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青青》分卷阅读2

    她拉起沈筱雅,向着阶梯影院的方向跑去,边跑边笑着说:“我很久没看电影了,看看今天放什么,陪我一起吧。”

    沈筱雅任她拉着自己,没有挣扎,跟上方青青的脚步,侧过头看着那人充满朝气的脸庞,看见她回头看自己时发亮的眼神,还有那拉着自己的温暖而有力的手掌,她突然就笑了,好像有一丝力气渐渐回到自己的身体。

    方青青交了门票钱,便拉着沈筱雅轻手轻脚的坐在了离门口较近的最后一排。学校的阶梯影院,平时是组织大型讲座或活动的地方,周末晚上会放两场电影,多是些经典的外语片,票价也很便宜。

    坐下后,方青青发现正在放映的影片她看过,《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夜未眠,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一部片子,影片已经放映到一半,前面的人正专注的看着屏幕,没人注意到半路悄悄溜进来的两个人。

    影片在放映,故事里的欢笑与眼泪在发生,一会明亮一会阴暗的光线在变化,方青青目光注视着屏幕,一直没有转头,没有去看那人无声的泪水,没有去翻看她的伤口,只是安静的在她身边,等她自己挨过,或者等她愿意对自己诉说。

    第3章 第三章

    那一晚,她们在宿舍楼关门前回到了各自的寝室,两个女孩子,终究要注意安全。

    这之后,她们偶尔会彼此发个短信,提醒天气冷了多加衣服,或者相约公共课后一起吃饭之类。

    除此之外,她们并没有更热络,也没有别的闺蜜好友那样亲密的交流、一起逛街,甚至整日寸步不离。

    她们两个人都是有些冷淡的人,不会那么热情,但也不会有言不由衷的敷衍。这样的性格让她们彼此相处的时候感到安心,但也阻碍她们发现更多。

    天气越发的冷,尤其是滨城的海风很强,常常吹得人头疼。当她们迎来第一场降雪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组织元旦晚会了。

    每年都是各系自己组织,今年学校考虑到军训时间短,一年级各系串联不足的情况,组织整个一年级一起在学校大礼堂举办元旦晚会,每个系出一个表演节目。

    方青青除了运动神经还可以,没有任何文艺细胞,不会唱歌、不会跳舞,甚至不会讲笑话,所以表演节目自然没她什么事,安心做个观众就可以了。

    沈筱雅虽然也不是爱表现的人,但架不住系里对系花的重视,她需要在一个诗歌朗诵节目中,作为后面的背景人群中的一员出现在舞台上。

    大礼堂坐满了人,台上的节目一个一个的进行,大学里有很多优秀的人,方青青就发现自己系里有一个女孩唱歌非常好听,那个女孩唱了一首《青藏高原》,技压全场。还有经济系的一个男生唱了一首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在方青青这样的普通人听来,比专业歌手好像也不差什么。

    外语系的节目开始的时候,方青青多关注了一下,毕竟是沈筱雅的院系。音乐响起,灯光暗了下来,一队女孩穿着白色的裙子,手里举着蜡烛有序的走上舞台,站成一个弧形,然后朗诵诗歌的人在前面站定,朗诵着什么。

    方青青什么都没听进去,不是因为那是外语,而是因为她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沈筱雅。一袭白衣,平时总是扎成马尾的头发散了下来,温和的衬在她的脸颊两侧,她凝视着手里的烛光,那温暖的颜色,映着她温柔的笑容,方青青感觉自己的心脏跳的异常的快。

    她只是有些冷清,不是愚蠢,她开始明白为什么沈筱雅对自己来说是个不同的存在。

    一切好像都有了解释,从那次公共课开始,自己的目光会不由自主的追随者那个身影;熟悉她走路的姿势,熟悉她上课喜欢坐的位置,熟悉她的沉默。想走近她的身边,想陪伴她度过伤心的时候,想从此不再是路人。

    在这烛光中,答案终于通过鼓动的心脏,伴随着仿佛能听见声响的流动着的血液,来到了她的脑中:她喜欢沈筱雅,她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接下来的节目,她再没印象,她被自己突然获知的答案,吓到了。

    晚会结束时已近午夜,她随波逐流的走在拥挤的人群中,茫然的走出大礼堂,伴随着咯吱咯吱的雪地里的脚步声,一步一步的走回宿舍,爬上自己的床,拽过被子盖住自己的脸。

    太阳终究会升起,第二天还是来临了,并不会因为方青青的不知所措而耽搁自己的步伐。

    方青青从床上坐起身,晃晃仿佛装着一块石头般的脑袋,头很疼,偏头痛又犯了。

    这两天没有什么课,之后是期末考试,再之后就放寒假了。方青青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挨到那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就不知道怎么办吧,假期再想吧。

    大学考试,平时怎样学,考前都要临阵磨枪的,因为老师会划些重点。几天紧张的复习,几天集中的考试,她们彼此没有碰到。

    考完最后一科,方青青去图书馆还书,厚厚的一摞书放在条案上,管理员一一扫码核对,完事后她转身准备离开,就看到了站在她身后同样抱着一摞书的沈筱雅,还是那样的微笑,看着她。

    方青青发现自己能够很平静的面对沈筱雅,无论心脏跳动的有多快。她也笑了一下,帮着沈筱雅把书放在条案上,然后站在一旁等她。

    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冬日的阳光明亮的刺眼,方青青深呼吸了一下,冷冷的空气,让她头脑清醒了很多,正准备说些什么,就听见沈筱雅说:“你要回家了吗?”

    “嗯,已经买好票了。”

    然后她们沿着图书馆前的路,慢慢的走着。

    “想去海边走走吗?”方青青突然问,她觉得自己出口的话好像不是从大脑里经过的,就那么问了出来。

    “好啊。”沈筱雅笑着回答,那笑容,比她身后的雪还明亮,方青青转过身,往通向海边的路走去,走了两步,回头看着沈筱雅跟上自己。

    冬天的海边,人不多,两人在白色的雪地上,印上两串脚印。海风吹得两人脸颊红红的,可是她们还是想再待一会。

    “你在这里等我,马上回来。”方青青说了一句,就向路对过的小区门口跑去。

    沈筱雅看着她跑向一个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货摊,过了一会抱着一个纸袋跑回来,笑着跑向自己,沈筱雅竟然有些难过,她脸上一如既往的笑着,可是喉咙哽得有些疼。

    “冷吗,拿着这个一会就暖和了。”方青青把栗子纸袋放在沈筱雅手上,然后用自己的手包着着她的手,给她取暖。

    沈筱雅微笑着低头,过来一会抬头说:“很暖和,我们去那边坐下把它吃掉吧。”

    难得听见她调皮的语气,方青青笑着说:“好啊,放进肚子里会更暖和。”

    两个人来到背风的台阶处,坐下来,打开纸袋,拿出还很热乎的栗子剥起来。方青青还在和栗子壳奋斗的时候,一颗已经剥好的栗子伸到了她的面前,沈筱雅的皮肤很白,白得有些透明,仿佛白玉般的手指捏着一颗金黄色的栗子,方青青仿佛又感觉到了看见烛光中的沈筱雅时的异样,心跳那样快,身上那样的暖。

    “傻了么?快吃呀,一会凉了。”沈筱雅带笑的声音响起,方青青终于回过神来,低头避过沈筱雅的手指,小心翼翼的把栗子吃进嘴中。

    “甜吗?”

    “甜。”

    之后她们还是各剥各的,只是偶尔对方慢的时候,会喂对方一颗。冰冷的海风中,因着温暖的栗子,两人不再寒冷,这香甜的气息伴随着她们走回学校,伴随着方青青登上回家的列车。

    第4章 第四章

    假期里,方青青除了必要的走亲访友,其他时候都宅在家里。她以前也是这样过的,看书、写字、跑步、看电视、睡觉。可是今年,她总觉得有些烦躁,好像有什么堵在心口,不吐不快,却又无从诉说。

    高中同学相约出去聚聚,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欢笑如旧,仿佛那段一起胡闹一起拼搏的日子并没有走远,可是,方青青知道终究还是有什么东西改变了,因为在欢笑的人群中,她感觉到自己的心不在焉。

    聚会结束,方青青笑着和众人告别,紧了紧领口,走在街上,看着形色匆匆的人,她竟一时有些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正发愣的时候,有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回头一看是乔秋韵,刚才一起聚会的同学。

    “要回家吗?一起走?”乔秋韵透过她那万年不变的冰冷眼镜片,直直的看着方青青。

    乔秋韵是个比方青青还冷清的人,长的就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短发,带着眼镜,总是腰板笔直,走起路来好像永远只有一个节奏,不紧不慢,当然,也生人勿进。她和乔秋韵,是小学同学、初中的校友、高中的同学,也许是因为这样,她成了乔秋韵整个学生生涯唯一被划进朋友范围的人。

    方青青觉得,其实乔秋韵某种程度上和自己很像,在周边好像有一个隐形的安全边界,进入里面的人,可以无条件的信任,外面的,都是陌生人。

    “好啊,一起走吧。”她和乔秋韵的家在一个方向,松江镇是个不大的镇子,隶属于省会城市春城,可以说是春城的一个卫星城镇,从聚会的地方走回家里也不过半个小时左右。

    两个人在积雪的街道上慢慢的步行,想起身边比自己还冷淡的乔秋韵,方青青觉得自己应该负起说话的责任。

    “大学还习惯吗?”方青青边走边问道。

    “嗯,还行。”乔秋韵一如既往简短的回答,然后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话太少了,便回问了一句,“你呢,还好吗?”

    “嗯,也还行。”方青青转头笑着看向她,乔秋韵抬头看着方青青的样子,便也笑了,然后继续腰板笔直的走路。

    两人没再聊彼此的生活,而是回到她们擅长的话题,说最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有什么好的推荐给对方。

    “记得你喜欢诗词?”快到分叉路口的时候,乔秋韵问道。然后不等方青青回答,便从挎包里掏出一本包着书皮的三十二开的书,递给方青青说:“我读过的,觉得还不错,送给你。”

    方青青接过书,翻看了一下,是诗词精选,并且有一些名家注解。当然,能看出来是看过的书,上面有折页的痕迹。

    如果是别人,方青青可能会觉得送一本旧书是不是有些不正常。但这人是乔秋韵,方青青觉得这像是乔秋韵会做的事,因为她会直直的去做想做的事,没有考虑更多的是否应该,不是不明白,而是觉得没必要。

    她收下书,然后说:“谢谢,可是我没什么能送给你的。”

    “不用,喜欢就行。”乔秋韵继续笔直的向前走着,只是脚步慢了一些,仿佛等待方青青将书收进包里,然后赶上自己。两个人在十字路口相互告别,各自走向回家的路。

    因为乔秋韵的同行,方青青心情好了一些。晚上,她撇下心头理不清的思绪,整理行装,准备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回相隔百公里的平安镇乡下过年,那里是爷爷奶奶家所在,也是方青青出生的地方。

    方青青有一个姐姐方猗猗,已经大学毕业了,今年开始工作,她就在春城上班,放假比较晚,会直接从春城回平安镇。

    还有一个弟弟方如箦才上高一,假期经常跑出去和朋友玩、打游戏,他有些不情愿回老家,因为老家没有能和他一起玩的人,也没有松江镇热闹,可是他不敢有任何异议,因为回老家过年是他们一贯的传统,每到这时候爸爸早早的就开始张罗了。

    方青青没什么想法,她想念爷爷奶奶,也想念那个她还有一丝儿时记忆的小村子。那里的生活的确太封闭了,但方青青喜欢那里,她可以看书,可以陪爷爷坐在门口看着前面没有行人的路,也可以一个人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雪花发呆。

    一路奔波,他们回到老家,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都很高兴他们回来,大伯有两儿一女,都已经结婚了,大堂哥有一儿一女,二堂哥只有一个儿子。堂姐已经嫁人了,自然在婆婆家过节。

    爷爷家和大伯家就是紧挨着的两个院子,中间有一个木头门方便家里人往来。

    爷爷家住东院,五间大瓦房,起的方方正正的,中间是堂屋,连着后面的走廊,通向厨房。

    东边两间,分别是爷爷奶奶家的客厅、卧室,客厅里有沙发、电视、各种花草,卧室里是传统的土炕,地上是老式的衣柜。窗明几净,还贴着窗花福字。

    西边两间,和东边完全对称的布置,现在是大堂哥一家在住。而那里原来是方青青家的房址,那时候还是土坯房,窗檐低矮,可是方青青记忆里,总有一抹阳光,透过窗子,照在自家的炕上、衣柜上。昏黄的,温暖的。

    院子很大,东面有两间仓房,放些粮食、农具、杂物。西面有个马棚,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方青青小时候就是喝得这里的水,一点都不涩。

    出了院子,前面是自留地,就是农村家家都有的菜园子,只是现在是冬天,只能看见柴禾垛,和白白的雪。

    西院和东院的格局差不多,住着大伯和二堂哥两家,只是二堂哥在镇里做工,平时经常不在家,好在过年的时候都在。

    过年的气氛在村子里比在城里更浓厚,贴对联、粘福字、蒸年糕、放鞭炮。

    方如箦虽然没有游戏可以玩,但是他和大伯的两个孙子一起跑出去打雪仗,溜冰车,一样玩得很开心,只是没有一点做叔叔的样子。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