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避难之家园》分卷阅读55

    “可以推测一下,主要是抽查一些典型人家的情况。我们就是想知道他们现在的饮食情况,还有他们手里的粮食能自给多久,我们这边的仓储也好做计划。”邵文柏说,“我担心,我们对那俩基地的救援会一直持续。我估算过,他们那边的温室产出不能完全养活基地的人。”

    村委们开会时讨论过,政府要管的地方太多,对灾民的救济未必能及时,而且国家的储粮也有限。大家的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就先把那俩基地救济过来再说,总不能眼看着人在那边挨饿。

    “那我们把一些人接过来不就好了,省得你们一趟趟送去还耗费燃料。”年越说。

    “接过来的事我们也想过,只是这时候我们的温室还在兴建,周边的山林地要治理,河里要派人清理,人手有点不足。这事就等政府那边的意思,我们这里先做好准备。我得确保我们村子能良性运转,才会有余力帮助别人。”邵文柏对他解释。

    村委们有一个最后的退路设想,就是哪天能源供应危急了,就把所有的村民都聚居在村委楼或学校里,到时候村里只需要给几座大楼集中供暖就好,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能源。这步措施他们至今没采取,是因为事情没有到那个危急的地步。这年头缺水,人不能像以前一样常洗澡洗衣物被褥,一大群人聚居在一起容易传染疾病。大岗村的水不是十分紧缺,但这两年村里有些身体病弱的人因为重病抗不过去世了,所以村委顾虑着这个原因,没敢实行这个政策。

    他们倒是听到外面有些地方是这么做的,据说生病的人很多,病毒互相交叉传染,好些人就因病去世了。村医院的医治能力有限,药品也有限,聚居是一步险棋,不到万一的地步村委们都不想这么干。村委讨论商议,就算能源紧缺,到了不得不聚居的时候,最好是村民们都上了练功班,学了十年功,把身体锻炼得健康一些之后。

    如果政府需要大岗村这边接收灾民,村委们就计划让灾民们先聚居在村里的几座大楼里,预计那里能容纳一万以上的人数。村委这边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让灾民们的生活和卫生条件得到保证。

    目前看那俩兄弟基地因为救援及时,还能正常运转,要是哪天他们有需要了,村委决定到时再采取下一步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了五月份,天空更亮了些,气温进一步回暖,竟然达到15c,河里的水流量增大了很多,化验的人一检测,欣喜地发现这水经过水厂处理,不太适合喝但适合洗东西。水电站能正常发电,太阳能发电机可以蓄热能光能发一点电,村里的供电量顿时提升起来,水厂立马全力开工,加大各家各户的供水量。

    村里各户人家,终于可以把家里积攒多年的脏被褥拆拆洗洗了,还有很多过冬的衣物,也可以洗洗晾晾了。这时外面的空气不适合晾晒衣物,但他们可以晾晒在阁楼,搬出空调或抽湿机调节一下室内的湿度。

    年越家除了邵老爷子外个个都是壮劳力,加上有林伯和黎婶的帮忙,晾洗被子和衣服这些活没几天就完成了。收起来的时候,他们还往柜子里增添了新的竹炭包和樟脑粉包。

    晚上年越收阁楼的衣物,闻了闻上面淡淡的阳光味道,真想感动得流泪。有多少年了,这片地区大部分时候是灰沉沉的,太阳总是躲在浓浓的雾霾之上,只有很少的机会,能看到天空稍有点阳光,更别说闻到阳光的味道。

    现在村里的人终于等来阳光,还看到四周的山上植物比往年茂盛,种下的小树苗都成功活下来,竹子在下过几场雨后节节拔高,山上有好多地方形成了竹林。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些竹子和野草,都是他们以后冬天生活的部分能源保证。

    村委们看到满山的绿色,松下一口气,开会的时候都多了几份轻快之色。有人说:“一年之中,有几个月像这样的好天气,我们也满足了。”

    岂料这口气他们还是松得太早。

    第46章 春汛

    没等村委开完会,政府打来了紧急电话,说各地要警惕突如其来的汛潮。

    华国大片地区今年气温较往年回暖得快,温度也高很多,于是山川河道的冰开始快速消融,上游的水量一天比一天猛增,下游就形成了汛潮。要命的是,天空又开始下起了雨,还时不时有雷闪电。现在空气里的火山灰颗粒减少了,这闪电就没再像以前一样形成巨大的闪电网,但一道道劈下来又粗又长,让人看得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老天爷给收了。

    村子河道里的水现在不止是用多来形容了,而一浪高过一浪地翻滚而下,水流非常急,还夹带着大量泥石浆奔腾而下,人站在堤坝旁,都能从脚下的颤抖感觉到那股汹涌的巨大力量。

    村委赶紧组织人将仓库里建房子剩下的沙子用蛇皮袋装好,一袋袋垒到堤坝两旁。堤坝和水电站离河的水位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堤坝两旁的空地大多都建上了温室,村委怕泥石浆越来越多形成泥石流,涌上堤坝冲毁了这些房子。

    沙袋不够用了就组织人上山捡石头,用蛇皮袋麻布袋装好后,用推车一车车人力拉下来,将沙墙一层层地垒高加厚,直到堤坝两边筑起了两道高高厚厚的防洪墙。全村人领任务的没领任务的,都紧急加入了这场抢险运动。

    河堤坝两旁的温室已经种上了粮食作物,要是被冲毁了,他们的心血白费不说,还糟蹋粮食和建材。外面很多地方开始缺粮了,这些粮食作物绝不能被毁坏。

    水电站和桥上的人穿着救生衣在上面打捞河里泥石浆水的石头,几个人用鱼网撒下去再合力拖上来,另外的人赶紧将里面的石头清理出来装袋拉走,直接垒到堤坝两旁。军队那边是冒雨派人赶到河道边的村子和乡镇上,一一通知邻村的人要警惕泥石流,同时帮忙他们打捞河里的石头。如果不及时清除掉水中的石块,容易造成河道堵塞淤积,更不利于上游的河泥疏通,迟早会把这边的河床抬高,要是形成地上河,将后患无穷。

    医院里派了人在堤坝两边建了几个简易房,在里面置上几口大锅,熬上浓浓的草药汁让劳动的人们喝,避免他们感冒得病,这时候外面的温度只有十几度,还是很阴凉的。

    村里的人日夜守了几天河堤坝,才把这场春汛给盼停。等河里的水流稳定下来后,村民们就驾着小船上下巡游,清理河里的淤泥。河岸两边的高墙他们没敢撤,怕以后还会有凶猛的汛潮,就姑且留着,只开了个口子方便人们上岸或下河。

    没等人们清理几天河道,天空开始刮起狂风,风级很高还持续了很长时间,一天一夜都没散,常常伴有大雨,人根本没法出门。有人说这天气类似沿海的台风天气。

    “咱村离海那么远,这要是台风天气,那沿海城市岂不是很严重?”另外的人问。

    “有可能,不过严重也不怕,那片地区根本没住人。”

    大风将山上的树苗和竹子吹倒了,有些连根拔起,等风过后村委又得组织人将它们一一扶正或重新栽种。只有草类植物,顽强地贴伏在地上,等风一过,没几天又挺立起来。

    终于等到雨过风停时,乡镇政府和俩兄弟基地同时向大岗村告急,请求帮忙疏散分流部分灾民,以免造成大规模瘟疫爆发。

    俩兄弟基地说,基地里聚居的人太多,有很多身体弱的人病倒,传染了更多的人,医生快治不过来了,要是不及时分流,恐怕会有更大的疫情发生。乡镇政府那边也是,因为连续风雨天气的影响,又陆续接收不少灾民,很多人淋雨着凉病倒了。乡镇政府这边希望这几个山里的村子帮忙着接收一些灾民,好让人住得散一点,避免更多的人被传染。大岗村跟邻村几个村商量一下后,决定邻村就负责接收乡镇政府的人,大岗村去接收俩兄弟基地的人。

    村委通过广播通知村民们接收灾民的安排,还说要是村民们在那俩兄弟基地有亲朋在,他们又愿意接回来在家住的话,村里可以帮忙把人接回来,以后就纳入村民管理,一样可以干活挣工分。

    村民们对接收灾民没有意见,有些人还想着要是有熟识的人流落在那俩基地,他们就接回来在家住。村委派了直升飞机去那俩基地商议接收灾民的事,顺便拿了他们的居民名单回来,让村里的人可以在电脑里搜寻认识的亲朋。红石火山爆发前人们在亲朋中互相留了户口号和身份证号,据说等以后躲过灾难,方便大家重新联络回来。村民们纷纷排队去村委楼搜索人名,要是有想接过来的人家,就把名单交给村委,村里的人去俩兄弟基地接灾民时,顺便把人捎回来。

    年越问邵文柏:“要不要把那边的亲人安排回村子里住?”他记得那俩兄弟基地除了他和邵文柏的亲人,还有不少邵家族人。

    “不用。咱俩家的亲人和族人在那边都是有房子有温室的,当初建造的时候是比照咱们村的模式。这回我们帮他们分流了一些灾民,那俩基地就能正常运转过来,日子会好过很多,就没必要这时候往村里挤了。回来没有房子没有温室分,反而不自主。再说了,要是那边有什么困难,我们也能紧急支援的。”邵文柏说。

    年越想了想,觉得也对。村里有些人家储粮不多了,可因为温室在种着土豆玉米类高产的作物,所以对缺粮这个问题,就不显得着急焦虑。就是年越认识的好些土豪家庭,家里储粮多工分多,还是年年忙着种温室,种出来了自家吃不上,就拿去超市换工分。说来大家都是为了防止坐吃山空。温室现在相当于村民们手中的田地,有了可以源源不断生产粮食的田地,他们心里才觉得有保障。

    村里的有些人联络上那边的亲朋,俩兄弟基地有房子的人家听说在大岗村是聚居,或安排进亲友家住,他们就不愿意回来了。

    本来照村委之前估算,村委楼和学校这两座大楼,一家家安置下来,是可以容纳一万五千人的,但去拿名单的人回来说那里聚居的人太多,已经爆发小规模的瘟疫,最好每个避难基地能疏散一万人。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