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第二百一十章 小官大吏

    琅州,瑁梁府衙。

    “……这倒不是我‘多礼’,”宋圣哲笑眯眯道,“不过是‘中元节’的一份节礼罢了,请周大人务必收下。”

    周胤绪笑了笑,“即便是‘节礼’,宋大人也不该今日送来,”他作势点了点桌上的那方礼盒,“‘节礼’不应‘节’,可不是‘多礼’了么”

    宋圣哲笑道,“可明日周大人必不得空,我有心应‘节’,却怕周大人无心收‘礼’呢。”

    周胤绪抿嘴笑了起来,“几日没与宋大人闲聊,宋大人还是那么伶牙俐齿,”他顿了顿,道,“但明日府衙众官必得赴府宴拜谒范大人,我再不得闲,却总不会逃了府衙节宴罢。”

    宋圣哲抬起袖子掩口笑道,“自然,自然,逃了府衙节宴,可是要罚俸的。”他说着,又放下袖子,“可周大人毕竟不是那吃俸禄的九品小官,因此,我以防万一,早早送了这份节礼来,免得错过了明日,便更不应‘节’了。”

    周胤绪伸手抚了一下礼盒,“宋大人这话可错了,”他微笑道,“依我看,这越小的官,越是不吃俸禄,比之你我,更是自在逍遥。”

    宋圣哲淡笑着摇了下头,“错了,错了,官是越大越好,吏是越小越好,官与吏不能混为一谈。”

    周胤绪一怔,随即笑着应和道,“啊,宋大人是在说我‘做小官,为大吏’。”

    宋圣哲亦笑道,“对,‘小官大吏’,于国而言是‘小官’,以州而论是‘大吏’,所谓‘地方大员’,也不过如此而已。”

    周胤绪又是一怔,转而垂下眼帘,动手拆起了礼盒外层系的红绳,“宋大人难得牢骚。”

    宋圣哲看着周胤绪拆礼盒,“牢骚之于‘腹诽’,总还是牢骚更坦荡些。”

    周胤绪笑了笑,没答宋圣哲的话,手上动作不停,三下五除二地打开了礼盒,接着就是一愣,“这是……”

    宋圣哲接口道,“大食国的蔷薇水。”

    周胤绪慢慢拿起盒中的琉璃缶,“虽说琅州的香卖得比定襄便宜些,但蔷薇水为五代与宋时的朝贡珍品,昔年周世宗时,占城国王释利因德漫遣其臣萧诃散等来贡方物,中有琉璃装蔷薇水,统共才得十五瓶。”

    宋圣哲笑道,“前人尝赋其诗云:‘气韵更如沉水润,风流不带海岚昏’,周大人不妨一试。”

    周胤绪抚了抚缶上密封的蜡,将手上的琉璃瓶轻轻放回了盒中,“我不敢试。”

    宋圣哲也不着急,似早料到一般笑道,“此物虽较旁的香更贵一些,但并不如五代与宋时那般珍重,周大人但试无妨。”

    周胤绪抬眼笑道,“贵重与否自然无妨,”他伸手盖上了礼盒,“我不敢试,是因这蔷薇水香气实在郁烈,即使盖以密封,此香却犹透彻以闻数十步外,这般馨香,合该作了闺阁女子妆奁具中尤物才是,所谓‘月转花枝清影疏,露花浓处滴真珠’,如此香品,正堪其用。”

    宋圣哲眯了眯眼,“周大人莫不是怕我效仿昔年唐太宗‘以财试吏’而‘陷人以罪’”

    周胤绪摆了摆手,笑道,“非也,非也,”他伸手轻轻推了一下礼盒,“只是我听闻,大食蔷薇水素作‘洒衣之用’,凡鲜华之衣以此水洒之,则不黦而复郁烈之香,连经数十日不歇,我现下身着官服,即使我有心用之,却如何能试”

    宋圣哲笑了一下,“周大人既不以蔷薇水为贵,试之又何妨”

    周胤绪浅笑道,“宋大人虽不欲效仿唐太宗,但他人未尝不有裴世矩之行,若是旁人以此问及于我,岂不是平白污了宋大人的好意”

    宋圣哲抿了一下唇,又笑道,“好,周大人不试也罢,且收下就是了。”

    周胤绪抚了抚礼盒的盒盖,“收礼容易回礼难,我既收下此物,又能以何物回馈宋大人呢”

    宋圣哲道,“节礼而已,不值一提。”

    周胤绪道,“此礼不薄,又经宋大人这般郑而重之地送来了,如何能说是‘不值’呢”

    宋圣哲眯起了眼,又听周胤绪道,“且又逢抚台将来地方巡访,若是我收下了此礼,即使宋大人‘不提’,我自己遇见了抚台,总还是要谨慎‘一提’的。”

    宋圣哲道,“此次抚台来访,多逡巡于地方军中,周大人轻易可遇不着呢。”

    周胤绪低眉笑道,“这可……不一定了。”他顿了顿,又抬眼道,“那从前的上邶州经略使,许是也这样想的罢。”

    宋圣哲的神情微动,“或许罢。”他拍了拍袖子,“周大人若不想收此节礼,我拿回便是。”

    周胤绪道,“宋大人送‘礼’,一向应‘节’,我若不收,着实是拂了宋大人的一番美意。”周胤绪说着,拾起桌上的红绳将礼盒按原样系好,“不过这大食蔷薇水却是‘多礼’,实在是不像宋大人的……”

    宋圣哲蓦地站了起来,伸手拿过周胤绪桌上的礼盒,用行动打断了周胤绪未说出口的话。

    周胤绪见状,只是笑笑,不再多言此事,转而扯开话题道,“说起来,宋大人这两日倒比先前显得清闲些。”

    宋圣哲看了周胤绪一眼,低头将周胤绪方才系好的红绳解开,又整整齐齐地重新扎了起来,“是啊,圣上节惜民力,中止征役,我和范大人不必下乡,自然多专于府中事了。”

    周胤绪“哦”了一声,顿了顿,似有感叹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之言,终身诵之可也。”

    宋圣哲将扎好的礼盒放在了一旁,笑道,“这是宋代‘圣相’李文靖之感言。”他浅笑道,“由周大人诵来,倒别有一番意味。”

    周胤绪道,“为何”

    宋圣哲又笑了一下,“据说李文靖与诸弟友爱,暇日相对宴饮时,聊谈多为清言,未尝及朝政,亦未尝问家事,堪为‘兄友弟恭’之表率,”宋圣哲这回的笑有些意味深长,“周大人引李文靖之言,自然是希图效仿其兄弟友爱之举罢。”

    周胤绪一怔,随即笑道,“是啊,我倒愿意效仿李文靖,作个‘无口匏’。”

    宋圣哲笑了起来,“既如此,周大人将来,是必‘于人上’了。”

    周胤绪亦回笑道,“宋大人谬赞了,我若‘于人上’,是必不能抑使宋大人‘在人下’的。”

    宋圣哲哈哈一笑,“周大人还说我伶牙俐齿,依我看,周大人才最是口齿利落呢。”

    周胤绪淡笑道,“是啊,因此,我是断断学不了李文靖了。”

    ——————

    ——————

    1官员节日不拜谒上司要罚俸是宋朝法律

    苏轼刚拿下制科考试的时候,在凤翔做判官,顶头上司陈希亮总是针对他。一次一个县吏喊了苏轼一声苏贤良,当着苏轼的面,就被陈希亮拉出去打屁股,有时候苏轼去拜访,陈希亮就故意不见他。还有一次中元节,苏轼因为和陈希亮怄气没去知府厅拜谒,就被罚了八斤铜。

    陈希亮,字公弼,天资刚正人也。嘉佑中,知凤翔府。东坡初擢制科,签书判官事,吏呼苏贤良。公弼怒曰:“府判官何贤良也”杖其吏不顾,或谒入不得见。故东坡《客次假寐》诗:“虽无性命忧,且复忍斯须。”又《九日独不预府宴登真兴寺阁》诗“忆弟恨如云不散,望乡心似雨难开。”其不堪如此。又《东坡诗案》云:任凤翔府签判日,为中元节不过知府厅,罚铜八斤,亦公弼案也。(《河南邵氏闻见后录》)

    2“大食国蔷薇水”

    《新五代史》:占城,在西南海上。其地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