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埃尔大厅是个能容纳百多人的放映厅。     百万美元宝贝就被安排在这。     上下午和晚上各放映一场,且每天都是这样安排,直到结束。     华纳的人过来送具体排班的小册子的时候,显得有些骄傲。     他们有骄傲的理由,这样的待遇在整个戛纳展映期间都是第一等的。     像是一般的电影,一天放个一场,也就不错了,有些还要隔几天才有一次。     这都是有区分的。     而标榜的参考条件除了观众选择,也需要看后台。     所幸,主办方非常看好这电影。     有一部原因还是因为坏家伙。     也正是有过出彩的表现,人家才会额外的关注。     21日,晴。     昨晚跟伊娃煲了会国际长途。     聊得兴起,直至夜半。     等到再睡醒的时候,不由的赖了会床。     刷牙、洗脸、吃过饭。     回到房间,莱曼换上一套新的西装。     电影人其实不讲究这些,但电影节需要。     并非是形式,而更像是礼仪。     影展上有媒体,还需要气氛,有时还要配合宣传拍照。     穿着的随意,容易给人不好的观感。     没有那种虔诚的态度。     有了态度。然后,才是电影本身。     又细细的梳理了头发,把领带系好。     就去了电影宫。     展厅处贴着海报,是希拉里斯万克戴着拳套挥向沙包的构图,光影是暗色的。     有一种冷酷的质感。做得很精致。     看了好一会,他才走进展厅。     华纳的人正跟一个白人老头聊天。看见他,连忙招手。     “莱曼,你又带来了一部作品,我很期待。”     老头是组委会的人,也是上次展映坏家伙时,莱曼跟他见过面。     “格雷特先生,你好。”     离他的电影放映,还有半个多小时。     一些答应来捧场的人也来了。     “昆汀”     “罗伯特”     先是看到昆汀笑着和他招手走进影厅,身旁的好基友罗伯特也是友善的打个招呼。     “莱曼导演”     “莱曼。”     不多时,托马斯和希拉里斯万克也联袂而至。     不要误会,他俩住同一家酒店。     托马斯还是那个卵样,笑嘻嘻的,站到莱曼身侧。     希拉里斯万克并不美,但今天的打扮也是花了心思。     脸上画了点淡妆,倒有几分成sn人的风味。     要是之前,看到她的那股狠劲,外加飒爽的穿搭,说是男人,莱曼也信。     街道上,和电影宫周围,成群的影迷和游客各自挑选着。     今天展映的电影不多,只有七部。     要说名气最大的,当属百万美元宝贝。     而对于法国本土的民众来说,莱曼的名字更为熟悉。     他们还很喜欢对外人或者不了解的人推荐这部电影。     哪怕他们自己也没看过,但并不妨碍他们的支持。     所以,莱曼跟一些过来打招呼的人聊着天,不时看着进场的观众。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人也越来越多。     不一会,满场了。     没买到票的人也只能无奈的离开。     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工作人员过来提醒。     掌声中,莱曼领着主创坐到了第一排。     “我以后要是也能这样就好了。”     嘉宾位置,奥利维亚阿萨亚斯略显得有些激动的说道。     他是很佩服莱曼的。     正因为他自己就是常年混迹于各大电影节,所以才明白在商业和艺术中寻找平衡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谁不想让自己的电影既有深度,又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呢。     眼见,工作人员只是稍稍介绍,影迷们便鼓动着掌声的场面。实在美好。     一旁的张曼却是没这种兴奋劲。     她从影这么多年,见过的太多。     而且莱曼的电影被引进内地或者港岛,怎么说呢,市场也就那样。     相比之下,人们也不会太过关心一部外国电影的导演是谁。     三傻大闹宝莱坞大概有两百多万港币。坏家伙好一点,接近一千万,听说中影靠着运作这部电影,收获了很多。     但对于观众来说,汤姆克鲁斯、凯奇才是他们的关注点。     莱曼?或许会有一点粉丝吧。     毕竟有人看,也总有人会去了解。     不过,她的心思不在这上面,而是自己。     她有些低估法国男人骨子里的那种sn劲了。     这么几年的婚姻生活,让她很是疲惫。     又看了眼奥利维亚,越加坚定自己的决心。     还是离了吧。     事实上,清洁也正是张曼息影前的最后一部电影,自此之后,她的婚姻也短暂的迎来了结束。     顶棚上的灯一排接一排的熄灭。     熟悉的蝴蝶。     熟悉的光点。     靓丽的颜色已经有了吸引观众眼球的资格。     电影开始了     一间小屋下,伊斯特伍德坐在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很多的信封。     他每天都给女儿写信,寄出去,又被退回来。     他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只有一间拳馆,还在无时无刻的陪着他。     老头把信封重新收好,又固执的写了一封信,一封明知道还会被退回来的信。     镜头慢慢的拉升,对准了天上的月亮。     月色很美。     电影名也倏地浮现出来百万美元宝贝。     接着,屏幕一闪。     来到一处拳击台上。     底下满是欢呼的群众,而拳台上是两个互殴的精壮男人。     热闹中,不合时宜的旁白响起。     摩根弗里曼那低沉富有磁性,仿佛被上帝吻过的嗓子,徐徐揭开了故事。     “人们喜欢暴力,他们经过车祸现场,会减速看尸体,就是这样的人宣称自己喜欢拳击。”     “但他们根本不知道拳击是什么。”     他说的很平淡,仿佛在阐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就像一个拳手,临到不惑之年,慢悠悠的燃着香烟,然后摩挲着自己过去的故事,对拳击的看法。     配合着其中一个精壮的黑人男子以一记漂亮的,非常有力度的右勾拳将另一个男人打倒在地。无法起身。     周围看客的情绪瞬间被烘托至。     可平淡的阐述还在继续。     “但,拳击关乎尊严。”     “赢得你自己的同时剥夺对手的”     人群里,一个女人也在关注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