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信仰》第一百五十七章 中日文学恳谈会(二)

    1940.1.7.

    下午三点。东京市政府,迎宾馆。

    就在中国的上海上演着青帮上下和睦的龙头大戏的时候,在日本的首都东京,一场所谓的“中日文学恳谈会”正在聚光灯下举行,二十余名来自中日两国的“文学家”,在日本东京迎宾馆主楼的台阶上,照了一张合影,日本的各大媒体集体出动,聚光灯闪耀,镁粉爆燃-------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样的高级别外交会议呢。

    侯东来西装革履,打扮的气宇非凡,他脸上带着谦和的微笑,站在队伍最后排,来参加这场本来和他八竿子打不着的汉奸文人大会,拍摄一张只能带给他耻辱的照片,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让他的形象更像汉奸,而且是那种最不要脸的铁杆汉奸,对他今后的潜伏情报工作,是最好的掩护。

    日本记者在照相机轰炸之后,开始发问了:“请问介壳市长,您为什么会组织这一场中日文学大会”

    介壳市长是东京都的市长,是一个五十余岁的“聪明绝顶”的中年男人,他微笑道:“这位记者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您的问题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实际上,并不是我,也不是东京都市政府‘组织’了这一次大会,而是中日双方文化界的朋友,众望所归,心有戚戚,东京市政府,只不过在里面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简单说吧,我们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着日本和中国友谊的桥梁!!”

    掌声雷动,侯东来连忙向旁边的一个中国人询问着什么,那人含笑,轻声向他解释------一句一句的翻译给他听。

    介壳市长继续说道:“各位记者先生,虽然东京都市政府是这次活动的效劳者,但我要向各位披露的是,本次活动,没有动用一分钱的公帑,都是由中日双方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财团自愿捐献的-------这份对世界和平共存共荣的热情,就是我们实现日华共存共荣睦邻友好的兄弟之国的最好保证!!”

    掌声雷动,侯东来却笑了,这是典型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日本政府在竭力撇清关系,显示此次活动,是由中日两国的民间“和平人士”“自发”组织的,没有任何官方背景-------更能显出所谓的“和平友好运动”“深入人心”。

    侯东来心中暗笑: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总是要自作聪明呢-------会场是由日本宪兵负责警戒,日本特高课的特工来回游走,外务省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这他妈的也叫什么“双方自愿召开的民间大会”!

    接下来,轮到中国方面的代表讲话了,侯东来看了此人一眼,却认得此人,而且不久的将来,还要与这个人合作,此人正是文坛上风头正劲的著名文人刘兰

    成------据说又是一个“徐志摩式”的人物,风流潇洒,身边的红颜知己,不知有多少。

    他的花边新闻,只怕比他的正经作品,更要深入人心呢。

    刘兰成已经四十余岁,中等身材,身体强健,戴着金丝眼镜,穿着高级西装,领带上,挂着一个纯金的领带夹,左手上的大钻戒,手腕上的金表,一丝不乱的头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什么商行的老总呢------不过本质上也真是这样,做汉奸,就是在做生意,只不过比起那些寻常买卖来,这种买卖的投资比较特殊罢了------他们投资的,是自己的一条命。

    刘兰成清了清嗓子,轻轻走近麦克风,用流利的日语笑道:“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很高兴与大家见面:鄙人刘兰成,只是个中国文坛的无名小卒,正因为是个小字辈,所以被众位前辈派出来讲两句,讲的好与不好,都请大家热情鼓掌,否则,我回去要被前辈们打屁股的(笑声,鼓掌声,甚至还有欢呼声-------侯东来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实在很会吸引人,明明是平凡无奇的一个笑话,经他的嘴一说,偏偏能够逗笑那些挑剔的日本记者------从某种角度讲,他简直就是汪精卫的徒弟,真的,两人演讲的风格太相像了,连习惯动作都一样)。刘某认为,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中日友谊,又将产生新的成果------我们的睦邻友好,又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面;我们作为文人墨客,自然应当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中日和平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此次会议,正是要向世界发出最明确的声音:任何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的愚昧之徒,都不能阻止中日友好的滚滚潮流!!-------谢谢大家!”

    极为热烈的掌声,很多日本记者,都激动的鼓掌,连自己的记录本掉在地上都不管不顾了------侯东来心中好笑,这些日本人听到几句恭维就激动成这个样子,如此冲动,想要实现他们征服世界的美梦-------恐怕实在太幼稚了些吧!

    ----------------------------------------------------------------------------------------------------------------------------------------------------------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