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分卷阅读469

    耳涨价。

    “嗯,一级品。”于良吉对自己的银耳有信心,采了一些长大了的制干,摆出来一看,果然是一级品。

    银耳这东西的品级很好分。

    一级品:耳片色泽呈金黄色,有光泽,朵大体轻疏松,肉质肥厚,坚韧而有弹性,蒂头无耳脚、黑点,无杂质等。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可达十倍以上。

    二级品:耳片色白略带米色,朵大体松,有光泽,肉质较厚带有弹性,小朵不应超过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蒂头捎带耳脚,干耳浸水后,膨胀率同样在十倍以上。

    通常来说,不同质量的银耳感官差异是非常大的,优质的银耳比较干燥,色泽也洁白,肉相对厚,而且花朵齐全完整,有圆形的伞盖,直径一般都在三厘米以上。

    最重要的是,于良吉这种人工培育的银耳,跟野生采摘的不同,它是没有蒂头的!

    更因为是在棚子里种植出来的,不含任何杂质!

    不用人工筛检,更不用担心形状不完整等等!

    乍一看,不是一级品就是二级品,各个都好!

    而普通的银耳就差一些了。颜色虽然也白,但是白色中略带米黄色,看上去虽然也是完整的一朵,但肉却略薄。普通银耳的直径一般在八厘米到十二厘米之间。

    较差的银耳白色中就带着米黄了。摸起来不觉得干燥,肉也十分薄,有时候还带有斑点,蒂头杂质也相对多,形状不完整,不成朵,直径一般都在一二厘米左右。

    目前为止,于良吉还没想到造假的可能性,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很朴实,还没到假货遍地的地步。

    而且不是他说,造假的代价,不比种植和采集的代价少多少……。

    皆因没那么多便宜的东西供人造假!

    放在后世还有可能,这个时代嘛,造假的代价太大了,所以他不担心有假东西出现!

    于良吉制干了银耳,石宏大看的眼珠子差点瞪下来!

    从于良吉最开始弄椴树桩子他就看在眼里,还有那复杂到他都看不懂的各种实验室经过,一直到银耳产生,长大,采摘,制干。

    好么,现在银耳就弄成了!

    于良吉还特意拿了朝廷赏赐的上好野生银耳作对比,要不是两朵银耳外貌上有细微差异,根本看不出来哪个是人工栽培的,哪个是野生采摘的!

    “厉害!”石宏大立刻竖起了大拇指,太佩服于良吉了。

    有反季节蔬菜,自然就有了于良吉的反季节水果,但是这培育银耳一事,却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于良吉厚着小脸皮接受了石宏大的赞赏,自己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事儿,是死了都要带进棺材里的,石宏大乐意跟他打哈哈,不闻不问最好了。

    石宏大故意使坏,拿了两个干银耳给黄大厨,闹的黄大厨直挠头,记得自己给了一个银耳的,怎么换回来两个?

    随后于良吉又说要吃银耳,黄大厨就将银耳泡了,做了好几个银耳的菜。

    有银耳莲子粥,红枣银耳汤,凉拌双耳,香菇烧银耳,还有银耳炖鹌鹑蛋。

    两大朵银耳放了进去,菜也不错,于良吉是因为前世不缺这东西,石宏大是因为根本没吃出它有啥好处!

    以至于俩人吃完了也没觉得咋样啊!

    不过于良吉还是将剩下的十多朵银耳,用个大木匣子装好,将自己的两份笔记,留了一份存档,另一份放到了木匣子里头,给了石宏大。

    石宏大奋笔疾书,在书房里待了一天,才写好奏折,比往日的都要厚实一分。

    由他亲自带着东西,去了县城,没直接去邮局,而是到了县城找了宇文县令,宇文县令亲自派了自己的手下,带着二十个护卫,背着东西,一路疾驰去了京城。

    新安帝刚刚登基为帝,太上皇前年还帮着搭把手,等过了年就撩开了不管事儿,自己带着皇太后跑去行宫住着,每日里弄花弄草,还自己种了一大棚子的新甜草莓,没事就带着皇太后进去摘草莓吃,御医生怕太上皇跟皇太后吃出什么糖尿病,限制他们吃草莓的数量,于是老夫妻俩还挑大个儿的草莓。

    跟御医在行宫里头斗智斗勇,热闹得很。

    但是新安帝可不热闹了,以前只觉得父皇当个皇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真到了自己头上,可就跟他观政的时候大为不同了。

    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他遂想到当时父皇身边还有个他,可以分担一下政务,他也可以找个太子来分担啊!

    结果扭头一看,自己儿子才三岁半!

    连字儿都认不全,怎么帮衬自己啊?

    自己的二弟只喜欢诗词歌赋,编书倒是一把好手,一说朝政他就打瞌睡!

    老三喜欢舞枪弄棒,上午学文的时候,他就只顾打瞌睡,下午一到了武课,就精神抖擞!

    最小的是个妹妹,跟着太上皇跟皇太后去了行宫!

    没办法,只好找了好几个老臣帮忙,好一通手忙脚乱才算是适应了这皇帝的生活。

    如今正好无事,那边太上皇就把密探系统统统丢了过来,还说:谁当皇帝谁管!

    他老人家都帮新帝管了一年了!

    把新安帝气的啊!

    这一日,刚捋顺了密探系统,就有人来汇报了。

    是最为紧急的,亲自派人进京,还有护卫跟随!

    新安帝立刻就召见了,看到了石宏大那本厚厚的密折,以及于良吉的实验笔记,还有那十数朵一级品的银耳。

    看完都傻眼了!

    于良吉自从东西送走之后,便开始关注大棚,而外头田地的事儿交给了石宏大,苗子已经出了来,铲第一遍地的时候到了。

    铲地的事儿,依然是那些雇工,于良吉开始采摘银耳制干。

    因为北地干爽,制干很容易,且天气渐热,北地少雨,这制干很快就成了。

    等铲完了第一遍地,于良吉也种了第二茬银耳,时间进入了六月中,雨水哗啦啦的下了来。

    外头下着雨,石宏大就蹲在五号实验大棚里头,看着于良吉给那些个木桩子淋水,顺便他给提溜着水桶。

    “已经六月了啊!”于良吉一边淋水一边跟石宏大聊天:“你说兴怀如今到了哪儿?”

    “横竖还得在南边,肯定不在北边就是了!”石宏大道:“这两天估计又该来信了。”

    于兴怀上次来信还是四月份,他是二月份启程的,写信快递七八天到了他们侯府,已经说了,到个地方就给他们写封信。

    只是路途遥远,恐怕这信也得一两个月才能到他们这儿。

    “南边这个时候都热了!”于良吉听了就烦了。

    如今是六月,南边起码三十度!

    北方如今没有温室效应,夏天最多二十多度,绝达不到三十度那么高,这也是为什么苞米和土豆在北方这么丰收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