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友(gl)》分卷阅读10

    青青,近来可好?感谢挂念,我一切安好。

    二中的课业虽紧,倒也在我可应付的范围之内。

    嗯,周末下午我们不上课,我一般会去学校千米外的小树林走走。

    操场的边上有一棵新栽的银杏,我时常去问候它是否又长高了几分?

    平日里我多喜欢些散文,同学们多喜欢读三毛,我偶尔也读,但是个人更爱张晓风。

    那些失去的,后来再也未能找回,不过,青青,失去的只是物品,那些赠与我物品的人们对我的关爱之情将永存我心。

    在信的最后,纠结半晌,周如心还是轻轻的说了句:“及时需努力,岁月不待人。”大抵是想与青青共勉之意。

    第二天一大早周如心就去寄了信,与寄出去的第一封信全然不同的心情。从寄走信件的那一刹那开始,周如心发现自己就有了隐隐的期待。

    第10章 来信二

    10、青青的回信来得很快,那个年代,邮递员还是很勤奋的。

    青青回信中很认真的表扬了周如心的“乖”,真真有一问就有一答的好孩子啊。至于信的后半段那些共勉的文字,青青并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很真诚的应承了说“那就一起努力吧”。

    后来的日子里,周如心就有了这唯一的笔友。当初到底都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

    周如心仔仔细细回忆,也都想不起太多了。

    当初离开乡下去省城念大学的时候,那些内心里认为很珍贵的物件自然都好好的收藏在了家中,那两年里青青写给她的信件自然是好好的收藏在了家里的小木柜中。

    只是世事难料,父亲的骤然逝去,茫然的周如心如同木偶一般任由族中长者安排,那么多的人来来去去,等到丧事办完,一切尘埃落定,周如心才发现家中早已经被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弄得一片狼藉,家里莫名的不见了太多的东西。

    后来的几年里,虽然有着亲友的偶尔照看,那个屋子倒也不至于倒塌,但是屋子里很多的物件都在逐渐莫名的消失不见,周如心那几年一直过得混混赫赫,也没有多少心思去清理些什么。

    大学宿舍里也不可能放下什么东西,她当初也就只是将父亲的一些证件和一些留有父亲字迹的信件笔记之类用一个小小的布包包裹好时时带在身边,其他的都只能放在老家,于是,也都散佚了。

    后来的后来,老家被地产大鳄看中,穷了多少年的村民们被那十几万的拆迁赔款所诱,早早的签好了拆迁合同。等周如心知道消息回去的时候,看到了是面目全非的家乡,而那个承载了她过往所有的小房子,早已经消失在隆隆的拆迁机器声中。

    散了吧,散了吧,而今而后,再也没有家乡,过往的一切如水过无痕。

    周如心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拆迁赔款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到那个物非人也非的老家。只是多少次的午夜梦回,总是那记忆的山水,记忆中言笑晏晏的人,等醒来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周如心是真的希望世间有遗忘药可以吃的,太多的过往她完全不愿意去记得。

    父亲走后,自小疼爱她的舅舅陪着她去山中看风水,努力为父亲选一块风水宝地。一路上,舅舅轻轻跟周如心闲聊。

    如心啊,你父亲走了,我自然是伤心的,只是,我自有家庭,有自家儿女长辈需要照看。至于你的其他亲人们,相信也都如我这般一样,我们都有各自的责任。

    所以,会长长久久伤心的,定然是你。

    如心,你要学会好好照看自己啊。

    年少时读陶渊明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真真至理名言。

    周如心什么都明白,只是我们读再多的书,懂得再多的道理,都无法让我们失去至亲的伤痛削减半分。

    那么长那么长的时光啊,却依旧无法掩埋那么深那么深的忧伤。

    坐在书桌前的周如心,因着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的几句话语,活生生将自己拉回到原本以为已经忘记得差不多的从前。

    后来的两年里,周如心和青青很准时的一星期一封信,认认真真的当了回笔友的角色。

    有年少时候的小小哀愁,也有些欢欣吧。应该更多的是关于学业上的困惑或者探讨,青青说的“一起努力”并不是一句戏言。

    二中的师资力量比起三中到底是好得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周如心在帮青青解答疑惑,不过青青的中文水平明显高于周如心,故而当周如心遇见难以下笔的作文题目的时候也会主动向青青请教。

    青青的成绩一直在上升,刚刚互相通信的时候,青青说她不过年级中游的水平,周如心当时觉得很正常,因为青青的心思都用在别处了啊。

    后来,专注于学业的青青越来越进步,等到高二结束准备分科的时候,青青说她的成绩已经可以稳居年级前十了。

    只是两个人都知道,在三中那样的学校,即使是年级前十也难以确保一个本科名额,所以,青青从未在周如心面前有过放轻松的意思。

    捡拾记忆,周如心记得当初青青是选择了文科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理科。青青选择文科,自然是因为她的语文在年级长居第一,而且理科有了这一年来周如

    心断断续续的帮忙也明显进步。

    周如心选择理科却不是因为喜欢理科。

    周如心是一个各科都很均衡的学生,若是文理科一起考,她可以进到年级前十,可

    是单论文科或者理科,她都只有前一百的水准。

    所以她最终选择理科,纯粹是因为二中的理科本科上线率大大高于文科,为了保险起见,她宁可放弃自己对中文和历史的喜欢,也要确保自己可以上到大学本科。

    为此,青青还为之叹息了几句。不过,逐渐熟悉起来的她倒也深知周如心是绝不可以失手的,所谓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多半都得有个“衣食无忧”的前提吧。

    进入高三之后,学业越来越紧张,两个人之间的通信从之前的一个星期一封逐渐变成了半个月一次再变成了一个月一次。

    很多的时候,半个月之前的叹惋,等收到回信的时候都已经消散在风中。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