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第八十章 边塞大诗人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杨铣历经千辛万苦,冒着风霜寒雪,终于快要抵达安西四镇节度使幕府所在地,龟兹。

    时隔一年再返此地,不由得心生感慨。想起唐人诗仙的塞下曲,忍不住吟诵出来。杨铣最喜欢其中最末尾的一句:“原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次奉命征讨羯师国,不正是“斩楼兰”嘛。

    但是……杨铣越靠近龟兹,心里就越不自在。

    去年在龟兹,因高仙芝的乳兄弟郑德诠屡次出言侮辱,杨铣一怒之下杀了郑德诠。谁家的孩子不是娘生父母养,不应该这样做。哪怕是打一顿,也不该真的动手取命吧。

    杨铣既担心高仙芝算旧账,又愧疚自己的行为。

    就这样一路踌躇,直到龟兹镇。

    高仙芝早通过手下知道杨铣要来,特派了李嗣业在龟兹镇城门外迎候。

    李嗣业远远瞧见杨铣带领一队人马过来,忙拍马上前迎接:“杨将军,好久不见!”

    杨铣也扬鞭拍马到李嗣业前面,勒马不前,拱手道:“李将军,久违了。”

    “快随我入城,高节度正在府内等候尊驾到来。”

    “请。”

    “杨将军先请,”李嗣业不肯在前,“杨将军是携带陛下敕令到此,末将不敢越天子而前。”

    杨铣只好拱手道谢,遂拍马在前,李嗣业紧随其后。

    两人一前一后进入龟兹城。

    人们常说:物是人非。杨铣再来,发现的确是变化很大。最大的变化是老将军郭子仪不在安西四镇了,他调任横塞军使,在河东节度使张齐丘麾下效命。

    至于其他人,几乎还能认得出来。

    尤其是在府门前迎候的两位,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高仙芝和封常清一身戎装,携安西节度使幕府大小官员,在府门前迎候。

    杨铣翻身下马,从马背上解下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皇帝的诏书。取出来后,右手高举诏书,向前平视,快步入内。

    高仙芝率文武官员紧随其后,进入正堂。

    杨铣到帅帐前,转身面朝着高仙芝等人,念道:“天子敕令,尔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接旨。”

    “臣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幕府大小官员一百三十六名接旨。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高仙芝及其部下,全部跪着接旨。【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杨铣打开圣旨,当众念一遍。圣旨提到了吐火罗的请求,羯师国的不臣,以及令高仙芝接旨之日,即刻发兵。

    圣旨宣读完毕,高仙芝双手高举接过圣旨。

    杨铣随即走下来,躬身叉手道:“末将先公后私,请高节度不要见怪。”

    高

    仙芝忙回礼道:“杨将军言重了。听闻杨将军娶和政郡主为妻,本节度没有当面道贺,还请杨将军不要介意啊。”

    “不敢不敢。”

    高仙芝随即命诸将各自回营整军,三日后出发。同时留下封常清、李嗣业和一个文士打扮的人作陪,设宴为杨铣接风洗尘。

    宴会开始之初,杨铣坚持坐下首末座,被高仙芝拒绝。以客随主便,杨铣远道而来为由,坐了上首。封常清坐下首,李嗣业坐杨铣身旁,而那位文士坐封常清的旁边。

    杨铣注意到这位文士文质彬彬,其气概远胜李允则。不觉有些好奇,但主人在不好当面问姓名。

    高仙芝却当着杨铣的面,隆重的介绍文士道:“这位是朝廷派来充任幕府掌书记,姓岑名参,荆州江陵人氏。现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刚刚到任掌书记。岑参军前脚刚来,杨将军后脚就到了。”

    杨铣听到岑参的名字瞬间头皮发麻,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可是千古名篇。

    高仙芝刚介绍完,杨铣就站起来了。并拱手作揖道:“岑参军大名,铣素有所闻,今日一见,大慰平生。”

    岑参年仅三十二岁,名声并不彰显。那些千古名篇,大部分是在第二次出塞后做的,而不是这一次出塞。

    他对杨铣这样热情不似作伪的态度,有些困惑。同时忙起身还礼,说一些谦虚的话。

    宴会上宾主尽欢而散。

    翌日,高仙芝点卯。正式安排这次随军出征的将领、人数和马匹等。

    以封常清为留后使,代行节度使事。李嗣业为先锋官、杨铣为副先锋官,率陌刀队及其他兵马在前开道。高仙芝自己为中军,副节度夫蒙灵察为后军。岑参作为掌书记,随大军出发。

    只以本部安西兵马三万攻打羯师国,不调用其他军镇兵马。

    并且定下日期在两日后,大军三更做饭,五更出发。

    杨铣这回没像以前那样休息,白天除了去军营视察,联络感情,还跑去找岑参切磋文学。

    说是切磋,就是挨打。岑参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杨铣肚子里这点墨水招架不住,但是杨铣就是喜欢跟他说话。

    这令岑参既感到奇怪又高兴。奇怪的是杨铣怎么这么热情,高兴的是有人能陪他说话。

    安西四镇到底是“异乡”,语言不通。镇守安西大多是军人,官职高的有文化,但没空搭理岑参。官职低的没文化,岑参不愿搭理。难得碰到杨铣这样又有文化又很闲的人。

    两人一拍即合,一天的工夫就很熟络了。

    第二天,也就是在大军出发的前一天。两人一起到龟兹走一走,杨铣顺便把家书投到驿站。

    这回,杨铣写了三封家书。一封给父亲、一封

    给郡主、一封给霍小湘。给父亲的家书一如既往的正经,顺便提了下大诗人岑参的名讳。给郡主李柔芸的家书是小不正经,全是照着自己记忆里新时代的情书写,情意绵绵、肉麻兮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