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辽东攻略》第五十四章 徐光启借粮

    “徐大人说了,你们吃过饭之后,将被朝廷征用,不管男女老少,就在附近修路,条件是每天管饱。”一个锦衣卫大声的给那些灾民反复的宣讲修路的事情。

    那些灾民一听,一个个都高兴起来,这时别说修路,就是卖命他们都干,更别提以后还天天管饱,这日子还有什么说的,他们感到十分幸运,能在大旱的灾情下,得到这样的机会,真的很不容易,毕竟能活下来了。

    所以,锦衣卫的这番话,逐渐的让这群灾民情绪稳定下来,锦衣卫说什么,他们绝对不会反对,反倒呵斥一些不懂事的人,赶紧守规矩。

    由于徐光启提前做得好,这群多达一千人的灾民,都安静的坐在地上,等待施粥。

    徐光启站在树阴下,见后面的灾民已经零零星星,这才暗暗喘了口气,要是再多,只怕车队的这点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几天。

    这粮食是送出去了,这后面该怎么办毕竟后续的赈灾粮还要许多时日,徐光启虽然暂时稳定住那些灾民,可是问题也找上门了,这可是个无底洞,多少粮食都不够填的。

    徐光启思索一阵,也只有在地方上打主意了,这些灾民没粮食,可那些地主有啊,想到这里,徐光启叫来几个锦衣卫,让他们护送自己到附近的土堡看看,能不能向那些地主借点粮食。

    谁知徐光启一连走了几个土堡,人家连门都不让进,那些站在土堡上的家丁,手里拿着弓箭,只是推脱这家主人不在,借粮食必须等主人回来再说。

    徐光启见此,那里还不知道,他们在自己报出官位之后,都回话说主人不在,是在推脱,一句话,就是不想借粮。

    这里不行,那本官只有拿出官威,给我打出仪仗,本官要去县城借粮,徐光启也是没有办法,这才摆出尚书的官架子,到县城去。

    这样一来,徐光启反倒顺畅起来,这是山西的一个县城,叫永和县,那里的县令听到赈灾钦差到了,不由吓了一跳,徐光启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礼部尚书兼钦差大臣,这可是难得高官啊。

    得了消息的县令,穿了官服一路跑出城门,亲自迎接徐光启,一见面就叩首,徐光启由于官服在身,自然接受他的大礼。

    永和县令一番客套之后,自然要打听徐光启的来意,徐光启也不啰嗦,直接就问永和县令借粮食。

    永和县令听了,立马愁眉苦脸起来,回道;“不是本官不想借粮食,而是本县也是灾荒连连,虽然没有延川那边严重,可也是岌岌可危。”

    “本官也不给你啰嗦,你给县城的大户下令,凡是现在给本官借粮的,借一斤,本官还一斤半,如有折扣,本官愿用头顶的乌纱帽担保。”徐光启也是着急,连乌纱帽的话都说出来了。

    永和县令见此,也不敢再推脱了,连忙唯唯诺诺的应承下来,表示立马去办,等他到了县衙,安排徐光启住下之后,转身就露出了笑脸,这半斤是不是又可以落到本官的腰包里了。

    徐光启不知道永和县令心里的龌龊,要是知道,一定会叫来县城的大户,直接给他们讲怎么回事。

    可惜现在的徐光启需要永和县令的支持,也就好睁只眼闭只眼,由他去了。

    再说朱由检这天早朝之后,匆匆赶到工厂,有锦衣卫送来徐光启的工作日志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