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典妻》第二百三十九章 态度各有不同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农门典妻 ”查找最新章节!

    “哎,晓得了。”周又招心里烦闷不已,看自家老娘走过来,迎面扑来一阵脂香气,甭用说,她老娘估摸着连胳肢窝里都扑了香粉。

    “娘,您在家等着,我去门口看看。”

    周又招不想听自家老娘又念叨些什么邓金鼓越发会赚钱了,要她多多跟他亲近,好生看住他,莫叫旁的女子勾了他的魂。

    她娘老子也不想想,邓金鼓为了生意,成日在外头跑来跑去,一出门就是数日碰不着面儿,她能管得着吗

    她扯着帕子往大门口行去,元宝性子太憨,对于周又招的心思,她压根儿就不懂揣摸。

    周又招嫌弃的瞟了她一眼,快步行至大门处。

    她隐隐听到有牛车声,应该是她大姐一家回来了。

    站门口一瞅,果然是她大姐周招弟和大姐夫钱高升坐牛车回来了,不过,没瞧到她的大外甥,想来是被拘在家中了。

    周招弟今儿收拾得十分光鲜,周又招觉得自家大姐似乎更白了些。

    她上前迎了两人进门,又跟孙翠花喊了句,说是她大姐和大姐夫已经来了。

    钱高升把准备离开的周又招叫住:“怎地没瞧见四妹夫”

    “他出门收货去了,这些日子都是早出晚归的。”周又招前几日就去过邓家,这话,是季春花告诉她的。

    钱高升是合伙人,回想了一下,才记起来,邓金鼓的确曾说过,秋凉后,那些个黄鳝、泥鳅不太好找,收上来的货也少了,因此,卖出去的价格也不同,每一次,总要往上再添上些。

    其实,邓金鼓是个机灵的,他在自己家里早早的囤了一批货养在旧院里,不过是没叫钱高升等人知道,转手卖出去,他自己能得更多的利。

    钱高升今日来不是为了旁的,招呼周又招进了堂屋,周长根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浑身都是泥。

    周招弟见了,问道:“爹,你咋又下荷塘了,这水一日凉过一日,仔细受了风寒。”

    周长根最爱听两个闺女说话文绉绉的,他觉得这样,显得他周家教女有方,与众不同,那些泥腿子都需得仰望他周家。

    “不亲自干,咋行,咱家又比不过苏家,如今,邓家都越发兴旺了,好歹,我也得多打算打算才行。”

    钱高升闻言打着哈哈,又轻轻瞥了周招弟一眼。

    周招弟见了,不再接周长根的话。

    周又招在一旁道:“爹,你是去挖藕了吧,晓得大姐夫爱吃骨头炖莲藕。”

    周长根立马顺着竿子往上爬,钱高升也厚着脸皮子左一句岳父大人心疼他,又一句岳父大人是真的把他当半子了。

    两人扯了半晌,在周又招不耐烦听下去的时候。

    钱高升话题一转:“四妹妹转眼间又长高了许多,要不了几年,就要出嫁了。”

    周长根笑答:“她娘想留她十五了再出嫁,趁着这几年,好好给她整些嫁妆。”

    钱高升闻言眼皮子一跳,不着痕迹地再转移话题:“四妹妹,那是可办得如何了”

    他可是为了这事儿,已经花了百两银子买了二十亩良田。

    周又招忙道:“已经确定,邓家的确有大姐夫所说的那物,只是那物暂时不晓得被藏哪儿了,邓家搬新家之前的那些日子,我每日都早起去帮忙收拾屋子呢,就差没把地皮子翻遍了,可还是没找到那物什。”

    钱高升微微沉吟了一番,道:“四妹夫为人精明,这事儿又不好直白的跟他打听,怕他误会了很不妙,好歹,我跟他是连襟,往后都要互相帮扶着的。”

    钱家在秤砣镇虽算得上有钱人家,但跟郭家、钟家,那样的大财主比,他家还真的算不了什么。

    叫他家拿出一百两银子来,那也是一个铺子一年的纯收益了。

    若不是......

    他眼里精光一闪,问道:“可有听说邓家把那物什拿出去死当了”

    周又招摆摆手,说:“怎可能,若真换了银子,邓家那些蠢货们,怎会说那物什不值钱呢,说什么虽是前朝传下来的,但不过是普通之物,值不了几个钱,所以,邓家之前都不曾有人用心把那物什好好收着,况且,若真的晓得值钱,也就没我什么事儿了。”

    钱高升闻言讪讪地笑了,道:“四妹妹莫不是在埋怨我不曾给你准备好打家具的木料子,我已经托我朋友去四下寻访了,总要找些结实耐用的木料,最好是上了年头的才好。”

    周长根闻言,越发笑的得意了。

    “你们说,那物什,是不是已经不在邓家了或者,是被邓家的闺女们给顺走了”周长根说出心中的疑问,不然,以他小闺女的精明,怎会找不到那东西呢第八书库

    “左右我要上京城了,即然这事尚未办好,也不急着这一时半会儿,你记住,切莫叫邓家人起了疑心。”

    随即,他又对周长根道:“岳父说的也不无可能,四妹妹,还得多尽心尽力才好。”

    周又招只得应诺,钱高升再次叮嘱她。

    “晓得呢,大姐夫,不过,你要去京城赶考,回来时,可要记得给我跟大姐姐捎些好看的首饰,不然,我这个做小姨子的,定会一直缠着你闹腾的。”

    钱高升打着哈哈应下了,又再三叮嘱周又招必须把这事办好。

    说完这事后,周招弟叫上周又招去寻孙翠花,见她出门去买豆腐了,周又招拉着她大姐姐去了自己的西厢房。

    “大姐,你这次会跟着上京吗”

    周招弟摇摇头,道:“你大姐夫的意思是,他不放心爹娘,又说你外甥还小,不过是去几个月,若高中了,还得需在那边打点,准备入国子监,哪里能带我去,入了国子监,少不得要念上三年的书呢,只说到时外放后,接了我们一家团聚。”

    周又招不懂这些,问:“那个小妾呢,大姐岂不是正好腾出手来整治她一番最好收拾了她,瞧着就叫人心烦。”

    “哼,你也晓得那小妾不是个好东西,要不是因为你跟爹提出要一百两银子买良田,我能这么堵心吗”周招弟提起这事,语气里颇为埋怨娘家人。

    当初,钱家就是以此为要挟,逼得周招弟同意纳妾的。

    谁知,钱高升纳妾之后,她便成了昔日红花了,多半时候,都是歇在了那小妾屋里,她还要带着小孩,哪里有那许多精力管着钱高升。

    周招弟心情不好,在自己娘家吃过午饭就催着钱高升回去了。

    两人走后,孙翠花在堂屋里跟周长根说话。

    “我听大闺女说,咱大女婿不愿意带她上京赶考。”

    周长根不在意的挥挥手,不耐烦地道:“你个娘们,成日瞎嘀咕些什么,莫说钱家还有两老在家中,咱大闺女还要带孩子,拖家带口的上京城这像话吗谁家的男儿出门赶考,还要带上女眷、小儿的不就是担心他纳妾吗只要咱大闺女坐稳了正妻的位置,管他纳多少妾,能蹦出她的手掌心好生把孩子养大才是正事,她才老有所靠。”

    吾养儿小,儿养吾老。

    自古约定俗成的习俗便是如此。

    孙翠花见他如此说,只得做罢,不再说钱高升极有可能在外头又纳妾的事。

    “邓家那里可不行,你可得跟邓大郎说一声,没得咱闺女还没进门,那两狐媚子就已经勾上邓金鼓了。”

    “这还用你说我早就跟大女婿打听过了,他也说了,长子最好是嫡出,庶出可就有点麻烦了。”周长根没有细说怎样个麻烦,只是心里打定主意,的确该跟邓大郎提个醒。

    不说周家最近有多糟心,只说林青松一行人,已于几日前慢悠悠的进了秤砣镇。

    进镇后,家书疑惑地回头看向镇口,终没有忍住,开口问林青松:“少爷,咋不回下塘村去”

    “暂时不回,爷有些事要做。”林青松并没有多言。

    他手里正在看一封书信,信纸上的字,龙腾虎跃,不难看出写信的人是个意志坚定者。

    家明赶着马车边走边问:“苏少爷都说了啥少爷,你都呆坐半晌了,咱们是在这个旺福楼打尖住店吗”

    旺福楼位于秤砣镇的最中心,即是酒楼,又带着十来间客房。

    “暂且先在此处住两日,莫要声张,再去外头打听打听,看哪里有小院可租,租间小院暂且落脚。”

    家书不理解了,自家少爷不是很想家么

    嗯,虽然是被老爷给踢出门的。

    “晚上,我写两封书信,明儿帮我去驿站寄出去,一封给义姐,一封给义父。”

    家书忙应了,听到家明催他下去,忙跟林青松说了一声。

    “等下,我先不进去,跟家明去栓马匹的地方,从后头进这酒楼里,叫掌柜的把饭菜做好后,直接送去客房里。”

    “是,少爷。”家书终没有来得及问,为何林青松不直接回家去。

    林青松坐在车里,挑起帘子,从帘缝处悄悄打量秤砣镇。

    与他离开前相比,秤砣镇上的人多了不少,越发显得繁荣了,而且,有许多都是操着外地口音的生面孔,他不由想起苏君扬在书信里提及的事,嘴角微微上扬。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