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传奇导演》第739章 评委们都有需求(求订阅,票票)

    2月20日,很平常的一天。
    纽斯曼-伯德在路上买份黄油面包当早餐,很快便赶到了工作地点——巴黎市区的一家多影厅影院,隶属于卡托卡连锁院线。
    是的,他是这里的售票员,负责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的白班,工资不算多,但纽斯曼还算满意。
    上班之后,纽斯曼照照镜子,脸上扯出一个职业的笑。
    不多时,影厅陆续出现了一些观众。
    纽斯曼立马说道:“上午好,请问我可以提供什么帮助?”
    最前面的顾客看起来是个年轻的男生,可能是在上学,高中或者大学,也可能没读书了,不太能按照面貌分辨。
    因为丫是个黑人。
    年轻的黑人男子抬头看了看海报栏的宣传海报,又看了看售票窗口旁边的滚动荧屏,上面有各影厅的排片时段。
    仔细看了会,他才询问道:“今天上午只有一场《无法触碰》吗?”
    纽斯曼微笑的回道:“是的,十点半左右二号影厅,你是想看这部吗?可以提前购票。”——反正下一场就是了。
    “嗯,帮我选张中间位置的。”
    搞定这个,下一位更是直接,“十点半的《无法触碰》,两张票,靠中间位置。”
    再然后,又是要看《无法触碰》的。
    一连卖出十几张票,纽斯曼有些懵逼。
    他没关注昨天的报纸,不然他肯定就知道了。
    他现在疑惑的是这电影虽然票房不错,但其实已经过时了,排片份额,一天也就两场,更别提新片选择很多,观众为什么要看一部放映了很久的老电影?
    但顾客想看哪部,当然不是他决定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售票员,推荐没问题,解惑没问题,甚至他可以把每部院线作品的优缺点简单谈谈,比如什么题材、会有什么,演员是谁......可付钱的依旧是顾客。
    现在这种情况,放在一个月前还能见到,可此时就有些让人意外了。
    临到电影开始,950人的影厅,竟然卖出去422张票,简直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一回事?
    ......
    无人能解答纽斯曼-伯德的疑惑。
    如果他自己能懂的话。
    自从这电影有摸到甚至超越法国电影市场的榜首作品《泰坦尼克号》,不少已经看过一遍的观众又有重新购票支持的动力。
    用一个比较让内地观众熟悉的节奏,那就是《战狼2》。
    那部电影也是中期下滑之后突然一波回暖,击沉《美人鱼》、破了《泰坦尼克号》的观影人次,登顶内地第一。
    但,这股子风潮还需要时间慢慢展现。
    ......
    洛杉矶,伯班克萤火虫大楼。
    办公室里。
    莱曼有些好笑的关注近期的媒体风向。
    奥斯卡临近后,有关大奖的讨论声音就没断过,且越演越烈。
    各大报纸、各大网络论坛,无数路人被这样的消息吸引,从而加入到讨论之中。
    无他,今年的奥斯卡之争实在太激烈了,再者,闲着也是闲着,聊聊有趣、有争议的话题不是正好?
    再加上各大公关团队暗中造势,一时间,显得颇为热闹。
    而最能体现这种热闹的,就是各种猜测、助威、抹黑、造谣。
    比如——
    知道么,听说马丁-斯科塞斯被内定最佳导演了。
    啊?
    很正常啊,奥斯卡评委这是开眼了吗,早八百年就该给了。
    《无间道风云》拍得很好啊,小李子能不能拿个影帝啊。
    就他?人当年不是说不参加奥斯卡吗?
    年少轻狂吗,那么小心眼干嘛。
    很悬,他在里面的表演中规中矩的,没什么亮点。
    嗯嗯,这么一说也是了......
    其实,我挺想看到莱曼-拉斯特拿一个最佳导演的。
    你也喜欢他吗?我也是。他的电影每部我都看了,最喜欢他拍得《坏家伙》,最后的黑化反转简直了,当然《老无所依》也不差,那个变态杀手安东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不可能。奥斯卡最喜欢讲资历了,那群老家伙,怎么可能会让他拿奖,再等个十年还差不多。
    也是,多少优秀导演都是几经提名都得不到导演小金人的,莱曼导演好像才提名两次吧,加上这一次就三次了。
    这么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不管了,马丁老爷子和他,谁拿最佳导演我都觉得行,都是优秀的导演......
    那最佳女主会是谁啊?
    海伦-米伦吧,她演得《女王》可太有气势了。
    凯特-温丝莱特也不错,《身为人母》虽然剧情很无聊,但她演得很好,我觉得也有希望,剩下两位比起来还是差了些。
    ......
    观众聊观众的,媒体聊媒体的。
    比起群众的胡乱猜想或者各凭心意颁奖,媒体的报道显然极有消息来源。
    比如国家评论协会奖的最佳影片钟情《硫磺岛家书》、广播影评人协会奖颁给了《无间道风云》,旧金山协会却青睐《老无所依》......
    再加上其他各路人马纷纷表露倾向,且都是能对奥斯卡评选起到作用的。
    更有甚者,黑人名宿们又抱团跳出来,说今年的奥斯卡排挤黑人,如何如何云云,不给一个说法过不去。
    奥斯卡组委会一贯会装死,当然不理,外面闹得越大,关注度才越高吗。
    君不见,这么几日,有关奥斯卡的讨论天天上热搜。
    关键是美国观众还就爱这个调调,没点谣言八卦或者黑幕操手,那还是奥斯卡吗?
    大家都习惯了。
    什么最水影后、最水的奥斯卡年,不都是观众评出来的?
    怎么评,看奥斯卡评委的骚操作啊。
    似是而非的消息越多,这水就被搅得越混,而且有一些还真很有可信度。
    像内定奥斯卡导演什么的,肯定不可能,但内部讨论中,确确实实倾向于给一个大奖给马丁-斯科塞斯,人也不容易,再不带着一起玩,这不影响团结吗,人家背后也是聚集了许多资本滴。
    与此同时,利亚姆率领的临时公关小队和科波拉家族联手,积极争取选票。
    他们才不搞什么以势压人,也不管媒体声音有多洪亮,反正抓住选票才是王道。
    你看哈维公关奥斯卡,是用媒体公关的吗?
    不,人家只是放对手的黑料,从不过多的自我吹捧,因为奥斯卡里有一些评委脑子不正常,越是呼声高的,越是不给,怎么样都不给。
    美名其曰是支持多样选择,审美不能单一。
    这个理由强大的谁也不能反驳。
    但可能他们想的只是显得自己独特一些,颇有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感觉。
    总之,有些人喜欢折腾,那就随他们的意思呗。
    况且,这一次萤火虫是有备而来,可不会轻易的陪跑了。
    面子里子都给了,规矩也遵守了,还有强力外援、内部帮手,怎么看都不会空手而归。
    奥斯卡是一门生意,但绝不能是一门独家生意。
    这一点,有识之士还是很多的。
    越是了解奥斯卡的运转规则,越是能清楚的感知到这些。
    就像是米拉麦克斯最强势的那几年,他们都不能垄断颁奖,因为组委会也不想看到一个凌驾于奥斯卡之上的推手。
    换句话说,有默契的配合可以,反正都是各分好处,但别想着再往上前进,一小步都不行。
    直到最后,米拉麦克斯惹得天怒人怨,果断就被放弃了。
    至始至终,有谁想过没有奥斯卡圈内评委或者犹太裔的帮扶,哈维真的能被冠上“奥斯卡第一公关”?
    隐藏在那之下的,是许多人默许的利益链。
    毕竟,公关是要花钱的,学院也需要经费维持日常的享受或者支出,这都需要有人主动的给他们送钞票?
    怎么主动,给个示范案例不就好了。
    妙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