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旧事》分卷阅读7

    因此,作为一个闲官,张廷尉有时候闲来无事,在诏狱呆烦了,偶尔就会逛上大魏门南边的望楼抒发一下人生情怀,于是便发生了上诉的事。

    若是在以前,孙浩根本不用担心张廷尉这种凑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张廷尉进了大魏府,圣上钦点的。

    孙浩慌了,迫不得已下,忙不迭将陈父的伸冤状书从桌角处重新抽了出来,并私发暗信领府询问下一步该如何审。

    一日后,得到指示:莫慌,该怎么审,就怎么审。

    孙浩瞬间如同吃了定心丸。

    按照大魏律法,魏理司审理案件时,至少需要两个六监的人在场协助审案。

    监司老大的司执也是个人精,知道这案子的复杂性,果断把徐聘和另一个少监推了出去。

    徐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监官,朝中动向他却是了如指掌的,得知自己被选入协助处理这件案子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推辞,待冷静下来后,他却坦然接受了。

    他推脱不了。

    深吸一口气,拿起几案上的文书,徐聘略略扫了一遍。内容显然经过了大魏司内部人员笔墨的润色,避重就轻,对于陈青被打死一事闭口不谈,却极力强调陈青偷窃行迹恶劣,人品道德低下。

    徐聘内心很为难。

    这个月的俸禄刚发下来,是他以前的五倍。他才刚接手少监一职没几天,户僚那边居然按照少监的份额给他发放俸禄。

    六僚的人对他也是笑脸相迎,这背后又有多少随时准备放暗箭的,他不可得知,却也估算得到。若是他真是皇帝的耳目,也就罢了,事实就是,他不是。这个消息迟早会走漏,到时候,等待着他的,可能就不是失去官职那么简单了。

    他左思右想,只想到了两条路。其一,立马向钟如策示好,对整件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魏理司的人不论怎么审,他就充当一个木头人从旁冷观。然后,等待预料之中的结案。第二,秉公执法,随后孤立无援,最后被钟如策一党得逞。

    徐聘深知钟如策势力不仅盘根前朝,还浸淫后宫。

    露华宫的裕夫人,正是钟如策的次女。

    后宫无后,来日裕夫人若是诞下龙子,这个后位也就稳了。于情于理,若是识时务,徐聘都应该选择前者。再往深一点说,徐聘内心其实是有点恨皇帝陈正新的。先是他爹下令禁止潍国考一事,令他入仕一路风吹雨打,坎坷丛生。

    而后是陈振新私立男宠一事,委实令他心存芥蒂。

    心中尚未作出决断,便有人叩开了他小宅邸那扇不算豪华气派的大门。

    徐聘面有豫色,微微蹙眉,拦住正欲进门入室的那人,沉声问道:“这是何意思?”

    那人咧嘴一笑:“就是明面上的意思,我也就是跑腿挣几个小钱,许大人还请谅解,东西送到了,我也就走了。”

    待人离开后,徐聘将小箱子打开,满满一箱成色十足的雪花银。沉思片刻,他将整箱银子原封不动地塞进了床底下。

    另一位协助审案的监官是礼监的少执,名叫陆岳申。

    审案之前,徐聘都未曾与此人说过半句话,只知道是六年参加国考进入监司的。到了公开审判这日,徐聘早早来到魏理司审讯堂,却没有想到陆岳申居然比自己到得还要早,两人礼仪性相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徐聘于陆岳申身旁坐了下来,食指有一搭无一搭开始敲击着案几,心思却开始活络起来。因为他发现,陆岳申自从看到自己后,脸上的表情明显不自在起来。

    他是钟如策的人?还是他在私下里也接受了钟如策的贿赂,以为自己是皇帝的耳目,所以在紧张?

    半盏茶的时间,陈父也被司吏带了上来。接着陆续到来的还有仁安典行的伙计,打手和掌柜。此时除了孙浩没到外,该来的人都到齐了。

    徐聘坐态端正,面色肃然,细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位瘦弱矮小的老人:侧鬓斑白且凌乱,沟壑纵横的脸颊微微发白,兴许是被酷烈的风吹的,略发紫的双唇皲裂,破旧的衣裳可怜地贴在那副如柴的骨架上……徐聘一时有些不忍,正欲将头别过去,却不想,那陈父的目光突然移了过来,恰好与他打了个对视。徐聘看到了一双绝望,苍老,倔强的眼睛,心头一震,蓦地生出些心虚,正欲将目光与他错开时,那陈父突然哀嚎了一声,登时跪在了徐聘面前,速度之快,令人避之不及。

    “大人……求求你……陈青他很孝顺的,只是一时财迷心窍想要给我这个老不死治病啊……”陈父顿时泣不成声。

    徐聘整个人都处于僵直状态,某一个瞬间,他甚至听见了双膝落地的声音,脑海中不由自主想到了破布麻衣下那双瘦骨嶙峋的腿落在撞上干硬质冷面的场景,双颊顿时觉得如火中烧,一股热气扼住喉间,他有点喘不过气,一时间愣在在原地,呆若木鸡。

    身旁的陆岳申也被陈父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下了一跳,回过神来赶忙为徐聘解围道:“这位老伯……一切话等开堂了再说……”

    陆岳申还还未说完,陈父便已经被司吏拽了起来,一把扯到堂中央,毫不客气地推倒在地,两人伸臂死死按住。

    也就是这时,姗姗来迟的孙浩裹着厚重的貂皮大氅,于堂外不急不缓地走来,打着哈欠准备开审了。

    “堂内禁止喧哗,无知刁民,先打五大板。”孙浩屁股都还没坐热,也不言案情,开口就是这么一句。

    徐聘此时犹在喘气,只觉得头皮发麻,寒冬酷月天,背脊竟然出了汗。尔后,终是心一横,长吸一口气,出声阻止道:“慢着!”

    孙浩微微皱眉,语气中不耐烦很明显:“许少监,你有何异议?”

    徐聘正色道:“棍棒无眼。”

    孙浩看徐聘的目光变得有些意味深长,沉默片刻,冷笑一声,松口道:“审案。”

    徐聘坐回自己的位置,大脑还有点恍惚,内心却很清楚,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他是再也没有退路了。说来奇怪,内心非但不紧张,反而如释重负。

    接下来的一幕很戏剧化,仁安典行的全体人员一口咬定陈青盗窃未遂,心生愤懑,率先动手打了人,并辩解说喊来打手也是纯属误会。至于陈青的死亡,完全属于暴毙而亡。说不准是他之前身有暗疾,恰巧发作,于是丧了命。陈父想利用陈青的死做文章,捞一把银子。

    徐聘闻言,缓缓闭上了眼睛。

    陈父被这无耻的话给激怒了:“口出诳言!颠倒是非!分明是你们欺我儿弱小,将其殴打致死,而今说出这样的话,还是人吗?畜生!畜生啊……”

    孙浩朝司吏递去一个眼神,一旁的司吏立即意会,一手死死按住陈父脖颈,令其侧脸贴地,另一只手粗莽地将布团塞进了陈父口中。

    好一会儿,等到陈父完全脱力,司吏才将手松开,拔出布团。

    孙浩慢条斯理地说:“陈老伯啊,你的状书本官有好好看过,也很同情贵子的遭遇。但是,这里是魏理司,空口无凭,即便是我再想帮你,你得拿出证据来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陈父老泪纵横,那双绝望的眼里满是恨意,嘴里不住地骂道:“狗官……狗官……”

    徐聘喉结动了动,将脸别了过去。

    孙浩脸上甚至带着温和的笑意:“辱骂朝廷官员,罪加一等。”

    徐聘鬼使神差地站起身,冷冷道:“够了!”

    一时间,满堂俱静。

    孙浩真的觉得自己是小看徐聘这个人了,当初听到司监将此人派了过来时他就觉得可笑。早听闻徐聘是皇帝安放在六监的耳目,可是那又如何?若是没有钟如策,当今圣上能不能坐上那张龙椅还说不定呢?连圣上都要顾及方领府面子,徐聘哪儿冒出来的毛头小儿,毛都没长齐,就敢公开叫板?

    徐聘道:“物证,陈青的尸体,仵作可验明死因;至于人证,我相信那日除了陈青肯定还有其他到仁安典行的百姓。”

    “还有。”徐聘顿了顿,目光看向仁安典行的几个伙计,一字一句道:“你们说陈青动手先打人,想来身上留有伤痕,那么,可以给孙掌司看看伤痕吗?”

    徐聘说完这句话,长吐一口气,悬着的心倏地落了地。

    这大概是他自小以来,第一次,如此言谈自若,如此有底气地说话。不等众人做出反应和回答,徐聘又坐回了原位:他已经站不稳了,长袍掩盖下的双腿,正止不住地颤抖。

    众人都以为他有皇帝做靠山,三人成虎,传来传去,居然连他自己都信了。

    真是糊涂又可笑。

    第12章 波澜

    “倒是个可用之人。”洗梧宫内,陈正新将手中的折子轻轻放到几案上,“年纪轻轻,骨头倒是有几分分量。”

    宋霁淡眉疏目,黑发宛如上好的黑绸倾泻而下,遮住了半张脸,他轻声笑了笑,却并不说话。

    陈正新修长的食指绞住他的发丝,不厌其烦地打着旋,轻声道:“阿霁为何不说话?”

    “不敢妄议朝政。”

    陈正新闻言,懒懒地将整个身子倚在宋霁身上,叹了口气:“阿霁,你可是怪我?”

    宋霁温柔地执起陈正新的手,放到唇边触了触:“阿霁内心从不曾怪殿下。”

    陈正新微微一愣,心底淙淙涌出一眼暖泉,反手扣住宋霁的手。

    “我还记得,”陈正新囔囔道:“彼时我还是那个傻气的正哥儿……”

    宋霁温言道:“今时也是。”复又道,“在我心中,你从未变过。”话毕,顺手拿起桌上那本奏疏,略略一看。

    “偏远郡县,能出这样的人,委实不易。”

    陈正新将身子又往宋霁身上蹭了蹭,闭目,皱眉道:“钟如策这老狐狸最近是愈发不安分了,先是阳奉阴违扣了我拨给兵僚的军饷,而后又主张与寇流百越议和,我看他果真是忘记这天下到底谁家的了。”

    “不过,”陈正新冷笑一声:“狐狸露出了狼尾巴,也就好抓了。”

    在六监整理好月末案卷以及相关文牍时,徐聘松了口气。回到家中,陈父出魏理司大门时对他说的话犹在他的耳边回响。

    北风酷烈,老人满是皱纹的脸已经平静了不少,如同破旧风箱般的嗓音轻声问他:“大人,这世界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徐聘默然而立,棱角分明的脸上尽是一片茫然。

    “草民虽然识不得几个大字,但好歹也苟活了几十年,满堂的人,也只有大人的眼神是活的。”陈父说。

    大人是好人。

    我不告了。

    说罢,流下一行清泪。

    徐聘变得更加沉默,目送着陈父远去的身影,内心就如同他房门口那盏风旗,时而不知所向,时而目的明确。

    《宅书屋》om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