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第五百一十三章朕心中有疾

    赵桓的睡眠质量很好,精力也非常旺盛。

    作息规律,饮食讲究。

    这是一个事务繁忙的帝王长命的基础。

    赵桓也非常清楚,这十年来,他做的这些事,还并不算成功。

    无论是大宋境内,还是境外,都蛰伏着无数敌人,等待他的死亡。

    在古代,有一个经典的政治手腕,叫做隐忍。

    例如司马懿这老狐狸,就深谙此道,把对手们一个个熬死,最终摘取曹魏果实。

    赵桓也明白这个道理,成功从来不是一朝一夕,阶段性的成果随时可能付诸东流。

    所以,他必须让自己长命。

    即便是眼下对金国取得了绝对性的优势,但若后续处理不得当,很可能埋下祸乱的种子。

    毕竟,古代交通和通讯落后,要做有效管理非常麻烦。

    所以,对金国的政策,还得好好想想办法。

    一大早,唐恪和李崇光便在外面等候。

    李崇光不解道“唐相公,你说陛下找咱们俩,是所为何事”

    唐恪一张白白胖胖的脸上堆着笑容“恭喜李军都升迁。”

    李崇光更是一脸疑惑“唐相公何出此言”

    “待见到陛下你就知道了。”

    唐胖子堆满笑容的脸上多出一丝神秘感。

    虽说不解,但李崇光还是兴奋不已。

    唐恪可是当朝参知政事,皇帝跟前红人,他说的话自然是不会假了。

    皇帝一定是看见自己攻下沈州城、又擒了完颜,有大功。

    王奎安小步跑出来,对唐恪和李崇光作揖道“两位,官家有请。”

    在一般情况下,唐恪脸上一直会堆着笑容,但这并不代表他很高兴。

    实际上,他现在非常蛋疼。

    皇帝让他来经略辽地,现在却给自己配一个满脑子只会贪功、杀戮的莽夫,摆明着是让他来做违心的事情啊。

    进了皇帝所在的议事大殿,唐恪恭敬道“微臣参见陛下。”

    他也决口不提移驾回东京城的事了。

    虽然还没有宣布,但旁边的李崇光激动地差点跪下来“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两位卿都免礼。”

    “谢陛下。”

    “赐座。”

    唐恪和李崇光再行礼,分别坐下。

    一边王奎安将最近几个月收集的所有的情报,搬过来,堆在唐恪面前。

    “唐卿,这些都是皇城司这几个月给朕的密报,你看看。”

    “是”

    说完,唐恪便翻阅起来。

    一边的李崇光十分好奇,想看又不敢看。

    “无妨,李卿,你也看看。”

    “是”

    两人越看越震惊。

    原来金国的几大汉人家族,早就投降大宋了。

    原来上京已经血流成河,完颜宗翰被完颜宗望击败,已经不知所踪。

    原来时家和韩家正在说服完颜宗望投降归顺。

    两人越看越心惊,这几个月他们只当是先屯兵在此,待到开春再寻时机北上,没想到局势已经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赵桓在一边喝茶不语。

    等待两人看完,赵桓道“看完了”

    “回陛下,看完了。”

    “看完了有什么想法”

    一边内心有些小膨胀的李崇光连忙道“陛下,蛮夷无父无母,不尊王化,不知礼义廉耻,非人也,当斩草除根。”

    唐恪道“陛下,金贼大势已去,无需多虑,若要平复这旧辽之地,当广开商路、兴办私塾,施以王化,二十年之后,便再无蛮夷。”

    果然,这出身不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则不同。

    就说唐恪,江浙唐家出身,书香门第,豪门大族。

    在对待治理金国的问题上,采用的基本是软手段。

    事实上,他是不想动辽地汉人家族的利益。

    因为时家和韩家,和他唐家是一个阶层的,阶层是很难被判自己的利益的。

    但李崇光就不一样了,这人是从底层爬起来了,大宋帝事学院第一代毕业的军官学员。

    出身寒苦,是当年赵桓亲笔点的优等生。

    而且赵桓还有另一个身份,帝事学院的山长。

    论辈分,皇帝是李崇光的老师。

    从底层爬起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做事够狠

    不然上层的通道,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李崇光就是这样的人,北伐金国,他的军队杀的人是最多的。

    沈州城一半的金兵是被他的军队杀掉的。

    可以说,才刚刚三十岁的李崇光,是站在无数白骨之上,一步步踏过来,才有资格被赵桓召见的。

    赵桓找李崇光来,让他看到皇城司收集回来的那些高级机密,只有一个目的让他对辽地的汉人大家族斩草除根。

    这是一种权力的制衡。

    皇帝想要在这里大开杀戒,但又不方便说明。

    同时,杀得太狠,没有人出面圆场,会起反作用,所以唐恪必须在这里待着。

    皇帝故作沉思片刻,放下手中的茶道“无论是汉人,还是蛮夷,皆为朕之子民,伤朕之子民,如对朕挖心割肉,北地苦金贼久矣,现王师北上,百姓无不夹道相迎,天下归心,朕不欲再行杀戮之举,此有违圣德,往两位卿谨记。”

    “陛下仁德圣明”

    皇帝站起来,铿锵有力道“唐卿,朕今日正式命你兼辽东经略使,全权负责辽东经略之事。”

    “谢陛下,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李卿”

    “臣在”

    “朕命你为辽东经略副使,协助唐相公经略辽东”

    李崇光激动地直接跪在地上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晋升这么快。

    “谢陛下,臣肝脑涂地,不负陛下重托”

    “唐卿,尔一月之内,给朕经略辽东之策。”

    “是”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待李崇光在门口与唐恪分开回去,李崇光又被王奎安拦下来。

    “李相公,陛下有请。”

    当听到王奎安唤自己一声“李相公”的时候,李崇光激动地血液差点涌上头,这种成就感,令他忘乎所以。

    虽然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又让自己回去,但李崇光也没有多问。

    待回去后,李崇光看见皇帝桌案上已经摆放了一些酒肉。

    酒是上等的御酒,肉是显现烹煮的牛肉。

    “微臣参见陛下。”

    “厚之,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不必行君臣礼。”

    厚之是李崇光的字,皇帝直呼他的字,显然,是以山长的身份在对自己的学生说话。

    李崇光心中一暖,激动的泪光在眼角打转,道“山长,学生有礼了。”

    皇帝仰头笑了几声“坐,你我先温酒几杯,我有一些话要与你说。”

    李崇光坐下来,端着酒杯,便与皇帝喝起来。

    几杯酒下了肚子,李崇光顿时表现得有些兴奋起来。

    能叫皇帝“山长”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连当朝宰相也没有这个资格。

    “厚之,我心中有疾,唯卿能解。”

    “请山长明示,学生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眼下时家和韩家皆归降我大宋,此事你如何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