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订阅!!!)

    靖康六年朝廷避开了七夕佳节,选在了七月日这一天,对外公布了鲁郡公父子,魏县公和济王的罪行,并宣布了处理结果。

    一时间,在大宋激起了轩然大波。

    宗室案是靖康六年影响最大的案件,朝廷却给天下做了一个表率:皇亲国戚触犯了大宋律法,与庶民同罪!

    这件事在民间影响深远,甚至后来,有一位民间史学家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样说:靖康六年的宗室案,标志着大宋律法开始完善,并且具有普世的权威性。

    不过,有人认为是从专利法开始的。

    事实上,不仅在民间有深远影响。

    宗室案,也让百官对皇帝更加信服。

    这几年,皇帝对贪官查得太狠,其实许多官员私下是有怨言的。

    但现在,他们无话可说了,皇帝连自己族里的人都杀,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宗室案并没有这么快结束,这次的案件波及之广,令所有人意外。

    例如朝野上下都在关注的岳飞案,迟迟没有回应,引来了无数猜测。

    有人认为,皇帝一定不会惩罚岳飞。

    理由很简单,岳飞是灭交趾的功臣,是伐夏的功臣。

    这两件功劳,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以震住军中大佬。

    并且岳飞还是皇帝的小舅子,仪福帝姬的丈夫。

    无论是中府元帅,还是中央战区都督,都很看好岳飞。

    有人甚至认为岳飞是大宋未来的元帅。

    在民间,也有热血少年视岳飞为偶像。

    而且,岳飞参与的几场战争,现在都成了帝事学院的经典授课案例。

    在军中,也有不少人敬重岳飞。

    那位在灭夏战争中,打得仁多保忠全军覆没的吴玠,就是岳飞的忠实崇拜者。

    所以,人们更加笃信,皇帝不会真正处罚岳飞。

    但有了宗室案的前车之鉴,这个猜想似乎有些勉强了。

    岳飞私调军队,是触犯了大宋军法,监察院已经整理好所有的案件细节,朝中也少有人敢在这件事上为岳飞说情。

    几大战区的军方大佬们都在关注着皇帝的态度。

    所以,惩罚岳飞不会有太大的悬念,就看皇帝是怎么罚了。

    若罚轻了,不足以震慑军队,若是罚重了,的确造成了人才损失。

    在这件事上,监察院的军御司秦桧态度非常强硬。

    他请求皇帝免去岳飞军中一切职务,将岳飞直接发配到陇右都护府。

    为此,秦桧引来了不少骂声。

    有人骂他断大宋脊梁,有人骂他是金贼奸细。

    甚至有人在秦府门口扔东西,表示抗议。

    就在朝野上下都在关注岳飞案的时候,皇帝依然没有将精力放到岳飞案上来。

    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今天的东京,洛阳和应天府的宗室来了不少人。

    皇帝在升平楼接见了所有从洛阳和应天府来的宗室成员。

    赵宏毅、赵子芳、赵叔仁、赵栩四人不但被赐白绫,死后还不能配享太庙,可谓下场悲惨。

    这吞粮案,宗室收到牵连之人十有。

    那四人刚死,便被传唤到京师。

    这些宗室子弟各个都像是惊弓之鸟,吓得晚上睡不着觉,整夜念叨太祖太宗魏王保佑他们。

    这一次来的宗室一共有十余人,他们被安排在升平楼。

    这里是皇帝宴请群臣的地方。

    当皇帝到的时候,宗室们连忙匍匐在地上,一个个都蜷缩着身子,在瑟瑟发抖。

    虽然听说是赵仲琮要坚持杀鲁郡公的,但毕竟皇帝同意了,这些人怎么会不惧怕

    而且,听说那个赵仲琮又在皇帝面前进言,要将所有涉案人员全部抓起来,严查此事!

    他们不由得猜测皇帝这次找他们来京师的目的。

    “罪臣叩拜天子!”

    皇帝坐在主座,赵仲琮坐在一边,离皇帝最近。

    “诸位都起身,今日是家宴。”

    皇帝的语气平和,所有人心中一缓:“多谢陛下。”

    各自分坐座位上,宫女上来美味佳肴和御酒。

    这些人顿时有些懵逼,相互对视,全然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宴请他们。

    一路上,他们幻想过许多画面,甚至有人打算逃跑,逃到遥远的海外。

    总之,不想死。

    看现在这架势,似乎也的确死不了了。

    有人庆幸还好自己没有逃跑,不然这辈子都毁了。

    皇帝举起酒杯,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来,诸位,先饮了这杯酒。”

    一边的赵仲琮却是摆着一张臭脸,他看着这些人开心地喝起酒来,忍不住站出来,突然跪在皇帝面前,大声悲呼起来。

    “陛下!请赐死罪臣!”

    “赵宗正何出此言”

    那些刚换下心神来的宗室们被赵仲琮的举动吓了一大跳。

    只听赵仲琮道:“陛下,臣身为大宗正事,未能尽忠职守,是臣失职,宗室之罪乃是祸国殃民之大罪,如今陛下为了维护宗室,煞费苦心,却还被人猜疑为暴君,是臣之过,请陛下赐臣死罪!”

    他此话一出,宗室们顿时坐不住了。

    卧槽!赵仲琮,你够狠!

    我们是私下骂了赵桓暴君,但你现在在这种场合说出来,不是要搞死我们吗!

    宗室们连忙站起来,又跪在地上,大呼:“臣等冤枉,望陛下明察!”

    赵仲琮心中也是叫苦:唉,谁让自己是这个狗屁大宗正事,不弄你们,皇帝就要弄老子了!

    赵桓站起来,将赵叔向亲自搀扶起来:“诸位都请起。”

    皇帝一脸和颜悦色,让众人心里压下小了不少。

    见状,赵仲琮接着道:“陛下!请赐臣死罪!”

    众宗室成员恨不得将赵仲琮剥皮抽筋,皇帝都没说什么了,你怎么还在这里没完没了了!

    他们又开始担心起来,虽然现在皇帝对他们和颜悦色,但他们一旦回去后呢

    这个赵仲琮可是一直在皇帝身边的,按照这个架势,赵仲琮会不断向皇帝进言。

    想到这里,大家心中又开始发凉。

    他们突然深刻意识到伴君如伴虎的可怕。

    万一哪天皇帝又翻旧账,把他们都弄死了怎么办

    转念一想,他们还真想逃到海外去算了。

    皇帝让赵仲琮坐下,赵仲琮不肯,皇帝再三劝说,赵仲琮才坐下来,但似乎不打算放过在场的宗室。

    皇帝终于开口道:“诸位,你们”

    “陛下,臣等有罪!甘愿受罚!”

    “朕找你们来,并非要罚你们,而是要为你们指一条明路。”

    赵叔向道:“一切愿从陛下安排。”

    这些人心中恨不得立刻飞到离皇帝最远的地方。

    赵桓犹豫了一下,对赵仲琮道:“赵宗正,你先退下。”

    “陛下”

    “先退下!”

    赵仲琮不情不愿告退。

    赵仲琮离开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感受到那些宗室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妈的!这个皇帝心机太沉了。

    那些宗室被他玩得团团转,马上要被他发配到真腊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却还要对他感恩戴德。

    心机深,下手狠,喜怒无常,最主要的是,没有人能抓住皇帝的心思,他太多天马行空的想法。

    一想到在这种皇帝下面办事,赵仲琮就心累。

    他终于体会到徐处仁等人的苦逼了。

    赵仲琮离开后,气氛一下子舒缓了许多。

    “你们都是朕的族亲,朕杀鲁郡公他们,实属无奈!”

    “让陛下为臣等费心费力,臣等有罪!”

    赵桓继续道:“你们也看到了,赵仲琮这些天不断给朕施压,朝中大臣也不断找朕”

    皇帝话说到一半,不说了。

    宗室们立刻猜到皇帝想说什么,朝中大臣也不想放过他们这些宗室。

    难怪皇帝要杀鲁郡公,原来皇帝压力这么大!

    赵桓脸上充满了无奈的神情,表演技巧炉火纯青。

    “不知陛下为臣等指了一条什么道路”

    “你们不能再待在大宋了。”

    赵桓一副我这都是为你们好的嘴脸。

    众人皆是微微一怔,随即又想到刚才赵仲琮的嘴脸,又想到朝中大臣们必然在皇帝面前说了不少。

    不由得心微微一紧,他们当中有人倒是有过想逃到海外的想法,但那只是一个想法。

    大宋乃是天朝上国,中原物华天宝,海外尽是蛮夷之地,瘴气横生,毒虫遍地,他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宗室去了肯定活不了。

    但转念一想,现在在大宋就能活

    即便皇帝最后念及亲情不杀他们,在朝中大臣的压力下,在赵仲琮的压力下,必然会将他们废为庶人。

    那和杀了他们有什么区别

    皇帝继续道:“朕会给你们一批人,赏赐你们一些钱财,你们带着人,南下真腊和占城,去那里画地为国,如何”

    赵叔向微微一怔,赵子崧也有些惊诧。

    这不是经略使的待遇吗

    赵叔向和赵子崧原本在大宋都有官职在身,但现在宗室为难,他们不得不挺身而出了。

    毕竟是有官职的,他们在族中的威望很高。

    现在有两条路摆在他们面前,一条是朝堂大臣不断给皇帝施压,最后皇帝将他们废为庶人,流落街头,饿死冻死,他们肯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另一条路是皇帝指的这一条路。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皇帝指的这条路都是生路。

    虽然真腊和占城那地方,没有中原好,但至少去那里画地为国了,离朝廷是非远了。

    要是搁在以前,这些天潢贵胄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的,但现在不同了。

    这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还是皇帝想得周到啊!

    众人连忙跪拜:“多谢陛下!”11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