月没有太多的抱怨,多的是惊愕,是自己太笨吗

    后来细细回想,其实是有蛛丝马迹的,却总是把它合理化。

    ‘是我太没警觉了吗唉,已经无所谓了,都过去了,现在只记得曾经美好的一切,虽然回想时会心痛,会心揪,但都己经结束了。

    像一场梦,却醒不过来。

    因为爱过,所以无求。

    让妳为难的话都不说。

    回忆过往妳有多爱我,但故事总有结束的时候,为何真爱要转好多个路口,情缘落定之前,甘心在情海中为妳层层飘泊。

    英雄难过美人关,凡夫俗子难过情关。

    当我们的幸福已走远时,我们的爱情只能在回忆里待续。’

    台湾在四零年代,仍处于贫穷的情况下,撤退来台的军队,基于照顾与监视的两面需求,形成了台湾的眷村文化。

    广义认定眷村也包含荣民与眷属自行兴建的大范围违建。

    眷村文化一方面保留了过去大陆时期的一些文化与生活习惯,但相对的,眷村的竹篱笆,也形成了本省人与外省人之间隔阂的主要原因之一。

    依晴的父亲李卫国为高级军官,住在台北精华地段的眷村,沈佳因为从大陆来台时带了许多黄金,加上眼光独到,购置了几家店面,一方面自己经营南北货生意,另一方面将其他店面租给别人,所以生活算是很优渥。

    继刚和其母受到李父的照顾,生活不虞匮乏,而国强则在一所国中当国文老师。

    早期眷村子弟不易融入台湾社会,职业选择受限,或者保家卫国的号召而多数从军。

    眷村传统上的外省人自我意识一直很强烈,使得眷村人的空间及性格更形封闭。

    眷村的第一代几乎以暂定姿态来到台湾,也由于阶级与服从效忠的关系,促成了眷村居民成为最忠实的拥护者,但是也更因此加深了眷村近似隔离的小区特性。

    1949年从大陆迁来台湾的人民只认为台湾是移民社会为主,因而对台湾只存有过客的心态。

    此外,军队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方式与较为混乱的生活秩序,比如外省籍军人认为军人坐火车、看戏、看电影不买票、不排队是理所当然。

    当初来台外省人之中,多为单身的年轻男性,女性较少。

    其中部分男性在大陆已有婚室子女,但并未跟随来台,少部分则是举家迁台。因此不少外省人男性都面临婚姻问题,早期多数外省人在婚姻的选择上以同为外省籍者较多,后来亦有不少与台湾本省闽南、客家、原住民结婚。

    然而有部分老兵,由于一直未婚,形成老兵晚年无依无靠的困境。

    依晴来台后,在师范学院继续就读两年,完成大学学业后,和国强在同一所国中教书。

    继刚则在完成台湾大学的硕士学位后,由方父出资送他到美国深造。

    不欣赏外省子弟的依晴,认为明明是草包一个,却不知道哪来的优越感。

    但又不喜欢本省男孩的土里土气,在她的心里,仍旧念念不忘德瑞克。

    自从和德瑞克断了音讯后,依晴时常在盼:‘你到底在哪里好久没有你的消息。自从离别后思也悠悠,念也悠悠,千言万语诉还休。

    为什么相爱难长久为什么聚散苦匆匆

    梦难留,泪亦难收。

    春天又将匆匆归去,春天啊,请暂且留步吧!’

    依晴心想该不会是德瑞克回德国后,已忘了她。

    ‘经过多少漫长岁月等待,该说的话,句句都已沙哑,任眼泪蜿蜒落下,我是不是该学会觉悟放下了’

    今日雨下得如此安静,冷风却吹得让依晴心头乱纷纷。

    她在厨房里用刨皮刀削马铃薯,再将马铃薯捣成泥,不小心将碗敲破。

    在清玻璃碎片时,她的手被玻璃割伤,鲜血瞬间流出来滴到马铃薯泥上。

    血和马铃薯泥融在一起,宛如雪中红。

    又让她忆起那年腊月下雪,她和德瑞克在上海的那段情缘……

    ‘尽管昼夜更迭,只有爱是不变的。就算物换星移,你仍是我的依恋。’

    如今想念是依晴和德瑞克之间最美好的回忆。

    想念,默不出声却震耳欲聋。

    每当依晴忆起他时,就回到当时的自己。

    她现在拥有的,仅只剩下想念。

    ‘想念没有保存期限,但想念的尽头,是遗忘吗

    若无法遗忘时,我只能迎接这痛苦吧!。

    无边的思念,无际的黑夜,而你不在我身边。既然我们都已经分开这么久了,就不要再责怪谁。

    现在谁会在你的身边,我已无所谓,只要你过的好,我要会学会看透。’

    虽然依晴的心在泣血,但对德瑞克的这份浓情爱意,使她包容并彻底的放下与祝福。

    一九五八年李卫国当时在金门前线浴血奋战,受到重伤,送回本岛救治。

    眼看已年届三十的依晴仍然小姑独处,小她两岁的弟弟依德都已成家。

    沈佳再三催促下,并极力要牵线她和继刚的婚事。

    依晴虽然从小就认识继刚,但对他一点感觉都没有,两人之间也一直未有任何情愫产生。

    依晴还记得六岁时,有一回和一群孩子们在溪边玩耍,她不慎摔到溪中,拚命呼喊到疲惫,而站在岸边的继刚却没有伸手拉她,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看起来真冷漠,她永远记得他那副冰冷无情的脸。

    “我从来没喜欢过这个人,我和他不来电。”依晴断然拒绝。

    “想想这世界上,真正相爱的人又有几个如果等到相爱的人来到妳身边,那会是什么时候妳想过没,也许现在不相爱,或许以后就相爱了呢!

    古代人结婚很少有人在结婚前见过的,我和妳父亲也是在相亲后才结婚的。

    只要彼此放宽心,把婚姻看做自然,结婚是种义务,就可以了。

    妳不要想太多,结婚后好好照顾老公,好好照顾家庭,那才是重要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必定能为妳带来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也许只是一种短暂的满足

    感。

    人生,如果你不能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一定要做对的事。

    真爱不只是说三个字”我爱你"就可以,幸福可能来自不美好的事物。”沈佳说完后,口气转为强烈道:“妳也快三十了,再没有人娶妳,妳这辈子就要当老姑婆了。”

    “妈,妳说真爱是什么许之未来,还是笑着说放离”依晴反问。

    “这很难说,即使人们会遇到自己最爱的人,但是自己最爱的人不一定会是最爱妳的人,到老也不一定会与妳共度一生。

    人的一生,会碰到三种人。一个是妳爱的人,一个是爱妳的人,一个是与妳共度今生的人。

    我们的一生都在寻寻觅觅,追求爱的真谛,也一直在进行爱的的追逐游戏。

    会经历过、错过与被错过,然后慢慢明白,最适合妳的人未必是妳最爱的人;妳最爱的人却可能是那个伤妳最深的人。

    能相伴一生的不一定彼此相爱,但是能相伴一生的人在妳的生活里才是最重要的人。”沈佳苦口婆心的劝依晴。

    依晴转头望向窗外,语气清淡的彷佛不像自己的事情般的说着:

    “妳说的都对,也有可能会随着时间变化,得到的就不一定看好了,最后也会认为不是爱情了,也许没有得到的才是爱情。

    爱情真的是很矛盾。

    特殊情况也许存在,我知道,世界上不是相爱的人都能在一起,可是明明知道不合适,在一起能幸福吗

    能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也许不是彼此相爱,但结婚的前提条件至少是不应该对彼此反感。”

    “妳认定继刚会对妳反感吗”沈佳嘴角轻扬,微笑地问女儿。

    依晴将继刚和她互动的情形说出来。

    “那可能是他当时还年轻,年轻人较没有结婚的压力,和谁交往不是以结婚为前提,所以考虑的事情较少。妳只要对他付出真心的关怀,让自己更丰富,自然产生热情与活力,就会得到他的热络反应。像继刚这种一表人才又年轻有为的单身大学教授,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妳若可以嫁给他,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气。”沈佳极力说服依晴。

    “他和我说话时,时常话到嘴边留半句,弄得双方尴尬异常,……”

    依晴又想到他和含月曾是一对恋人,不禁又倒抽一口气,感觉全身瞬间无力。

    要放弃不可能的自己,茫然了,空白了……

    现实真是很复杂,真的好困惑,该如何是好

    依晴无言了。

    待续

    本书首发来自,!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