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再起》第213章 战术战法(2)

    把这些人呛的啊!是啊,一个国家的军队既怕国家战略、建军思路上有错。但更怕内部的思路太多不统一、军规军纪执行不了。

    军令就是军令,心底再不满也必需去无条件的想法执行好,否则大家玩个毛啊。

    干脆直接选择投子认输、还不用日后去大量死人。

    剔除了军队内部,部分的刺头军官等,皇储鲁道夫这个武装力量总监的将令、得以顺利的进行有序实施。

    为此更是将如何快速修建,相对完备、坚固的野战防御工事,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课题在研究。

    要知道奥匈帝国,周边的强国林立啊!带来的巨大防御压力,让任何军方高层和政府高层都不能忽视。

    欧洲宪兵俄国的大量彪悍灰色牲口、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德国,列强国家意大利、奥斯曼帝国等,就理论上根本没一个好对付的。

    而修建、不断完善永备防御工事,需要的资金量实在太大,否则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固定炮兵靶子。

    除非常重要的地区、关键节点外,不可能去大量的进行修建,那奥匈帝国四周漫长的边境线准备怎么办呢

    只能用相对坚固、有效的野战防御工事,作为强力的补充,协助永备防御工事进行防守。

    同时也可防止对方骑兵等快速部队的渗透、骚扰、打后勤补给线等战术、战法。

    皇储鲁道夫与张祥多次讨论、推演后,心中逐渐得出一个结论:

    “数年后的欧洲大国、强国之间的战争,必将是一场由铁丝网、堑壕、机枪大炮为主体,其他手段为辅的残酷消耗战争。”

    “在铁丝网、堑壕、机枪、大炮、地雷等的严密封锁下,为了突破堑壕防御的主动进攻一方,将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同时对于专心的防守一方,兵员损失方面将有着巨大的优势。”

    因此如何去打好堑壕战,规避自身的人员、财产损失,然后大量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就成为了总参谋部,为之探讨和总结的主要课题了。

    从快速挖掘、修建简易的战壕、防炮洞、单兵掩体等等,最终形成了无数个小课题。

    为此从最基础的工具铁锹、镐头等,都成为了研究改进的重要内容之一。

    涉及面非常的广,更涵盖了诸多的行业领域。

    比如医学,大量士兵有可能在防炮洞中,被大炮巨大的威力直接震死、震伤,所以怎么蹲、坐,嘴该怎么张,从而避免不受伤、活下来。

    更别提那些永备工事的修建问题了,机枪碉堡、重炮堡垒、弹药库、粮库、水源、物资输送轨道、电力发电及线路供电等等。

    简直就是从各类基础材料学开始,然后到力学、建筑学、医学方面等应用,进行深度的探讨和研究总结。

    结果越研究,大家心里反而越没底,问题越整理却越多,同时也把总参谋部,差点弄成了个学校及研究所。

    每天总有讨论不完的各种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如不是保密的需要,他们真的想直接丢给那些军校去研究总结。

    两块海外州广袤的疆域、具体采用什么战术、战法,大家直接先暂时不考虑了,实在是本土这块就忙不过来。

    幸好皇储鲁道夫根本不急,让他们自己去深度发挥、探讨,否则总参谋部高层,就更得头疼了。

    但皇储这个武装力量总监,也偶尔会心血来潮给他们找找问题,提出更多的、有难度的问题。

    比如:

    “敌方的一些重炮,利用夜色悄悄的进行前移,瞄着堑壕打两发就跑怎么办”

    “夜晚敌人大部队,悄悄的爬到阵地边缘,剪开铁丝网发起夜袭,或天刚刚放亮,在炮兵的辅助下、发起大规模突袭怎么办”

    “敌方在某一段防线,大量使用重炮、装甲车辆、骑兵部队,强行集中突袭怎么办”

    然后问题越来越刁钻:

    “敌人使用狙击手,专打一线巡逻兵、哨兵和前线军官,打完就撤怎么办”

    “敌人在堑壕争夺战时,大规模使用霰弹枪、手枪、火焰喷射器等,怎么办”

    “敌人集中优势炮兵,重点对一段堑壕,进行彻底摧毁,然后大兵团拼着损失惨重,沿着缺口蜂拥而入怎么办”

    最后就是:

    “敌人步炮协同作战、骑炮协同作战、装甲车辆与大炮,协同作战怎么办”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