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古穿今》分卷阅读3

    “爹!”林易出声打断,不然不知这两只酸儒要互相恭维道何时了。苏明杰似乎才意识到旁边来人了,捋着胡须,睨了他一眼,“你来了!”继而又转过身去向陌生男子介绍,“许贤弟,这就是我的三子,名讳‘博艺’。”说着向林易使了个眼色,“还不快过来见过先生!”

    林易赶紧上前向那许先生拱了拱手:“弟子苏博艺见过先生!”说实在的,他现在不到一米的个子,再加上长得肉呼呼的,穿上衣服后就像一个肉团,偏偏还要学着大人作揖,那样子怎么看怎么滑稽,好在林易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样子,不然他一定做不到像现在这样平静。苏明杰和许先生似乎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没有半点异样。

    许先生看上去二十七八不到三十的样子,却偏偏要留了两撇八字胡,方巾束发,一副文人士子的白长袍,附庸风雅的执了柄折扇,两眼在他身上转来转去的让他心里发毛,那眼神,怎么那么像在打量货物。

    “稚子顽劣,就交给贤弟教导了,愚兄不求他通晓古今,至少知道些做人的道理,他若有行止失当之处,贤弟尽管训诫便是,不必顾忌我!”说着有种转过来对林易到,“许先生文江学海,德才兼备,给你当启蒙先生已是屈才,既已进学,今后就要好好听先生的话,莫要再像之前那般,为父衙门还有事,你就留下来听先生的教导吧!”

    话说,他怎么觉得知府老爹这话话里有话啊!什么叫‘不必顾忌我’、‘不求他通晓古今’,强调这个不是就是让你看着办的意思?显然许先生也听出来了,神色间也改了一开始的傲然。看来知府老爹虽看着严厉了些,还是很爱孩子的,一开始和许先生谈文论道看来也是为了考究他的学问,若是没有真材实料的或许现在就已经被轰出去了,亏得他还以为是他文人病又犯了。

    林易见苏明杰在看着他赶紧表态道:“儿子一定谨遵先生教诲,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待到苏明杰走了之后。

    许先生右手执扇,左手点在八字胡上:“可曾读过书?”

    “回先生,未曾,只识得些许字。”林易面上一片恭敬,心里却是另一种想法,何止读过,还读了十几年,只是来到这里又成了文盲罢了。

    “可有习字?”许先生又问。

    “日前父亲大人曾让学生临过几帖。”

    “嗯!”许先生手点着八字胡,微微颔首,“你自去写几个字拿来我看看!”

    “苏砚,准备笔墨!”林易朝候在外间的小书童吩咐道,说完才发觉原来不知不觉他也能将指使人的事做得这么自然了。

    想到这里,不由有些恐慌,人是会被环境同化的,不知什么时候,他就会真正融入这个社会、这个时代,届时,他曾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会被完全消除,转而生成与这个时代相应思想观念。那他十几年来奉为宗旨的科学、思想又有何意义?当他的境界、觉悟退回到和千年前的古人一个级别时,他曾在现代的生活痕迹是不是就完全消逝了?这样一来,他在现代的二十年还有什么意义,会不会有人记得他,有什么能证明这个世界曾存在过林易这个人?他在这个时代生老病死后,现代的自己又会如何?他的灵魂既已来到了宋朝,现代的自己是什么状态,昏迷还是已经死了,又或者也有另一个幽魂占据了他的**?如果是那样,那人会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

    来到这里三年,林易第一次想到这些事,他似乎陷入一个死胡同,如同魔怔,神思不属。

    “……公子!”

    “啊!”林易被耳边的声音吓了一跳,心思回转才发现苏砚不知何时已经将他要的纸笔都铺陈好了。

    “公子,您没事吧?”苏砚见林易神色不对,关切地问道 ,林易却没那么多心思去理会他,只迷迷糊糊的执了笔写了几个字,落笔后林易又是一怔。

    “庄生晓梦迷蝴蝶…”许先生显然没料到林易会写这么一句话,诧异道,“你竟已习了唐诗了?”

    “庄生梦蝶? ”林易低声呢喃,又感觉这典故着实符合他现在的心境,待反应过来许先生文他的话时忙回道,“未曾 ,此句只是在父亲书房中偶然见过。”

    “竟是这样!”许先生又摸起了他那标志性的八字胡,仔细观摩起林易的字来。只林易见他在看了自己的字后神色有些奇怪,不知是又出了什么问题,却见他试探性地问,“三公子临的是谁的帖子?”

    “回先生,是东坡居士苏大家的帖子。”林易答完却见他的脸色更古怪了,迟疑的开口,“先生,可是有什么不妥?”

    “无事。”许先生整肃了脸色,一派为人师表地模样,“以你三岁稚龄,写的字能有如此风骨,已是超出同龄者许多,只是力道稍欠,行文拘泥,日后多加练习,改正过来就是了。”顿了顿,又道,“你以前既未读过什么书,明日就从《千字文》和《百家姓》开始研习好了。”

    启蒙不都是用《三字经》的吗?林易有些奇怪怎么不是用那本书。

    “《三字经》是何经书?”许先生剑眉微蹙,疑惑地朝他问道,林易才发觉自己竟然把心中的想法给说出来了。

    糟了!莫非现在还没有《三字经》?

    林易见许先生一副不解地看着他,验证了心内猜测。《三字经》这么普遍的书籍许先生都不知道那就只能说明《三字经》还没出世了。

    “是学生想岔了,一时口误。”可是,宋朝的经典不就是这个吗?难不成现在还是北宋?

    这晚,林易收到了来古代后的第一本书--《千字文》,而到古代上学后的第一次作业竟然是背诵《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天啊,杀了他吧!

    第5章 变法

    林易端坐在书桌前,面前立着一本书,眼睛却是闭着的。这技术还是他当年读书的时候练出来的,老师们还当他有多认真地听课呢,殊不知他早就找周公幽会去了。

    窗外绿影摇曳,鸟语花香,徐徐清风拂面,再惬意不过了。如果没有小书童来打搅,那就更好了。

    “公子 !”苏砚一声低呼,神色紧张,“快别睡了,夫人往这边来了!”

    “夫人?”

    林易一听,心神一凛,即刻正襟危坐,清了清嗓子,高声朗诵。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苏夫人道门口时林易仍假装看不到,直到苏夫人走到里间,他才状似惊讶地起身:“娘,您怎么来了?”

    苏夫人掩嘴轻笑:“好了,别再装了,你那点小把戏娘还不知道?我又不是你爹,用不着弄这些来糊弄我。”

    林易一点没有被拆穿的尴尬,一副狗腿地道:“娘您火眼金睛,什么鬼怪在您面前都会现形,儿子哪敢糊弄您?真的是适才小憩了会儿,刚刚醒来,正要温习先生留下的功课呢,您就来了。”

    苏夫人似笑非笑:“真没有让苏砚守在门口?”

    “真没有!”林易一本正经的回答,反正他是打定注意死不承认的。

    “既然我儿如此用功,娘就不打扰你了,本来娘还特地帮你向先生告了假,想着明日让你陪娘到铁佛寺拜祭一下,如此,娘只好自己去了。”苏夫人斜睨着他,不怀好意地道。

    林易一噎,忙扯了苏夫人的袖子:“娘!孔圣贤也曾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可见读书是不可一味用功的,再者,娘既已告了假,明日又怎好再劳烦先生,明日儿子就陪娘好了,读书哪有娘来的重要。”

    苏夫人笑的花枝乱颤,点了点林易的额头:“你啊!大道理能说出一堆来,可见读书也有不好的,让你专门学会了这些来诓娘来了。”

    “哪儿的话!”林易摇着苏夫人的袖子一副娇憨,“儿子自进学后就没能好好陪过娘亲,难得有时间和娘一块,儿子自然高兴了。”

    苏夫人虽知他的话不尽真实,不过也确实说到了她心坎里,也就没再逗他了。

    终于,林易迎来了他读书半年来的第一个不是因为节日的假日。

    他现在算是有些理解贾宝玉为什么不喜欢读书了,这根本不是人干的活。他敢说,在现代就是高三学生也没有那么重的课业,不熟悉到倒背如流都不算是学会,而且还是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更何况还有知府老爹时不时的抽查,他感觉现在自己就跟贾宝玉似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他当成心肝的祖母在身边,倒是有一个把他当宝的娘亲,可是他那古代娘亲对知府老爹是不敢违抗的,更何况还是读书这种大事,就是她自己也是希望儿子将来能为官出仕的,又怎么会阻了儿子的前程?不仅如此,还每天糕点茶水的备着,生怕他饿着了误了读书大业。他现在只读了半年的书,却感觉像是读了十几年一样,如果能回到现代,他估计可以转去汉语言文学一类的专业了。

    当初怎么不穿成女的呢?

    不过真成了那样恐怕就是琴棋书画、女红厨艺了!现在好歹这个时代对男的没有太多约束,要真成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女子,,一生都在后宅渡过,一辈子围着一个男人转,再差点的和一堆小妾通房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真要那样,他会崩溃的。

    所以,男儿身就男儿身吧,虽然他有一颗女儿心。

    寒来暑往,一转眼,这已经是林易来到宋朝的第六年了。

    这六年里,他总算弄清所处的时代了。

    说是宋朝,又不是宋朝。这个宋朝既是历史上的宋朝,又不是历史上的宋朝。当初意识到这事时,他好长一段时间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记忆出现错乱了。因为他明明记得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最后是失败的,至今他仍能背出那一段历史:

    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信: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宋哲宗上位后--“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

    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对王安石极尽毁谤之能事,谓为“古今第一小人”。

    李贽评价:“(王)安石欲益反损,使(宋)神宗大有为之志,反成纷更不振之弊。此胡为者哉?是非生财之罪,(乃)不知所以生财之罪也!”

    最严厉的指控是:“王安石的变法葬送了奄奄一息的北宋王朝”。

    ……

    这所有的一切无不表明了熙宁变法的结果。

    现在,却有人告诉他: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荆公所开水利,不可悉数,惠及万民。”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荆公之才,无人能及尔。”

    ……

    真真是错综复杂,无法理解!

    以前上学学宋代历史背的最多、考的最多的就是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启示’,现在竟然有人跟他说王安石变法成功了!不仅成功了,而且还改变了历史走向。

    新旧党争王安石一派大获全胜。

    宋哲宗不仅没有英年早逝,而且还生下了一堆儿子。

    书画大家宋徽宗没有了。

    北宋到现在还没灭亡,靖康之变什么的连影子都不见了 。

    ……

    林易花了三年时间,总算是理顺了这件事。现在他所处的时代是后世历史上所不存在的,类似于历史的另一个分支。真要细究的话或许可以写成这样一个论题:假如王安石变法成功了,宋朝会如何发展?

    《御宅屋》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