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第586章 我们的航路(四十二)

    沙洲的形成,是因为内陆河流携带的泥沙,在遇到海水阻力之后,沉淀在海岸线附近。

    比如身在长江口、行政上隶属s海的第三大岛崇m岛,就是沙洲成陆的典型。

    这一特点,使得沙洲的形态,实际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

    仍以崇m岛为例,其每年可以增加5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

    台江外沿沙洲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帮助阻挡了外海的恶劣气候,使得台江内海,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湾。

    对于希望营造一个,各方商船汇聚之地的荷兰商人来说,这一地形结构显然是有利的。

    理论上看,11个沙洲加上两测陆地,应该可以提供12条出入内海的天然通道。

    然而上述台江外沿沙洲,虽然被人类以露出水面部分分别命名,但实际从水下形态来说,都属于相互连接的同一沙洲。

    每两片沙洲之间水道的深浅不一,并不都具备通航条件。

    在荷兰人登陆大员之时,台江外围水道中,具备通航条件的水道只有一条。

    位置处在中部的“北线尾”与“大鲲身”之间,我们可称之为“大员”水道。

    对于荷兰人来说,只有一条水道具备通行条件,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种结构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想要控制进出台江内海的商船,以及那些授权在内海东侧开发的国人,只需要在水道两侧建筑城堡,并使得城堡火力能够覆盖水道即可。

    作为17世纪的海上强国,荷兰人的海上实力是众所周之的。

    然而大家不一定知道,荷兰人在陆地防御战中,同样颇有建树。

    16世纪后期,荷兰人开始了脱离西班牙帝国的努力。

    这场战争绵延的时间是那么的长,以至于荷兰d立战争,又被称之为“八十年战争”,从1568年至1648年。

    由于身处无山可依的低地,为了对抗强大的西班牙步兵方阵。

    荷兰人将意大利人发明、法国人率先使用的“棱堡”战术,并将它发扬光大。

    其所构筑棱堡密度之大、设计之精巧,堪称欧州之冠。

    棱堡技术在欧州应用得很普遍,简单点说,就是在城堡的外侧构筑多个凸面。

    这些凸面就是“棱”了,以使进攻者无论从什么方向而来,都会被交叉火力所覆盖。

    欧州人在几何研究上的成就,使得棱堡的设计,一度变得非常的复杂,并且颇具设计感。

    当然,棱堡设计的革命之处,并不只是构筑交叉火力那么简单。

    比如为了适应火炮的攻击,棱堡不再象中世纪城堡那样,使得砖石做外立面,而是更多采用泥土堆筑的方式,以吸收炮弹的能量。

    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棱堡的大量使用。

    荷兰人即使拥有再强的海上实力,他们根基所在的那片狭小的低地,也早就被被西班牙帝国扫平了。

    这场战争之所以延绵那么久,很大程度在于,战争对于攻击方来说,消耗要大得多。

    一个属于后世的案例,是位列乾隆十大武功的“大小金川之役”。

    防御方的三万兵力,依托川西高原上的数百碉楼,让帝国在5年战争期间,付出了7000万两白银的代价。

    要知道,乾隆时期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5000万两左右。

    比照“大小金川之役”的艰难,就很好理解荷兰棱堡战术,在其d立战争中,所发挥造成的战略影响了。

    西班牙人无法在一个战争周期中,拔除掉足够迫使荷兰人屈服的棱堡。

    濒临破产的风险,使得帝国,最终不得不放弃对荷兰的统治权。

    在大员的防御问题上,荷兰人倾力打造的两个棱堡。

    尤其是作为主城存在的热兰遮城,同样有可能把战事时间,拉长到对手难以忍受的程度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