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鬼市》第59章 清微真人

    徐慎之全天练功,陆瑛睡醒已是傍晚,此时赶路是不可能了,二人吃过了晚饭,陆瑛又继续睡,徐慎之多打了几趟拳才睡下。

    第二天天亮,徐慎之去备足了干粮清水,又去买了几套衣服带上,收拾妥当,二人继续出发。

    江都县离茅山已经不远了,徐慎之计算时间,顶多再有半个月就能赶到。

    而金人第二次南下的时间也越来越近,该来的总会来,只要路上别生变故,他就能在受箓之后重新北上,赶到汴京。

    二人日夜兼程,一路上并不讲究,陆瑛知道徐慎之着急,途中也未有再耍大小姐脾气,也渐渐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

    十多天后,二人抵达江宁府句容县。

    徐慎之百感交集,茅山便在句容境内,后世的他是茅山弟子,现在再次到得茅山,令他心生回家的感觉,离茅山越来越近,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到了句容,徐慎之虽然急切,但还是耐着性子,找家客栈歇息一晚。

    十多天长途奔波,他和陆瑛有些累了,如今已至句容,他怀揣着激动,十分激动。

    二人至一家客栈内,徐慎之要了酒菜,二人饮食过后,回房休息。

    到了次日,徐慎之早早起来,陆瑛还在睡,他去敲门,叫醒了陆瑛。

    “这都已经到茅山了,你着什么急啊”陆瑛洗漱之后,不满地嘟囔道。

    徐慎之道:“你知道对我而言,到了茅山意味着什么吗”

    陆瑛懒洋洋地摇头。

    徐慎之激动道:“回家!我又回来了!”

    陆瑛打起了精神,徐慎之用了一个“又”字,引起了她的注意,“你以前来过茅山”

    徐慎之意识到说漏了嘴,连忙换个情绪稳定的腔调,“不曾来过。”

    陆瑛白了他一眼,不再问他。

    二人用过茶点,再次上路,一路上陆瑛仔细观察徐慎之,他虽然强装镇定,但还是无法掩饰眼神中流露出的那份喜悦与激动。

    她渐渐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徐慎之了,他身上似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行了一日,到达茅山脚下,徐慎之忍不住仰天长啸,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你莫不是疯了吧”陆瑛朝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

    徐慎之讪讪一笑,站在山脚下,细看茅山全景。

    茅山是道门上清派的发源地,被称为“上清宗坛”。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美誉。

    此时的茅山与后世差别不是很大,但宫、观、殿、宇各种建筑,却与后世茅山差别显著。

    后世的茅山,在太平天国时期就遭兵燹之灾,后来日军侵华时期,又被鬼子毁坏九成以上的建筑,新中国成立之后,“文革”时期,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而此时的茅山,却是未遭破坏,宫殿林立,有二三百处,房屋数千,磅礴大气。

    茅山有九峰、十九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美景。势山不高却极其秀雅,水泉不深却甚是澄清。

    细看那山,山林滴翠,草木芬芳,绿树成荫,葱茏一片,山间薄雾轻纱,夕阳映照如画。

    如此茅山,才是真正的“上清宗坛”,才能担得起“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

    历朝历代,曾有多数道行高深之人在此结庐修行。

    怀揣着激动,徐慎之沿着山间大路上山,此处灵气充沛,无尘世之喧闹,徐慎之深吸一口气,便感到气息顺畅,心旷神怡。

    徐慎之走得不快,贪婪的吞吐着茅山新鲜的空气。

    陆瑛虽非道门弟子,但也沉醉于这优雅的环境之中,跟着徐慎之身后缓步而行。

    从前她只知道武林中有“二家五宗”,身为其一的陆家的小姐,陆瑛自小便因生于武林世家而自豪,直至今日看到茅山,才发现以前有些坐井观天了,茅山的建筑远比陆家气派,且山势秀美灵动,灵气充沛,远远超过莫陆两家。

    二人上山之后,便有一个知客道人前来引路,道声:“善人慈悲。”

    徐慎之作揖还礼,先去功德殿献了几十两香火钱,随后被知客道人带着四处观摩。

    茅山此时不算太过兴旺,门中有几百名弟子,但建筑繁多,有各种宫殿,供奉各路仙家,其中以三清祖师为最,其次便是四御。

    茅山道鼻祖为三茅真君,因此,在三清四御之下,所供奉的便是三茅真君了。

    知客道人能说会道,吐沫横飞,向徐慎之讲述各种神仙典故,以及历史上曾经在茅山修行得道高人有哪些。

    徐慎之对他说的那些典故都有所了解,但没有他记得那么清楚,也没有他那么能说。

    知客道人说得兴起,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徐慎之有正事要做,便打断了他,“道长,在下来此,实有要事。”

    “善人有何要事”知客道人不明所以。

    徐慎之道:“在下此次前来,是为了传度入门。”

    虽然明知道这个知客道人只是个跑腿的,但徐慎之还是说了出来,毕竟他对现在的茅山了解并不多,不知道掌门是谁,门中有多少授箓弟子。

    “这样啊,这个简单,善人可以找门中一位师长,请求拜入门下。”

    “劳烦道长引荐则个。”徐慎之向他做礼,用的是标准的道门稽首礼,放下双手的时候,将一锭白银塞进了知客道人手里。

    “好说,好说。”知客道人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隙,道:“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