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御天下》分卷阅读131

    虽然不知道十八炼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但看着卓渊这神情,楚宁料想应该当不会太差,亦笑问道:“与大庆朝廷军队的武器相比,孰优孰劣?”

    这个卓渊是自己找上门来的,据说曾经在大庆朝廷的考工室里做过工师,后来与工官生了些矛盾,便离开考工室,一路浪迹到了东莱,正好遇到楚宁到处找匠人,他便自荐过来。

    反正卫民军的匠作司是单独规划出来,进出防护得极其严格,如果没有楚宁的亲自批准,这些工匠们都是只能进不能出,连亲眷都是被安置在营内,楚宁也不担心他们有二意。

    “大庆朝的武器材质有很多种,属下就拿当初顾文雄将军的征南大军为例。”毕竟是行家,且又在朝廷里做过事情,说起其中门道来,卓渊如数家珍:“普通士卒,朝廷都是配备的旧兵器,小部份是铜铸,多数都是铁铸。如果是各将军带出来的精锐士卒,基本上都是九炼精铁所铸。”

    “当然,也有部份将领官高职重,舍得花钱,给亲兵佩备的武器能够达到十八炼的水平。”卓渊继续说道:“不过,整个朝廷中,也只有羽林军和虎贲军,大部份都装备了十八炼的武器。”

    楚宁记得自己曾看过的书上说,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炒钢法和冷锻法,却是不知为何,这紧接西汉的大庆朝廷,竟然普遍的装备着铁制的武器盔甲,遂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据属下所知,朝廷考工部里的一些工师是懂得炒钢之法的,但那种炒钢之法比起将主大人所授的灌钢之法而言事倍功半,且炼钢质地时好时极差,出钢后还需用百炼之法折叠锻打,每年最多也只能炼出几千斤,所铸出的武器连羽林和虎贲两军都不够装备。”

    楚宁闻言细想了一遍,倒也明白了其中原因。其实,不论是炒钢法还是灌钢法又或者百炼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排除杂物和提高含碳量,而这个时代的工匠都不怎么识字,只懂得按经验行事,没有详细的数据支撑,每次炒钢的时候成份比例都不一样,所以炼出来的材料含碳量高低不同,性能也就不同。

    而楚宁抄给卓渊的灌钢法,其实与西汉的炒钢法原理差不多,只是更进一步而已,再加上成份比例配合都是现成的,质地自然就好一些,不过,因为现有的财力物力和技术的限制,也仅仅只是达到了如今大庆朝廷考工部的程度,若是要想得到更好的武器,则还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继续改善炼钢之法。

    就楚宁所知道的,除了灌钢法之外,还有转炉炼钢法,而楚宁记得的炼钢配方,除了碳钢之外,还有锰钢等等合金钢的配方,若是用来做铠甲和兵器,锰钢比碳钢又更上一层楼……然而,不管这些东西说起来多么有用,可对于现在的楚宁而言,都还是可望不可级的东西,毕竟,就为了搞这么个灌钢出来,楚宁就已经足足往里面砸了两万多贯钱。

    “卓司总,如你所说,这种方法炼出来的钢铁性能相当于十八炼的水平,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将它的性能提到更高呢?”

    砸了这么多钱进去,本以为能将卫民军的装备水平提高很大一截,最终却没能达到预料的水平,是以,楚宁的心中的喜悦有限。她记得以前有书上说过,在三国的时候,曹操有五把百炼利器,孙权有三把百炼宝刀,刘备更是让蒲元造五千把“七十二炼”宝刀……而她耗费这么多钱财人力,却连刘备的装备都比不上,实在是有些差强人意。

    “回将主的话,依下属看来,假若将主是想铸造三/棱/枪的话,目前的钢质已经完全足够,三/棱/枪最常用的方法是刺或者扎,所以对材质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以现有钢料所铸的三棱刺,完全足够刺穿羽林军的生铁扎甲。”卓渊说道:“而且,现在按将主传授范模法来铸造三/棱/枪和常用的枪头,速度是非常之快的,每一炉钢水大概可以铸炼三百支三棱枪头,或者六七百支常用枪头。”

    “可刀和甲呢?”楚宁问。

    “目前的钢料若是以冷锻法制甲,甲片厚一分,可挡军中强弩。”说着,卓渊将一柄刀递到楚宁身前:“若是铸刀的话,则可用现有的钢料进行人工锻造,这是下属下试制的三十炼刀,大人可以试一试效果。”

    楚宁援援将刀拔了出来,而卓渊也拔出一柄目前卫民军装备的铁质环首刀,横放在楚宁身前,楚宁挥动手臂试了试力道,随后一刀劈下,直斩卓渊手中那柄刀的刃口。

    ‘铮’的一声响,楚宁差点因反弹的力道将刀脱手,不过好在她本来力气都不大,反弹的力道也有限,倒也很快就稳住了身形,随即看向那旧刀。

    旧刀的刃上卷起了一道深深的缺口,至少达到了整个刀面宽度的三分之一,而楚宁手中的新刀,虽然有些卷刃,但磨一磨却仍能继续使用。

    “将主,这柄刀,是属下试制的五十炼刀。”卓渊说着,又将一柄刀递了过来。

    楚宁接过,拔刀出鞘,再次斩向那铁质旧刀,毫无疑问的又暂出了一道深达刀面二分之的豁口,而她手中的这柄新铸刀,并没什么明显损伤,甚至连刃口都没变钝。

    卓渊接过楚宁手中的刀,顺势一刀斜斩,斩中楚宁公事房里挂着的铁扎甲。这是卫民军上次从胶东王府精兵身上收缴的战利品,当时正是这些铁扎甲让卫民军吃了个大亏,却没料想,这盔甲如今却像纸糊一般,约莫一分厚的方形甲片被卓渊从中斩断,若是穿在士卒身上,刀刃怕是直接入肉三分。

    见此,楚宁对这五十炼的刀颇为满意,遂问道:“铸这五十炼的刀费时如何?”

    卓渊道:“以现有的钢质,大抵两个工匠,三天可铸一柄。”

    太慢了,现在整个匠作司的铁匠工不足七十人,也就是说,每三只能够三十余把,而楚宁现在准备扩编到将近两千人,光是铸造这佩刀,就需要六七个月,更别说是还有盔甲、强弩和箭镞要赶制了。

    楚宁曾与霍蕴书同燕凌戈商议过,如果朝廷真要与鲜卑大战,必然将在明年春种后出征,也就是差不多四月份,这对于楚宁而言,根本就来不及把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做出来。

    既然不能强求,楚宁只好妥协,问道:“三十炼的刀费时如何?”

    “大抵两个工匠,每天可铸一柄。”

    如此算来,竟也是不够,楚宁踌躇了半晌,终是咬牙道:“那便全部铸五十炼刀,能铸多少算多少,木府那边神臂弩和八牛弩试制进度如何?”

    “回将主的话,神臂驽和八牛弩的试制颇为不顺利。”卓渊有些惭愧道:“制弩的材料皆属上等,可试制出来的威力皆不如将主所求,我等猜想,可能是里面的机括问题……”

    这是个大难题,在楚宁曾经的那个世界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