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富贵门户:小温柔乡/三流富贵门户:家族陪酒业》分卷阅读6

    太后回宫兼庆春夕这一场热闹,终于过了,小王爷便又闲了下来,本欲去寻天浪的,却宫里忽而降旨,忙的阖府跪迎。原来正是大封子弟的时候,宁府那边已先得了恩典,宁侯加封为公,称宁国公,因宁侯嫡子殁了,故让小侯爷袭了侯,封了“县侯”了,因他名“祁”,称“祁县侯”。本来都觉得宁公这个封赏太大了,却不想这琼王更是恩宠优渥,荣升了亲王,赐号为“尊”,称“尊亲王”,小王爷封郡王位,得了赐名“玉”,称“玉郡王”。因此,尊亲王便携了玉郡王一同入宫叩谢天恩。皇帝又让工部择吉日为各新封的侯爵兴建府邸,又说:“既然有家了,就得有室了。”礼部便又让呈交了各人的八字,备婚配之用。

    玉郡王便颇为高乐,又往傅天浪那儿去了。他甫一进门,那些仆人便满满的跪了一地,都喊郡王千秋。玉郡王笑的不停,又道:“这是什么礼?”正这么样了,竟然傅天浪也出来了,只见他穿着新制的银灰长衫,腰悬青白玉佩,平日少见他这样装扮,如今一看,似画里仙君一般。玉郡王见了也爱之不及,正要上前,却见天浪猛的折腰,也要拜见玉郡王。玉郡王哭笑不得的让过了,又扶着他说:“你又凑什么热闹?”傅天浪却道:“以往不拜,原是为了你无封爵,不过是诨叫的‘小王爷’,如今得了赐名得了封郡,竟是个正经的的王爵了,便要拜的。”玉郡王又握住他的手,便道:“就是我爹回府也没你这个阵仗的!别人看见岂不笑死,说我才当个郡王就这样轻薄起来。”傅天浪却道:“也不为什么,只为贺一下。”玉郡王点头道:“这样就好。以后可别这样闹腾了,也不嫌累。”

    二人进了屋,傅天浪便为玉郡王除了罩衫,掂在手上,又说:“如今天气虽然暖了,但春寒料峭,不仔细些又感着了,还是穿袍子的好。”玉郡王便笑道:“自然,自然。荆钗、佩环也都常这么说我。”傅天浪便道:“那还不听她们的。”玉郡王一把搂住他,笑道:“我听她们的做什么?只要听你的。”傅天浪与他说道:“你这话一套套的,也不知与人说了多少遍,才这样烂熟于心,脱口而出。”玉郡王握住他的手,笑道:“你也说酸话了?我脱口而出,乃是因为心里想的立时就说了,总不是你这样,在我跟前说话也要小心。我说你白费这个心力做什么?不如只与我好好的,不想那些烦恼。也有你的好处。”傅天浪但笑不语,又命人送饭来。二人用了茶饭,那玉郡王又道:“今上已下旨,让为我兴修宅邸了。父亲辞了,只说不必破费,只让修葺一下丛王的旧居,因此很快就能好了。我既然搬了出去,倒欠了个管家人,且分了出去,未免冷清些。”傅天浪便知他又要提同居之事,但如何使得,且这又勾起另一桩心事来,便道:“今上既修了府邸与你,管家人自然也要为你留神的。到时候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也不怕冷清了。不仅不冷清,怕还有得高兴。”玉郡王又笑道:“你为人和睦,这有什么?且我现在也安心了,并不会像以往那样一年纳八个的,只一起守着过日子,如何不好呢?”傅天浪又不语。玉郡王又说:“你不信我?你听我的,早趁着这个搬家的名头,屋里那些没名份的,我都散了。若是正经的收在屋里的,自然不能随意打发,你也是个有心胸的,不至于吃这个醋。”傅天浪笑道:“你倒说我多心,且不知我从不理论这些的。说起来,你那些歌人舞人,多少是从我这儿来的。远的不说,就是近的,秋花便是我说给你的。”只说到秋花,二人便又伤怀起来。

    正想着如何化解尴尬,玉郡王又似想到什么,从腰间解下一个京绣的锦囊,从中取下一串红珊瑚串,那光泽喜人,红润晶莹,真似刚从海里龙宫捞来一般。傅天浪也颇欣赏,笑道:“哪里来的好东西?”玉郡王笑道:“也比不过你原来那串!”原来傅天浪当年抄没了家,剩了一件祖母遗物珊瑚串,幸没丢失,当年在王府为奴时也戴着。他当的是书童,不干粗活,便也不打紧,只是后来有次失足跌水,把珊瑚丢了。这使他颇为忧伤,王妃又劝他:“听人说,水里有不干净的东西,那红珊瑚又原是水里之物,怕是破财免灾呢!这是身外之物,没了便罢,倒是你祖宗显灵,才让这遗物生了奇效。谁又知竟不是老太太的心意?你若为此伤神,倒没意思了。又或是你以后命运果然好了,这灵物又自然归来,岂不是锦上添花。”傅天浪当时年幼,又念及亲故,听了王妃这言谈,竟也好了。

    玉郡王笑道:“这正和你当年的仿佛一样,怕是同一条呢!我看,果然是你的命要好了,灵物便自己归来了。”傅天浪却道:“你也把我当小孩子哄了。”玉郡王便笑道:“并不是顽话。这个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傅天浪便道:“怎么来的?”玉郡王便答道:“这原是落凤滩的渔民捡来的,说是前些天落潮时显岸边的。彼时县长又来巡看,看了十分诧异,便送了给母亲。母亲又给了我。我看怎么水里无端冒上来了?岂不是你当年掉进水里那一串无疑了?”这故事倒新奇,又对景,傅天浪拿过了珊瑚,放在手心细细把玩,仿佛真是当年之物,不觉又惊又疑,又怅又惘,忆起旧时来了,只含泪叹息。

    玉郡王看傅天浪面色惆怅、眼眶含泪,焉能不慌,忙道:“总是不好的是我,原要讨你的喜欢,凡教你伤心!真是该死!”傅天浪见他如此,不觉失笑道:“哪里就这样了。”既恐玉郡王忧心,傅天浪也少不得打起精神,强与玉郡王说笑,只又说道:“今春得封,你如今也是有名有姓的人了。今上封了个‘玉’字,甚合你的人品模样,不知道令尊给你改了什么字?”玉郡王便道:“父王说了,既有现成的御赐的字,且不必改了,让礼部把我在宗册里定了叫‘金玉’。”

    傅天浪笑道:“也是你们正宗皇亲的麻烦,真正的名姓还得等封赐才能下来,不然还得只能跟着父亲的名号和排行叫。不然也没那么多琼小碗、棕大碗、宁小猴、狄二猴的!如今你也有个名字了,看谁还叫你什么丸子盘子的。”金玉却说:“还不如叫宁小碗,还亲切些,这个名字又是金又是玉的,都是傅卿平日嫌弃之物,我要叫这个没意思。”傅天浪忙道:“净胡说!这是御赐的,哪里能不好?休要胡言乱语。”金玉便笑道:“我也不过是在傅卿面前才这样说笑,傅卿且别忧虑。”傅天浪又说:“如今你们家越发贵重了,言行自然当越发谨慎才是。”金玉笑道:“倒和父亲一样口吻。”傅天浪见金玉仍是满不在乎的模样,不觉摇头,又问道:“宁小猴得了什么赐名?”玉郡王说道:“乃父为他拟了名字为‘祁’,上已恩准,并无赐名,故册上为柳祁。”

    柳祁自东郊打马而来,取得两瓶好酒,与众人在教坊开了吃,教坊里的奴人也都改了叫法,不敢称他“小侯爷”了,只叫他“祁侯”。柳祁笑道:“这群奴才倒也知道得快。”与他一起的都笑着恭贺。也有个子弟,他的父亲刚因军功封了县侯,因他便称了小县侯。他也笑着谦道:“我哪敢?席上方有正牌的县侯大人呢!”众人都笑了,举着酒盅都敬祁侯。祁侯笑着谢过,又与人吃了一回,心里十分惦记那傅天略,想见他一面,便请了几个艺人来吹打,又叫人侍酒,他自己在席间悄悄走了出来,往后院去。如今他也要进院,竟径自就要入门,不似以往还等通报,只是也无人敢阻拦,守院的忙飞报了。

    彼时傅天略正看账本看得眼涩,忽然听见门外有人传说祁侯来了。傅天略揉了揉眼,说道:“谁是祁侯?”金山笑道:“二爷懵了,不就是宁国公之子么?”傅天略笑道:“原来是他!得了个县侯呢,还没算得上正经的侯爷呢,就这样起来,真是服了。”金山笑答:“他当年还是个白身,也敢叫‘小侯爷’呢,可见一斑。”傅天略却道:“那声‘小侯爷’是人家逢迎着要叫的,他没得推辞,如今却是真的自己威风起来了。”

    过不一会儿,那祁侯便笑着来了,傅天略笑着迎上去,先拜见了侯爷,又说:“不知道侯爷大驾,有失远迎了,请千万别怪罪。”祁侯笑道:“你倒会埋汰我,心里不知怎么骂我,竟然不说一声就进来了院子了,你心里不喜欢,是不是?”傅天略笑道:“县侯爷这样的人物,进咱们这么个小破院子还通传?只是侯爷驾到,先命人说一声,让我好收拾一下,迎接贵人,也不至于我这样慌慌忙忙的,不成个体统。”祁侯笑道:“果然心里骂我呢。”傅天略便道:“不敢。”

    祁侯却道:“你如今也未必就怕我了,说不得还看不起我这个小小的‘县侯’。可见你是不知深浅的。”傅天略便道:“侯爷说的哪里话?我一个三流的教习,不被人看不起也就罢了,还能看不起谁人?京里我看着个个都是大爷,竟都是不敢惹的,只是躲着、让着罢了。”祁侯便伸手去捉他的手了,傅天略忙躲了,心里着实骂起了祁侯的祖宗来了。祁侯见他不依,脸上不但不恼,反而笑了:“我多吃两杯,唐突了。你别恼我。”傅天略笑道:“侯爷别胡说。”祁侯又说:“我来这儿,不过是告诉你,我有个名字了,你喊我一声听听。”傅天略颇为愕然,抬头看那祁侯,只见莲花灯下,柳祁那脸似玉一样,晶莹的眼珠子里全无半分醉意,都是傅天略的影子倒在里面。柳祁见他慌了,便柔声劝:“你只喊我一声,我就走了。”傅天略不解其意,柳祁又笑道:“绝不骗你。”傅天略便颇迟疑地喊了声:“柳祁公子。”柳祁闻言一笑,果然辞了就去。

    见柳祁走了出门,傅天略方觉得自己失礼,便喊住:“侯爷略慢着点。”柳祁便住了步,回过头来看他。傅天略笑道:“这么晚了,天黑得很,怎么也不带个人?”柳祁笑道:“难道你不是不喜旁人知道我与你多往来么?”傅天略便笑了笑,扭头吩咐金山道:“取盏灯来,送侯爷回去。”金山便依言取了一亮堂堂的灯笼照着路,要送祁侯,祁侯笑对傅天略道:“难为二爷想着。”傅天略便道:“原是应当的。”便让金山送了祁侯出去。那银山站在傅天略身边说道:“平日二爷对这个小侯爷不瞅不睬、爱理不理的,怎么今天倒像是有点怕了他?”傅天略却道:“我也只觉得,他有他的可怕之处。”这么想着,傅天略又记起傅天浪所言的关于宁府的可怕之事,又暗道:“难道宁府的嫡子果然是柳祁害死的?”他这么一想,又摇头暗道:“他那时年纪才能多大?又是个没地位没人脉的,怎么就那样厉害了?再说了,他真干了这败坏的事,他父亲还能容他、认他做传人?”只是想着,早春的冷风扑来,冻得傅天略浑身发颤,忙拢了衣襟回屋里去了。

    虽然宁府与王府走动疏远了,但柳祁仍有许多熟人在那亲王府里,好比尊王妃的丫头蕊儿,一年下来收受柳祁的赏赐多于别家,但因行事小心,王妃懵然不知。尊王妃因丈夫与儿子皆得晋封,十分欣喜,这天来酬谢了菩萨。虽带了浩浩荡荡许多人,进堂內时只携了萍儿、蕊儿两个。她一路上冷眼见这庵堂冷清了不少,颇觉奇怪,因问那住持。住持叹道:“咱们神道多修,近年来多人信了的是新教。连太后还要修新教的庵堂了,怎禁的平民?”王妃道:“原来如此。”便命蕊儿多赏几个钱与佛堂。

    蕊儿、萍儿扶王妃至静院,伏侍她换下织锦衣服,卸去钗环,在后堂沐浴一番。及至尊王妃换上木簪与布衣,跪与神像前听经,入夜方起来至客房用斋饭。几个小尼姑抬着三笼饭菜至客房外停了,合掌拜见,蕊儿、萍儿上次取过了,至客房内摆好了饭菜,端好杯盘碗碟,一一停妥了,方请了王妃。尊王妃从隔间出来,见桌上布了足有十种斋菜,还未算饭后果品及茶酒,王妃便道:“我原是来静修还愿的,随便吃些就好了,何必这样。”蕊儿笑道:“这也是僧尼们的心意。”王妃却道:“请她们以后不必为我备这么多才是。”萍儿便答应了,王妃又笑着让萍儿、蕊儿坐下,与她一同用饭。二人辞了两句,仍坐下来了。王妃又道:“倒是这样一起围着吃饭才好,何必立那些规矩?”蕊儿只道:“如今在佛前,一切装扮不宜,只是太后赏赐的那串红珊瑚倒是可以一戴,又说红珊瑚有灵性,修行之用颇有益处。”王妃却道:“我这不是给了你们小王爷么?”蕊儿便笑道:“都说玉郡王已把那珊瑚串儿送了人。”

    尊王妃又道:“才说玉儿沉稳了些,怎么又不知轻重了起来。”她忍不住又细问了,才道原来现在玉郡王已不沾惹那些什么公子、娘子的,如今唯独爱着一个傅天浪,二人暗通款曲,终日在教坊阁楼相会。哪天玉郡王在外过夜,必然是留宿在傅天浪枕边了。尊王妃又惊又叹:“居然是他!”蕊儿便道:“他这样的身份,白带累了爷的名声,怎么才好?”尊王妃却道:“你说话何必带刺儿损人?在佛前也不知口德。”蕊儿便不敢言语了。尊妃又道:“我看着浪儿从小大的,你说他身份不好、地位卑贱,那是对的,若说人品、性情,倒没得说。若不是这样的情形,我未必不容。”萍儿笑道:“可不是,我看这事王爷自然知道的,也没说什么,反而着实认真的让小王爷远着宁府。我看这风月留情的事,是微不足道的。他爱送什么物件,就送去罢,横竖府上多得是。”蕊儿笑道:“话虽如此,但这样终究不体面。又听说有人聘取傅天浪,都知道小王爷的呆性的,如何肯依?和对方闹起来,都是体面人,岂不无趣?”尊妃闻言,十分惊讶,说道:“谁要聘取浪儿?我竟从未听说?”

    蕊儿便从箱笼里取出一个紫色的信件,说道:“这个是商华令家送来的,是商华令公要聘天浪,因傅天浪家中并无长辈,只是王妃看大的,故请王妃做媒的,因这两天忙着酬神事宜,还未呈给您。”尊妃接过信来,看了一遍,冷笑说:“商华令爱娈童、好男色,人尽皆知,家里纳了的男宠无数,如今竟说要聘傅天浪回去做内府之相,位同正室夫人,你说可笑不可笑?”蕊儿却道:“如今让他去取了傅天浪,不是极好?也免得小王爷惦记着,没个正形儿。”尊妃却道:“你刚刚不也说了,咱们玉儿是个呆子,若知道这事,怎么任得?怕闹起来,大家没脸!”蕊儿却道:“那该如何是好?娘娘若驳了回去,岂不是伤了商华令的脸面?他既有书信来求,必然诚挚,娘娘何不乐得做个人情?”

    ----

    小猴从一开始设定就是黑的,不知道有没有细心的读者有发现 哈哈

    尊妃却摇头道:“这事我是办不到的,一来,我不知道他与玉儿的事还可,既然知道了,却推他去做人家相公,这样岂不惹玉儿怨恨?二来,天浪敬我,我也敬他的父母,如何能明知商华令人品不佳,还跟他说合呢?所以说,这事是做不得的。”萍儿却道:“话虽如此,但王妃纵然推辞,怕那商华令也不会罢休。倒是还是怕会和小王爷闹起来。”蕊儿却冷笑道:“那商华令是什么东西,凭他也敢?”萍儿却道:“小王爷与天浪的事,京中知道的人许多,商华令还敢送信到娘娘跟前,想必是不怕的。且咱们王爷什么作风?若知道小王爷要为争风吃醋闹起来,不但不助他,必然还要罚他的,怎么讨得了好?”

    王妃苦笑道:“听你们这话,倒是答应了他好,可我始终不忍让玉儿、浪儿怨恨我。”萍儿却道:“小王爷咱们还不知道?素日不是见一个爱一个?且他向来是喜爱女色,对男色也是偶尔尝鲜,如今得了天浪,较尊重些,一来是他本来人品端正,二来还是打小的情分而已。依我看,咱们先令他快讨个才貌双全的夫人,他眼里又还有谁?”尊妃便道:“这也是在理的。”

    正如此,尊妃回了府,快快令人张罗起这事来。皇后知道尊妃有早日纳媳的心,便做个人情,请了一众皇亲国戚带着女眷入宫,又请了尊妃及玉郡王。玉郡王只说:“这是女眷之宴,我一个大男人去做什么?”尊妃笑道:“原是为了让你演示你节前所谱之曲,教她们宴会时好张罗的。”玉郡王便没疑心,还带齐了曲谱进宫。且见皇后中宫內,坐了不少命妇贵女,穿着朝服,端坐在两边。玉郡王与尊妃来拜见了皇后,皇后便命赐座,又说道:“玉郡王既然要演示曲谱,还得到中央去才是。”玉郡王见厅子中央已放了一蒲团,他便带着丝竹乐器及曲谱,到了蒲团上,吹拉弹唱起来。那些贵女悄悄拿眼看他,却见这男子穿着蟒袍,却丝毫不显俗气,反而是满身的贵气,拨琴时更是姿态优美,举止潇洒,与俗人不同,不禁都颇为神往。

    这玉郡王纵然是个呆子,也明白了宴会的真相,冷眼看着一众按品妆扮的女子,颇觉无趣。他原来是个风月惯客,什么美人没见过,哪里看得上庸脂俗粉,非得是秋花这般才色双绝的女子,才能令他神迷。且坐上这些女子又有身份的,不得做那女儿姿态,只端端正正的坐着,不敢多挪一寸,话也不敢说一句的,纵然有一两个相貌可以的,却也是没什么意趣。玉郡王便暗道:“怪不得我素来不爱这些大家闺秀。”

    想到此处,玉郡王不觉无趣,便要回座,皇后却笑道:“我这儿还有个新谱,你来奏一番。别怪我劳累你,只是宫里的匠人如何比得过你?我才让你试试吹奏,看是怎么样。”玉郡王忙笑着答应,满口“不敢”,又接过了曲谱,手中取起黑漆龙箫,兰风轻送,便吹出一曲悠然乐章,曲风哀怨缠绵,如泣如诉,莫说座中之人都触动了,连玉郡王也为这旋律而倾倒,越奏越是入迷,又纳罕“这非皇后手笔”。正是箫声伤春,仿佛结起密密一团暗云,却猛然间帘外飘来一段轻扬之琵琶音,顿时那风流云散了,又似半天明媚,又像是半日起雨,虽然清新可爱,却又有几分忧思缠绵,玉郡王暗道:“必然是少女含情之作。”正值他一曲毕了,忙站了起来,对皇后道:“娘娘还说宫中无人可奏此曲,让我竟在这俗世高人跟前班门弄斧了起来,让某羞愧难当。”

    皇后笑道:“玉郡王这箫艺是绝世无双的,怎么班门弄斧了?且我怎么骗人了?这宫里教坊确实无人可用,才为了此曲,劳烦了尊驾及曲作者共同演习。”玉郡王已料到此曲非皇后所作,乃是出自少女之手,此刻只道作曲之女文采非凡,琴技更是精湛,不让傅天浪,不觉十分的好奇,只往那绣满碧霞祥云的帘子望去,只盼望穿了能看得见斯人容貌。

    尊妃笑道:“这话不明白,难道曲作者竟非宫人?”皇后笑道:“这曲非宫人所作,也非本宫之作,原是天华令之女所作。”玉郡王点头暗道,天华令是皇后亲族,据说其长女名唤黄芩,才名早已传遍天华五州,今日看来,所言非虚。尊妃便道:“怎么不唤她出来?让我也见见这个名满天华的才女。”皇后却笑道:“她是外眷,又无职无品的,即便是我的族妹,也不可随意入室的。”尊妃却道:“虽如此,但皇后宣召又有何妨?”

    座中的女眷大半都明白过来了,原来这次宴会说是为诸女相看,到头来,不过是为了给皇后的族妹抬轿子,做衬托这朵红花的绿叶罢了,念及此都微觉有气,但又不敢不给皇后及尊妃脸面,都只能哑忍。唯有一个狄侯的闺女,名唤狄秋的,自少骄慢,受不了这气,脸上已有愠色。玉郡王原看过她,觉得她长相甚好,却端坐得泥塑一般,可惜只是木头美人,如今又看她脸露愠色,霞飞双颊,杏目圆睁,倒觉得不失娇俏可爱,不觉多看了她两眼。狄秋也正抬眼看向玉郡王,恰碰上了玉郡王的秋波,不觉心神为之一荡,醉了一般,脸上更是染得绯红,又添艳色。玉郡王方暗道:“看来闺秀羞赧、娇媚的态度,也是别有风情的。”

    尊妃看着玉郡王秋波乱送,暗叹了一口气。皇后见玉郡王这个形容,忙让人宣黄芩进内。玉郡王听得黄芩进殿,心神便也飞了过去,仰着脖子等着,却见宫人拉起了绣云暖帘,内室便翩然走出一个美人儿,因她无品,便不必按品穿那僵硬厚重的礼服、戴那华美俗气的凤冠,只懒懒地挽了一个垂髻,只插了两根银簪,略做装饰,身上穿着曳地绸子裙,外罩水蓝色纱衣,更显得行动如流水漫漫,飘然如仙女下凡。玉郡王便暗道:“这气度颇有几分天浪的样子。”

    玉郡王不觉占了一句:“玉容无端生云外,金目有幸识风中。”皇后打趣道:“这里是个金屋大殿,何来的云外风中?”玉郡王笑道:“黄姑娘从祥云帘子外来,我站在这室内香风中,怎么不对了?不对的是头两字,她虽是‘玉’,我却不是金玉质,只因我得幸姓金,才勉强对上了。”

    狄秋看着玉郡王一心勾在了那黄芩身上,便十分妒嫉,脸上神色颇不自在,其长姊狄春忙以眼神制止,令她别在殿前失仪。原来狄家子息凋零,嫡夫人相继生了四个女儿,叹息自己命中无子,请那狄县侯休妻。狄县侯却是个痴情人,为了她的好,竟不肯将她休弃,反将一个侍妾休弃,让夫人抱养其子。虽如此,夫人仍郁郁寡欢,数载而亡。父亲长期在外,长女狄春姊兼母职,过三十而不嫁,仍在闺中照顾家务。圣上听闻她的事,十分垂怜,知她终身难嫁,便封她为诰命,以作恩赏。狄秋十分跋扈,却也唯听几句狄春的劝。

    皇后让黄芩也落座。宫里的姑姑又笑道:“单是饮宴无趣,依婢子看,不如行个令才好呢!”众女又解了,知道皇后要让黄芩施展才华,虽然没意思,但仍笑着点头。那大姑姑便充当令官,只道:“咱们既然行令,便当行雅令,婢子却不识得这些的,唯有让娘娘来说说,该怎么行才好。”皇后笑道:“咱们也好久没有行射覆了。”有些女子闻言都觉得难办,射覆原是难行之令,座中许多女眷在家行令不过是击鼓传花而已,哪懂这个。玉郡王却没想到这些,他原来都与才子佳人行令,只觉得射覆是寻常的。尊妃也觉得太难为人了,却也不好反驳皇后,而狄秋呢,却恰好是个会的,更恨不得马上就行射覆,好让她露脸。唯独黄芩却摇头,笑道:“皇后好雅兴,但射覆不宜多人行令。不如这样,咱们只从签筒中抽取曲牌,让宫人奏乐,咱们依曲联句,岂不甚美?”皇后闻言便依了。

    宫女取来一紫檀嵌螺钿竹筒,里头装着黄松木刻的曲牌三十支,请皇后抽取。皇后取了一支,笑道:“正是《小相思》。”令官又抽了韵,且令尊妃起句,尊妃心想,应以后人好应对为宜,便是起句平平:“半月弯,更漏将阑。”玉郡王便对道:“软语轻,竹笙慢,薄醉胭脂滩。”黄芩微微摇头,只道尊妃起句容易,玉郡王倒像要唱出艳句来,宫宴不宜,忙应声唱道:“正晓明、鲜衣少年,簪花长安。”只把刚刚玉郡王句中的喝酒人说成天明要科举得中的少年,免得此曲落成脂粉艳句。狄秋深知其意,故意唱反调,笑答:“功名浓,欢情淡,薄幸最是人间。”黄芩、玉郡王听了此句,都不禁多看狄秋一眼,却见狄秋故作淡泊,只拿着酒杯浅吟,目视窗外,并不看向旁人。其他的女眷又勉强附了下阙。

    皇后便让人把联句写下,只看到:“半月弯,更漏将阑。软语轻,竹笙慢,薄醉胭脂滩。正晓明、鲜衣少年,簪花长安。功名浓,欢情淡,薄幸最是人间。 ”下阕则是其他人联的:“圆月满,长夜漫漫。孰人歌,孰人扮,酒醉人未散。如何看、酒饱饭足,玉醉倾山。小市坊,大酒馆,人海又是人山。”

    皇后只暗道:“难为芩芩将这词从艳句中拉回,不想最后狄秋却仍是这么结尾,虽然此句不俗,但却是脂粉味太浓,毫无雅量。还引得后面那些没见识的都一味往俗粉里对。只是玉郡王是喜欢这样的脂粉气的,怕是更爱狄秋的手笔也未可知。”

    那狄春唯恐狄秋强出头,又看其他女眷都无心于此,便笑着提议:“哎,这个不容易,恕我女子无才,都要力尽而亡了!还是莫再对了,我自己罚杯便是!”众人也都笑着应和。皇后也不愿为难,又看玉郡王仍有兴致,便笑道:“你们不爱写我也看出来的,下阕如此勉强。”狄春便道:“狗尾续貂,莫过于此,恳请皇后休让我们再献丑了!”皇后笑道:“我看令妹颇有些才气,倒不如让黄芩妹子、狄秋姑娘以及玉郡王三人分别写下下阕,谁写的好的,大大有赏,若不好就罚杯,如何?”皇后既然开口了,众人便都点头答应。大姑姑便点了一心字香,让三人于香燃尽之前完成联句。

    三人倒是有才,又吃了点子酒,颇有诗兴,便都完成了。且看玉郡王之句:“酒台翻,流萤斑斑。点点灯,星星灿,任谁描银山。少状元、今朝入宫,明日归山。身浮云,眼关山,放马青崖栈。”皇后看罢,只说也符合玉郡王不爱官场爱风流的性情。

    又看黄芩之句,乃依着众人的下阕写的:“更漏满,月华如缦。玉簪斜,螺髻懒,醒来客未散。昏惨惨、珠玉璀璨,尊里影残。色悬刀,温柔斩,多少魂归盏。”皇后点头道,总是不落俗套,初看靡靡,到底倒是劝诫酒色之语。

    狄秋所言却是:“杯千盏,雅量海涵。为君醉,涂肝胆,相照不相谈。谁又叹、功名得易,知己觅难。相交暂,相见欢,脉脉如水澹澹。”皇后不想狄秋还有这等才情,却又觉得还是黄芩更甚一筹。

    狄秋听了黄芩之句,明知自己不如,却道:“可她满口劝诫警示之语,太过贤惠,像郡王这么风流之人,必然嫌她老实巴交,倒显得我的好。”然而,玉郡王却颇觉黄芩气度、言谈颇有天浪之风,十分喜欢,只是狄秋所料又不是全错,玉郡王倒觉得从未见过狄秋这样的闺秀,也是很新奇。

    宴毕,玉郡王与母妃乘马车回府。那尊妃笑道:“你今天看来,可有中意的,母亲为你问准了?”玉郡王但笑道:“我看今日的情形,母亲难道不是早已相准了黄姑娘?”尊妃摇头说道:“哪里是?我也是和你一样后知后觉,竟是个傻子,不知皇后早有安排的。既然皇后有了安排,这黄姑娘又是她族妹,又是这样的人品,我自然乐得顺水推舟。”玉郡王便道:“咱们家和皇后、太后家素来是尴尬的,怎么好娶她们家的表小姐?”王妃却道:“你竟然是个呆子!她们既然做这个亲,便是要结好的意思,咱们何必驳她们面子?且那个黄姑娘,模样、人品,那样不如你的意了?得了这样的还不如意,怕只有等天上掉下来个仙女了。”玉郡王便笑笑不语。那王妃却道:“我倒看出来,你又看中了狄侯的千金不是?”玉郡王却叹道:“若是她门第略低一些就好了!”尊王妃便明白,玉郡王欲纳那狄秋为妾,然而狄秋何等尊贵骄傲,是断然不肯的,故有此叹。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