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非君不“嫁”》分卷阅读4

    之后众人落座,贾母又细细的问了黛玉关于贾敏的情况,黛玉一一赘述,条理清晰,口齿伶俐,众人看着礼仪教养分毫不差的林家嫡女,自然是要高看一眼的。贾瑀在一边听着,偶尔也说上几句,看着黛玉应答自如,小小年纪在这一大群人中却并不见怯场,可见这林家的家教的确是极好的。

    贾瑀看着林妹妹那张有些苍白的脸,还有微微握紧的帕子,就知道王夫人和王熙凤的几句管家的琐碎话都叫林妹妹听到心里去了。贾瑀心下微微叹气,以林妹妹这性子,小小年纪就心思如此重,这往后身子怎么能好呢……

    撤去茶果之后,贾母就吩咐黛玉去拜见各位舅舅。黛玉应了贾母就随着邢夫人往外走,众人将她们送至穿堂,黛玉再次与王夫人等人告别,这才与邢夫人走出门来。

    行至垂花门处,早有一辆翠幄青绸小车等在那里,邢夫人携黛玉一同坐上了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了正门,就有一座黑油大门,行至仪门前,二人这才再次下车。

    邢夫人带着黛玉走过三层仪门就进了正房,这边明显可以看出这是一府隔成的两院,屋舍小巧精致。进了正房之后,就见到了不少盛装打扮的丫鬟在屋里候着,让黛玉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丫鬟还要打扮的如此俏丽。

    邢夫人似是看出黛玉的疑惑,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尴尬的笑笑,只是那笑容在浓重的妆容之下显得那么无奈、苦涩。

    邢夫人请黛玉坐下,就打发了丫鬟去请贾赦,等了一会,那丫鬟回来去没见到贾赦的人影。丫鬟解释说贾赦不忍见黛玉伤心,过些日子再见吧。又嘱咐了黛玉不要想家,拿这里当自己家就好了,有什么委屈都要说出来。

    林黛玉与邢夫人再聊了一会儿,就要告辞,邢夫人要留黛玉一同用饭再离去。黛玉想她是第一天来,外祖母那边留饭的,于是就婉拒了邢夫人热情的邀请。

    等黛玉辞别了邢夫人来到王夫人院子的时候,一进门一个婆子就引她过去,却没见到二舅母其人。只有那婆子给她倒了杯茶,让她先做着等一会。

    黛玉坐在外间,喝了一盏茶之后,那个婆子才来引着她进了东廊三间小正房,这才见到了二舅母。

    正房内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笑着将她往东让。

    黛玉心中疑惑,怎么二舅母给自己让了这么个位置呢。这个位置一看就是二舅舅的,如今二舅母却让给了自己坐,这是故意的呢?还是无心的呢?黛玉眉尖微蹙,也没多说什么,看见炕边有一溜的椅子,就挑了一个坐下了。

    王夫人与黛玉话家常,说了舅舅,说了姐妹们。然后像是不经意的提起,“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两个孽根祸胎,一个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另一个,今日去接你去了,我想你是见过了,只是他素来身子弱,总是有些小病消灾的,恐过了病气给你。”

    黛玉自从进了王夫人的正房开始,就一直小心谨慎的,就怕说错了一句话,行错了一步路的招人笑话。后来,王夫人有意无意的给她让的那个位置,就让她打起了全部的心神应付王夫人,她总觉得这二舅母的心思并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和善。

    不说开始刚进门的时候的冷落,也不说刚刚王夫人让贾政的位置给黛玉坐的用心。就说此时,这么直白的提出让林黛玉离贾宝玉、贾瑀远点,更是让初来乍到的黛玉寒了心。

    林黛玉从小就十分聪慧,此时又十分留心,王夫人的那些个手段,都让她看了个透透彻彻。别看她此时才六岁,可是架不住玲珑剔透,心思又十分细腻,这么一会子功夫,黛玉多少年头在心里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弯儿。

    黛玉想着王夫人的态度,心中不大高兴,毕竟谁一到新的环境就让人不待见心里都不会好受,她虽然蕙质兰心,心思通透,可依然只有六岁,心中的委屈可见一斑。

    晚间黛玉随着王夫人回来老太太这边用饭。饭后,贾瑀刚到老太太这里坐下,那边就听到外面报:“宝玉来了。”

    黛玉一听也抬头看着门口,也不知道这贾宝玉又是个什样的,原以为到码头边接自己的是他,却不想竟是那以前患病的贾瑀。想着,林黛玉的目光就不自觉的飘向了贾瑀的方向,他这相貌还是让她觉得十分熟悉。

    待黛玉回过神来,已经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相貌与贾瑀十分相似却没有那粒朱砂,两人风骨各不相同。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想来这位才是那个衔玉而生的表哥--贾宝玉了。

    贾宝玉一直心心念念的惦记着林妹妹,今天不能去亲自接妹妹就已经叫他十分懊恼,他目光在贾瑀身上一顿,又再次划开。待看见屋里有一个从没见过的女孩,这想必就是那姑母家的表妹了。

    于是赶紧上前来作揖,跟着大家一起话家常,可是那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林黛玉,片刻不曾离开。贾母看着贾宝玉的神情,高兴的合不拢嘴。王夫人也注意到贾宝玉的目光,脸色微微的变了变。

    ☆、宝玉摔玉

    贾瑀自然看到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表情,他也明白这二人的心思。只是想到最后那种两败俱伤的结局,贾瑀还是下定了决心,这事他怕是要违逆贾母的想法了。

    这时,宝玉突然问起黛玉:“妹妹可也有玉没有?”

    黛玉不明就里,就回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立刻摘下身上的通灵宝玉,狠狠的砸在地上,一边哭一边骂:“什么通灵宝玉,家里的姐姐妹妹们都没有,单单只有我有,想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今这如仙子一般的妹妹也是没有的,哪里是什么通灵了,都是骗人的。”

    丫鬟们唬的赶紧抢着捡被砸在地上的通灵宝玉,生怕这爷真将那宝贝砸坏了。

    贾母拉着贾宝玉哄着,一套瞎话编的天衣无缝,骗的那傻小子当真信了,也就熄了胡闹的心思。

    贾瑀坐在一边看着闹剧的发生,却没有刻意的阻止。只是扭头间就看见了坐在他旁边被尴尬的凉在一边的林妹妹,看着她手上的帕子都要被她扭成麻花了,眼圈也红了,就知道她此时心里怕是不舒坦的。

    于是他拍了拍林黛玉,说:“妹妹不必自责,我这个二哥有时就会钻了牛角尖发起痴狂病,不定什么时候就演上那么一出。只是妹妹运气不好,今儿就赶上了。想来,也不知道我们兄弟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一个时不时的痴狂一下,一个生下来就是痴傻的。呵呵,说来我们还真是亲兄弟,都占着一个痴字呢。”贾瑀说着,就颇有些自嘲意味的笑笑。

    林黛玉确实觉得很不安,毕竟谁都知道那块通灵宝玉是个宝贝疙瘩,如今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差点摔碎了。无论怎么说,自己也只是贾府的表小姐,一个表字就代表了她是外人,她自从来到贾府就小心翼翼的,到底是惹了祸端。

    于是,黛玉勉强的对着贾瑀笑笑:“都是我不好,若我不乱说话,想来二表哥也不会摔那稀罕的玉石,多谢瑀哥哥开解我。”一句话中二表哥和瑀哥哥的称呼就已经代表了这二人在黛玉心中的第一印象。

    贾瑀听了没再多说什么,这女孩心思敏锐,只要是想开了就好了,于是他就拍了拍她的肩膀。黛玉虽然依旧有些坐立不安,但是也比刚刚的情绪好上了许多。

    贾母那边好不容易安抚了宝玉,再看了已经恢复平静的黛玉和坐在一边喝茶的贾瑀,暗自点了点头。她虽然刚刚精力都集中在贾宝玉身上,但是林黛玉和贾瑀的互动她也是看得清楚的。

    对于这外孙女的性子,她也是有些了解的。刚刚贾瑀的一番举动更是让他觉得欣慰,这孩子病了那么多年,如今清醒过来,做事也周到了许多。

    众人闹将了一阵子,也都觉得乏了,贾母就将林黛玉的住处安排到了她屋子后头的碧纱橱里。这样,新来的林黛玉在她屋子里住着,自然没人敢怠慢她,更是能和她最疼爱的女儿的独女好好亲近亲近。

    贾宝玉一听十分高兴,此时的他和贾瑀因为前段时间养病,也是一直住在老太太院子里的暖阁中的。若是这仙人似的的妹妹也住在这里,往后他们就可以总在一处了。

    贾瑀却不会答应,他本身就不想住在后院,现在病也好了,就更是不想给这人和林妹妹朝夕相处的机会。两个人若是日久生情,那以后他是再也管不得了。毕竟人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贾瑀可是对棒打鸳鸯没什么兴趣。

    于是贾瑀对着贾母说:“老祖宗,我和二哥已经在您院子里打扰您这么久了。现在妹妹又来了,您这院子里面有她们姐妹四个,再加上我们兄弟,人太多了,嘈杂起来扰了您休息。何况,我同二哥在您这同姐姐妹妹们一起住着终究不妥,我们白日里还要读书,不如我和二哥一同搬回自己的住处吧。”

    “怎么就要回那边的院子了?你们从小都是在我身边长大的,那边的院子都多久没拾掇了。”贾母一听,十分不舍得两个宝贝孙儿离开自己这里,而且她也不放心让丫鬟们照顾他们,总觉得只有放在自己眼皮底下才能安心。

    “老祖宗,男女七岁不同席。我知道您心疼我和二哥,可是我们好歹是男人啊,这以后传出去怕是对姐妹们的闺誉有影响。更何况,我和二哥也该好好读书了,以后也能光宗耀祖。”贾瑀一脸诚恳的说道。

    贾母听贾瑀提到了祖宗规矩,这孙子孙女和外孙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也不能亏了啊。没办法,贾母就放了宝瑀二人回他们那边的院子,所幸离得也不是很远。

    再看看贾瑀如今的样子,这么小做事就极有章法,进退得体,更何况这孩子才清醒几天。贾母越看贾瑀越觉得欣喜,这孩子错不了,即使少受了几年启蒙教育,以后必然也是个有造化的。

    贾瑀看贾母终于同意了,也松了一口气,掐断了宝黛二人朝夕相处的机会,也就基本杜绝了日后他们日久生情了,最起码减少了一个积累感情的捷径。更何况,以他今天观察到的状况来看,林妹妹十分不买贾宝玉的帐啊,这贾宝玉日后的情路可谓之坎坷。

    翌日,贾母就为了贾瑀读书的事将贾政叫到了正房里。贾政恭恭敬敬的坐在贾母下首的椅子上,等着母亲吩咐。贾母坐在炕上,左边坐着贾宝玉,右边搂着贾瑀。

    贾政看着两个儿子坐在贾母身旁,一方面欣慰于母亲能得享天伦,有孙子孙女承欢膝下,一方面又为母亲过于溺爱孙子而担忧。

    贾家众人一心都只是蒙祖荫,吃喝玩乐,却不想,这国公的爵位也只可以承袭五代,这到贾家草字辈也就不剩下什么了。看看这贾氏众族人一个个骄奢淫逸,只讲究吃喝玩乐,不思进取,贾政虽然心里着急,却也使不上劲。

    毕竟现在贾府的情况不容乐观,宁国府贾敬一心痴迷于修仙问道,已经出家,爵位让贾珍袭了,却也是个虚职。贾珍也是个不成器的,成天心思都用在了女人身上。贾蓉也不是个什么好玩意,随了他的父亲,但愿娶了媳妇能收收心。

    荣国府这边也是,长房贾赦袭了爵位,同样是虚职,只是挂了个衔,小妾是一房一房的往屋里抬,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贾琏虽然是个机敏伶俐的,娶了媳妇后,还不是让媳妇独占了鳌头,他自己却退了一射之地,也没什么出息,能当个管家不错了。

    二房的自己在朝廷任个工部员外郎,也就是个芝麻绿豆大点的官。本来有个十分出息的嫡长子,自己也觉得终于找到了继承人,辛辛苦苦的从小培养,不成想,珠儿读书竟然熬坏了身子,年纪轻轻就去了。自从嫡长子贾珠去了以后,贾政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贾宝玉身上,毕竟贾瑀那个时候一直是痴傻的。

    而这个贾宝玉,你说他无才无德吧,还不是,他有才,但是是偏才。他爱读书,但是偏爱那些艳词情诗,再想起他抓周的时候抓到的脂粉簪环,贾政一下子就黑了脸。除了这两个嫡子以外,虽然他还有个庶子,但是那小子形容猥琐,一看以后就是个不成器的,他也就不抱有什么期望了。

    幸好,如今这痴傻的嫡三子贾瑀总算是清醒过来了,也许是真的有神仙庇佑他。不然这种病症,别人都是一辈子的,怎么偏偏他就说好就好了呢,想来这孩子以后是个有大造化的,没准,这贾府以后就多一个依靠了。

    贾政回神之后,就发现贾母在对他说:“这瑀儿身子刚刚痊愈,我也不想让他去族学遭那份罪,你就给他请个先生来教怎么样?家里的姑娘们若是想学,也可以立个屏风的,姑娘小子们渐渐大了,有些规矩也要守一守了,再者也没有出内宅,想来是不碍的。”

    “既然老太太吩咐了,那就免不得照办了,就依着老太太的意思请了先生来家里教吧。”贾政一听这孩子愿意读书心里就十分高兴,请个先生来家里教又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就直接点头答应了。

    “老爷,老太太,这先生么,我倒是有一人选,就是姑母家表妹的西席,贾雨村,贾先生。老爷,意下如何?”贾瑀听贾母要给他请先生在家里学,便想起贾雨村来,这人还是先圈养在身边吧,别让他出去坏了贾家的事儿!

    “哦?是你姑母家表妹的西席?可也在京中?”贾政一听说竟然是林如海选的先生,就觉得应该是错不了的。

    “是的,这次林妹妹就是让贾先生帮着送进京的。”贾瑀恭敬道。

    “嗯,想来你姑父林如海给自家女儿选的先生一定是不差的,林家是清贵之家,祖上曾经列侯爵,后来你姑父又自己考了科举,中了探花。他都能看上的人,这才学应当是没问题的。”贾政点了点头,算是应允这事了。

    “是啊,父亲。贾先生看着就一表人才,想来定是学富五车之士。”贾瑀立马顺着杆子往上爬。

    “小孩子家家的,会看个什么人。我明天就去请这贾先生来给瑀儿当先生,以后宝玉在族学念书,贾瑀在家念书,你们都要努力读书,好考个一官半职的光耀门楣。”贾政叱道。贾瑀却没从他眼底看出任何不悦,想来他这古板的老子对他还算是满意的。

    “是,老爷。”贾宝玉和贾瑀都站起来,对着贾政恭恭敬敬的行礼。贾瑀对贾政的印象极好,虽然他没有多大才能,又有些清高,但是他对这个家确是极看重的,也是贾府中为数不多能看清现状的人。至于贾宝玉却是每次看见他老子都吓得哆哆嗦嗦的,就跟那老鼠见了猫一个德行,现在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瑀:贾雨村真的不会误人子弟吗?

    幽:反正误不了你。

    瑀:我是要当状元的!

    幽:你想当状元,需要的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一个亲妈!

    瑀:小幽幽,乃最好啦!看我的星星眼~~~

    ☆、招财进宝

    在贾母面前提过之后,贾瑀总算在院子好好的拾掇了一番之后,顺利的搬回自己的院子——听雨轩。总算可以摆脱身边总是一大片丫鬟婆子的窘境了,毕竟在这一亩三分地还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

    之前魂魄不全的贾瑀即使不受重视,但是生活上却不会有人克扣他,贾母一直以来也对他十分的上心,所以贾瑀倒是和贾宝玉一样,身边配了八个大丫头:红袖、添香、红线、绿扣、绮霜、傲雪、若柳、扶风;八个小丫头:梅儿、兰儿、竹儿、菊儿、春儿、夏儿、秋儿、冬儿;四个小厮:云竹、云墨、云翔、云天。

    身边这些人究竟得不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