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长存》第九十四章:治理黄河,千秋功业

    来自后世的刘陔也是清楚黄河数次改道的历史和原因。

    在后世西方,很多西方学者对为什么古代中国每面都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治理黄河和大运河就非常不解。

    哪怕在一个海运已经相当发达的明代,朝廷依然会花大价钱治理水患,保漕运。

    其实一开始刘陔也不明白,但是当你了解到黄河多次改道的历史后,你就会明白的。

    这就是地缘政治决定的。

    而现在东汉所处的黄河河道,往后有八百年的稳定历史,而且没有淤泥,没有河沙,河床也不高,如果这个时候想办法进行预防治理,那是否可以提前预防八百年后的黄河改道呢。

    于是刘陔立刻传令荀彧,辛评,辛毗,张昭,刘晔五人南下黎阳。

    五人接报后,虽然一头雾水,但是也不敢怠慢,立刻交接手中事后,便南下黎阳。

    见五人到达,刘陔也找来了荀攸,李儒等人一起商议。

    见众人坐定刘陔立刻说道。

    “将诸公叫来,孤心也不安也,不过孤却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与诸位商议”

    刘陔说完,顿了顿,而众人则抬头,细细听着。

    “诸位也看到了,孤所规划的北运河南起黎阳北至蓟县长千余里,宽五里,需要动用各种工匠百姓上十万人,用时十年时间才能建成,孤所观看黎阳运河南段时,突然想起一件事,此事与大河有关”

    刘陔顿了顿,接着说。

    “大河西起青藏,东流入海,前后上万里,而且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华夏文明和华夏民族,乃我们母亲河也,然自上古至今已经两次改道,虽现在稳定,但谁也不敢保证,大河会不会再次改道,故为了预防,孤打算现在治理大河,以防未来”

    刘陔说完,看着众人,众人面面相觑。

    “禀主公,可是这大河并未泛滥,何须治理,而且大河现在河流稳定,估计短期内不会泛滥成灾,如此何须花费钱财人力前去治理呢”

    荀彧开口问道。

    而刘陔看了看众人,似乎众人皆是这种想法。

    “文若之言,不无道理,然就如之前孤所以勿遗子孙忧,我们现在治理大河,正是要为未来考虑,是现在看来大河估计不会泛滥,但是几年后呢,几十年后呢,上百年后呢,上千年后呢,所以孤治理大河便是为我等子孙计,为我等民族计,为我大汉千秋计,所谓千年计划便是如此”【¥ ……最快更新】

    刘陔说完,再次扫向众人。

    “主公所虑,是不是太远了点,而且为了成百上千年后可能出现的泛滥而今时今日每面花费数亿,甚至数十亿来治理,是不是太浪费了”

    张昭起来说道。

    张昭掌管司农寺,除去田亩赋税外,还掌管钱粮支出。

    在刘陔的设定下,司农寺便是管国家粮库,田地,农业和畜牧业税收多少和钱粮支出的。

    收税有专门的税部,而户部也只剩下户籍和百姓的管理。

    所以张昭基本就是刘陔的大管家,所以钱粮支出,都要经过他手。

    “数十亿,恐怕不止吧,孤算过,如果要想彻底杜绝大河泛滥和改道,那么从荥阳开始直至渤海皆要修建大堤,两岸种植树木,同时派人清淤和泥沙,除此之外,大河上游也要植树固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严令禁止乱砍乱伐,同时还要派人寻找大河源头,从源头开始保护,所如此每年花费在大河之上的便有近十亿钱,前后估计需要三十年,便是近三百亿钱,加上之后的维护保养,也需要上亿,如此用百年的时间来治理大河,总共需要上千亿的钱”

    刘陔说完,众人立刻起来反对道。

    “主公不可啊,我等现在每年各项收入也就近百亿,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每年结余也只有几亿,若还要治理大河,那我们财政必然背上沉重的包袱,最后我们自己都会奔溃的啊”

    李儒立刻起来说道。

    “正是,主公,属下填掌司农,负责钱粮支出,这每年关于道路,运河,城市,百姓安置,教育,医疗的投入已经有数十亿之多了,若是再开治理大河,那我等未来又该如何”

    张昭也反对道。

    “主公三思啊,现在我等四州钱粮税收,就算加上各种商业收入也不过百亿规模而且还是收入收成好的时候,若是平时,一年能有六十到八十亿钱就已经很不错”

    戏忠也站起说道。

    于是众人皆纷纷反对。

    刘陔没有想到自己打算提前治理大河,会遇到这样的阻力,所有的人皆反对。

    戏忠所说没错,现在刘陔的年收入最少也在六十亿钱以上,不仅是博兴商社,还有税收和东四郡,东北的金银铜等资源的运输。

    不过即便如此,刘陔手下也没有多少富裕。

    刘陔一直秉承的就是有钱就花,留着干嘛。

    而且刘陔所用钱的地方,都是国计民生上了,所以众臣并没有过多的反对。

    但是这次,几乎一致反对,似乎事先商量好了的。

    这也让刘陔大为吃惊。

    现在这些人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精英了,可是在事先没有商议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