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鬼市》第134章 神霄符箓

    徐慎之接过酒坛,拍掉了坛口的泥封。

    “咱们兄弟说说话。”莫云星坐到地上,双手抱着酒坛往口中灌了一口酒,由于灌得有些急,洒出来不少。

    徐慎之坐到了莫云星身边,仰头饮了口酒,“莫大哥,你什么时候走”

    “再看吧,”莫云星摇了摇头,“应该就这几日了。”

    徐慎之仰头灌酒,莫云星要离开在他的意料之中。

    “听我一句劝,早些离去。”莫云星扭头看了他一眼,随后抱起酒坛再灌。

    “嗯。”徐慎之点头,他也没打算长待下去,只是为了履行曾经答应林灵素的事,才来汴京的。

    不过,林灵素已经收他为徒,在重视这份师徒情分的同时,徐慎之对当初应下来的事也更为上心。

    见他点头应是,莫云星没有再说什么,提着酒坛继续往下灌酒。

    夜里风寒,酒水可以活络血液,暖暖身子骨。

    喝得兴起,徐慎之从包袱里取出了林灵素留下的符盒,从中取出符笔和符纸,莫云星见状笑道:“你这会儿画什么符”

    “不是画符。”徐慎之笑了笑,提笔蘸上朱砂,在符纸上将踏雪无痕的要意快速写下,整整写了十张符纸,随即递给了莫云星。

    莫云星接过符纸,逐一打量过后,递还给了徐慎之,面色凝重道:“这是你们神行宗的真传武学,我能不要。”

    “莫大哥,拿着吧,还记得我当初吃你一粒回春丹吗那东西效果神异,兄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几张破纸你收着。”徐慎之将符笔放归符盒,摇头未接符纸。

    当初遇到莫云星的时候,莫云星赠了他一枚回春丹,其药效十分显著,让他短时间恢复了身上的伤势。

    徐慎之并不清楚回春丹的价值,但从效果上来判断,那东西应该价值不菲,莫云星身上应该也不多。

    莫云星踌躇不决,徐慎之见他如此,仰头灌下一口酒水。

    莫云星终究将那十张符纸折叠起来放进了怀中,又拿出一个小木盒递了过来,“带上这个,有用得着的时候。”

    徐慎之侧目打量了一眼,没有伸手去接,这个小木盒的样式,跟莫云星当初送他的那枚回春丹是同样小木盒承装的,里面应该也是一枚回春丹。

    “让你拿着你就拿着,”莫云星将小木盒塞到了他手中,“我身上还有。”

    徐慎之笑着将小木盒塞回他怀中,回春丹是疗伤圣药,几乎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这种东西莫云星身上肯定不多。

    “你若是不要,我就扔了。”莫云星变了脸色,加重了语气。

    见莫云星语气加重,徐慎之再未推辞,接过了小木盒。

    莫云星是说一不二的脾气,如果他再不要,他会真的扔了。

    徐慎之将小木盒放入了怀中,莫云星常年在外漂泊,若非此次汴京发生重大变故,要见他一面很是难得,这枚回春丹徐慎之打算留着作为纪念。

    捱过了一夜,城外的金军并没有动静,徐慎之精神疲惫,背上林灵素的遗蜕,进入内城寻到一处人去屋空的院落进去休息。

    院落不大,里面值钱的东西都被主人搬走了,只剩下了几间空空如也的房舍和几床旧棉被。

    徐慎之将林灵素的遗蜕放到一间房舍中的炕上,他自己到另外一间房舍的炕上躺下,拉过被子盖到身上,不消片刻就睡了过去。

    当他醒来之后,已经是傍晚了,再去城墙上打探情况,金军依旧没有什么动作,但公输长风、张伯愈等各大门派的弟子已经离开了,莫云星和莫云飞兄弟二人,还有陆家三兄弟还在,还有那些身负重伤的武人还在。

    莫云天自始至终不曾露面,他所住的悦来客栈位于外城,外城被破,莫云天乘乱逃走的可能很大。

    茅山的二位高功道人不曾离去,不过他们和大多数武者一样,面带倦意。

    与莫云星寒暄了几句,徐慎之再次回返那处无人居住的房舍,白天睡得够了,此时毫无困意,便解开了包袱,取出了林灵素留给他的三册《神霄天坛玉书》翻阅。

    神霄派以修习雷法为主,雷法强调内丹修行,积蓄大量灵气,以符篆咒法为用。雷法修习大成,可以呼风唤雨、降妖除魔。

    神霄派修行讲究天人感应,认为人是天地的缩影,人体各部分与天地相符相应,其头像天,足像地,四肢像四季,五脏配五行,以人的精神感悟阴阳至理,沟通天地大道,然后顺天行事,替天行道。

    说是这么说,但是不是顺天而行就不一定了,神霄派的奠基人是掌门王文卿和林灵素,王文卿乃是真武大帝座下甲子神将转世,林灵素天资聪颖,他们师兄弟得上界仙人传授雷法之道,是整个人间对于雷法领悟最深的两个人,但林灵素在召请雷部神将灭杀那些异类魂魄时牵连数千无辜百姓,本身就是有伤天和,逆天而行之举,不然也不会折光了寿数。

    林灵素在驾鹤前对他说,“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这是《清静经》中的一句话,林灵素之所以告诉他这句话,是希望他日后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能够清神静心,不要一味独断专行,逆天而为,否则会步了他的后尘。

    &nbs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