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第429章 河套之战(十三)

    在慧慈来到日本之前,此时的隋朝已经一统分裂纷乱的南北朝,国力也是蒸蒸日上。

    开始展现一个世界顶级大国潜力来,京杭大运河,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后世的中国受益匪浅。

    而高句丽人慧慈就是对隋朝文化特别仰慕的一个人。

    所以他在教圣德太子的时候就说:“大隋官制完整,国势强盛,笃信并保护佛法。”

    因为有老师慧慈的教导,圣德太子一边致力在日本宣扬佛法。

    此时最大的阻碍,日本大豪族物部氏已经没落。

    一边不断的派遣谴隋使者到中原去学习,其中就包括后世国人比较熟悉的遣隋使小野妹子。

    不仅如此,他自己还模仿《易经》,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典哲学书籍。

    在结合法家、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颁布了“宪法十七条”,为汉文化的输入做了一个基础的铺垫。

    所以很多人非常奇怪,为什么白江口之战后,日本能够迅速的吸收汉唐文化。

    并逐渐比中国本土继承的还要更加优秀。

    比如说源于中国园林的园林风格建筑,最高艺术成就是日本的枯山水。

    源于中国的雅乐,最完美的继承者同样也是日本,甚至国内都已经失传了。

    这些其实都可以归功到圣德太子。

    公元622年,病重的圣德太子,随前一日前刚刚过世的太子妃膳大郎女而去。

    然而他对日本的影响,却已经足够改变这个国家今后所有的历史。

    从圣德太子开始,他自己为《妙法莲花经》、《维摩经》、《胜?经》三经作注。

    由此佛教在日本彻底生根,同时他聘请汉文化大师和高僧,在日本大范围公开授课。

    汉文化开始为之后的大批量融入奠定基础。

    可以说没有圣德太子,就没有后世的日本。

    这也是为什么日元上,都曾有圣德太子头像的原因了。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也正是在圣德太子期间。

    日本致力于增强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出兵朝鲜半岛,联合百济攻打新罗。

    结果在公元660年(唐显庆五年)3月,百济国在高句丽国支持下,大举入侵新罗国。

    新罗军接连败北,新罗武烈王向大唐帝国求救。

    唐高宗任命右威卫将军孙仁师为熊津道行军总管,统舟7000进驻熊津城。

    663年八月十七日,唐将刘仁愿、孙仁师与新罗王率陆军团团围住周留城。

    唐将刘仁轨、杜爽与百济降将扶余隆则带领战船170艘列阵白村江口。

    八月二十七日,日本援军万余人,分乘战船千艘,与唐朝水军不期而遇。

    《三国史记》中描述道:“此时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

    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

    翌日,日军诸将与百济王商讨对策。

    他们依仗兵力优势,妄言“我等争先,彼应自退”,遂未加整顿部署,便“率乱伍中军之卒,进打大唐坚阵之军”。

    结果,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使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旧唐书刘仁轨传》史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

    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战后,百济丰璋王逃亡高句丽,残军尽皆投降,百济复国化为泡影。

    7月,百济军大败,百济王及百官被俘往长安,百济王朝崩溃,

    在白江口失败的打击下,百济王逃往高句丽,余部全部归降,百济国彻底灭亡。

    白村江战役,基本上决定了当时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

    百济灭亡后,667年,唐朝和新罗联军乘机进攻,翌年攻陷平壤,存在705年之久的高句丽灭亡。

    白村江之战,促使日本退守本土,九百余年间未敢再大规模入侵朝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