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五前同人)[厉承血离]归一(修订中)》分卷阅读38

    陆一教上

    厉岩立于神殿外。

    校场上,半魔分左右列队,依次向队首文书通报名姓、年岁等,自有专人负责记录。

    此乃魔君提议,诚然上行下达,首要依名造册,举凡名姓、来历、性情、亲族等,都要一一记录在册,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初时诸人不解道:此乃人类作为,吾族何以效仿之?

    魔君摇头道:“既有奔走相告者,大抵亲族流落在外,不久纷纷来投,假以时日,此地聚居同族渐多,若有宵小混迹其中,则防不胜防。如此依名造册,彼此知根知底,亦是未雨绸缪。”

    众人了然道:魔君大人言之在理。

    言罢面色各异,赧道:吾族若非避世而居,就是逃避凡人追剿,未有读书识字者,这可如何是好?

    则魔君笑而曰,道:“吾等不过依循凡人法则,却未必擅用人之造字,族中长老多能识得兽族铭文,便利行事就是。”

    诸人点头称是,次日起,于殿外广场列队,依次报上名姓、来历等,并画像一同详加记录,厉岩作为护法,亦能辨识兽语铭文,姜世离遂将此事交付于他,自己则闭关神殿密室中,参详先人遗留图腾。

    此时洛祈年来至身旁,敬告厉岩道:“护法大人,先前几人已尽数离开。”

    厉岩点头道:“他们有云来石,早该离开覆天顶地界了。”

    洛祈年眉心微蹙,摇头道:“如护法所料,那红衣凡人并未即刻离山,只是慢行至山下,方才驾石远去。”

    魔君与红衣青年之间,厉岩不欲多言,何况夏侯瑾轩纵有遗憾,临行前却仍豁达坦然,姜世离因而眉目舒展,难得几分畅怀之意——

    然则半魔却怕节外生枝、多生事端,洛祈年这才自请下山,名曰探查,实为监视,厉岩深知诸人心境,自然由她行事,目下夏侯瑾轩一行去远,也可尽去顾虑,稳定人心。

    厉岩见她使一对双剑,颔首道:“你功夫不错,是跟谁学的?”

    洛祈年身为女性半魔,却是巾帼不让须眉,手下真章、实力非俗,厉岩与她走过几招,亦是大感料外,如此飒爽招式,毫不拖泥带水,非一般习来,又联想她胞弟之事,想来定有高人指点,这才有此一问,洛祈年微微一笑,答道:“来至覆天顶前,我曾受同族救命之恩,与之相处数月,便是他教会我一身功夫。”

    厉岩目中闪过一丝兴味,能教出如此“弟子”,师父定然不简单,当下问道:“哦?既然是同族,又如此有能耐,为何不上山来,与大家同进退?”

    不意洛祈年却是叹惋道:“详情我也不知,只道恩人似有隐衷,不欲多说,当时看他提及覆天顶,分明有期盼之意,其中真心,看来不像作伪。”

    厉岩料不到有此作答,蹙眉道:“这么看来,他是知道‘覆天顶’的……”

    洛祈年亦是神色不定,几度变换,才道:“我也是投奔到此,才知覆天顶上有此渊源,只不知恩人究竟是何来路……”

    厉岩沉思片晌,问道:“后来如何?”

    洛祈年神似怀恋,叹道:“我与恩人不久便分开,此后再未见过。弟弟年幼时曾说将来长大要去寻恩人,却不想——哎……”

    言道胞弟,复又伤情,厉岩原非多事之人,此时亦感凄然,垂目道:“……有‘他’在,就不会再让这样的事发生——”

    言罢一顿,望向广场同族,握拳道:“我也是。”

    洛祈年展颜道:“自然,我们相信魔君大人……护法大人,也是。”

    女魔举目四下,遥指一处队列,道:“若非魔君大人有此思量,我竟不知还有妖族同在……以后有了名册,也更方便我们卫队巡视。”

    覆天顶,一如其名,乃一山之岭,而此山峰峦叠嶂、绵延百里不止,地势广袤、崎岖坎坷,虽则炽焰灼烈、鸟兽绝迹,却有煞气业障无数,常人不敢深入,千百年来安于一隅,亦是一番“世外之园”。

    日前蚩尤冢一战,魔君醒觉、暴发蚩尤之力,使得地动山摇、石冢垮塌,石碑并炎舞一同消失无踪,魔气开始逸散,半魔一时惶恐,魔君却道:“大家不必如此惊惶,此山魔气历久不散,存留煞气近千年之久,即便覆天顶如此,其他山脉或可居住,目下且派卫队前往探查,寻一处容身之所。”

    之所以提及造册一事,业因迁徙或是势在必行,而覆天顶外,尚有山腰与腹地两处有族群聚居,但因山势陡峭,多年来未能紧密联系,若能依据名册往来传信,但有不测,亦可防范未然,早作警醒。

    再者,虽则魔君为半魔共主,此时此地、也不过初来乍到,对同族来历、有何能耐,实力如何一概不知,若要尽快将一切尽在掌握,此不失为一法。

    厉岩随侍魔君身侧,看他雷厉风行、果敢行事,且能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不难看到姜承身影——

    作为一派执掌,欧阳英曾对姜承寄予厚望,若姜承当真是人,莫管萧长风如何嫉恨,以姜承为人与实力,终有一日将负起折剑重责,厉岩深信姜承定能做到最好——

    但,欧阳英放弃了姜承。

    为了欧阳世家,将姜承……弃之如敝。

    厉岩哀其不幸,反之又庆幸不已。

    无论如何,姜世离作为魔君也好、魔族也罢,他的心,总是归于同族的,而半魔,永不会辜负、背弃他!

    此时,一护卫来报道:“护法大人!”

    厉岩闻声道:“什么事?”

    护卫禀道:“这是连默长老整理好的名册,说是尽快交给你,其他的这几天大伙也会加紧,恐怕要魔君大人再等一等。”

    厉岩收下名册,翻看几页,点头道:“辛苦你们了。”

    护卫躬身道:“那我就先回去了。”

    厉岩颔首,听洛祈年道:“那我也告退了,时间不早,一会儿还要带队巡查。”

    言罢与那护卫一同退下。

    厉岩翻看名册,上书半魔名姓、年岁,是否会武、如何上山,亲族与家眷何在,有否擅长等,的确巨细无遗,厉岩将其一一过滤,很快筛选出数名半魔——

    此时广场传来呼声道:“晌午到了,魔君大人体谅大家,剩下的等日头下山再说!”

    有落在队后半魔,耳闻呼声,这便自行离开——

    半魔虽则强横,却不过与人较之,覆天顶赤地百里、久未逢甘露,如此之众聚集一处,确是炽热难耐,姜世离体恤族人,言道造册一事,不必急在一时,还需保重身体,只是诸人感念魔君,自行来投罢了,姜世离见状,无奈道:“如此,时刻不过晌午,其余只待落日再说。”

    魔君令下,自然未敢不从,上行下达,已能窥见一角。

    之于姜世离行事,厉岩历来感佩,过去只道姜承铁骨铮铮、是条好汉,若非长在人中,羁绊太深,又何以平添苦楚,如今姜承既成“魔君”——

    姜世离其人,更让厉岩自甘屈膝、臣服,奉其为主。

    厉岩回到屋中,此正神殿外、向由同族看护先人居所,当日厉岩奉魔君为主,受封护法,族人亦是拥戴道:“厉岩大人作为魔君大人的护法,就应该居住此地!”

    此种拥护,厉岩消受不过,然则话到嘴边,却听魔君道:“……若你为护法一日,这便是你欲行之事。”

    厉岩想到当日神殿内,屈膝顿首、继而宣誓效忠。

    他曾道:若你为魔君一日,我便奉你为主,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原来如此。

    他与半魔将姜世离推向神坛,自成魔君时起,受万人之敬仰,亦是向天之祭祀。

    同样,护法依然。

    若为同族,厉岩欣然允诺,从此——

    魔君之护法居于此,与君主同生死、共进退。

    厉岩放下名册,案上摆放一张图纸,绘有覆天顶、并周围山体地势,魔气与业障逸散境况等,此正洛祈年与一众护卫连日勘查所得——

    另寻容身之所,说来简单,实则波折险阻,间有状况百出。

    魔气逸散,时快时慢,究竟是何原因,会否与石碑消失有关,谁亦不能断言;何况迁往另座山脉,亦是难以治本,魔气总有耗竭之日,届时半魔如何;若仅止一二族群,还可由魔君、护法一并护卫,但目下看来,间有妖族藏身山上,冀望魔君庇佑——

    自古妖魔同属,魔君乃蚩尤之后,焉能坐视不理。

    是以厉岩还需加紧。

    尽快梳理半魔习性,善加诱导分工,例如机敏聪慧者,列入巡山岗哨,若有一二拳脚功夫,则编入卫队,辅佐洛祈年等勘查事务等——

    厉岩近日寻到不少半魔猎手,若论单个实力,俱是好手,捕得一手好猎物,不比盘晓差,而论彼此协作,或是半魔身处窘迫、止于躲藏,是以难以协调,难于捕捉大型猎物,长此以往、山中伙食仍是吃紧。

    幸而厉岩善于此道。

    他自幼长在山林,于寻踪匿迹、捕食狩猎十分在行,后来遇到半魔同族,相处数月,渐渐通晓如何协力围捕,当下依据个人习性,罗列技巧,授以通力协作与陷阱布防,众人听他教导,无不拍手称好、跃跃欲试,厉岩又从中选出几人,俱个青壮有力、通晓拳脚功夫,带到魔君身前,姜世离观之,点头道:“目下伙食吃紧,全赖诸位同族,日后加以改观时,便可列入祈年卫队。”

    厉岩便将诸人带到校场前,加以指点,魔君在旁观看,亦不时点拨一二,半魔眼见魔君与护法器重,更是发奋勤苦,如此三四日,招式盘带已是大为改观,魔君目中闪过一丝欣悦——

    忆苦思甜。

    如此四字,恍然闪过厉岩脑海,逼得他趔趄一步,竟是五味杂陈。

    岂不知魔君着眼此时,思忆无非还是千峰岭上、姜承初来寨中,如何指点冯云孙山;想到诸人一同战魔兽、救同族;姜承告诉兄弟们,如何出拳才可行之有效、又不会伤及同伴,或是左右夹攻,怎样脱出重围——

    他出身世家,见多识广,不仅武艺了得,对列阵布防亦不遑多让,让兄弟们大开眼界……

    而今千峰岭不再,厉岩惟有将自己习得的,与姜承曾经一并教下的,留给覆天顶的同族们,纵然甘之如饴,但思及曾有过往,犹是不时刺痛。

    厉岩轻吐一气,摇头收整心绪,边折起图纸,带给魔君过目,心中暗暗告诫,道:“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可……再耽于过往!”

    言罢跨出屋外,向神殿行去。

    魔君一连数日皆在密室内。

    第一日时,厉岩曾与魔君一同下到暗道,在连默并数位长老引领下,来至暗道底一处石室,本以为石室内除铭文外其貌不扬,不想竟有奇异之处——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