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主之无敌战神》二卷190章 嘉年华吟诗会

    李秀宁和李琇蜜姐妹俩同住辅兴坊,只隔了坊内一条街。辅兴坊里宫城很近,紧挨着宫城的西面。李三娘和李琇蜜几乎是天天见面,有事没事她们两也要聚在一块说会话。

    却说李三娘就携同观音婢一道来到李琇蜜府上,将吟诗会的想法跟李琇蜜说了,她高兴的跳了起来,大呼善哉善哉。这些日子,她“被”坐月子,闷得慌,就想出门走一走。

    李渊听了李三娘和李琇蜜的提议,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他这段时间以来也一直在心里盘算着,拿下大兴城仅仅是帝业的第一步,但迟早天下归李,到那时候,文可安邦的相才就比武能定国的将才更为重要了,虽然以后一定不愁没有贤才良相来辅政,但毕竟李家的天下还得由李家自己人来做庄。事实上,自己从晋阳起兵到现在坐在大兴城皇宫的宝座上,不就是靠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吗

    李渊很清楚,打打杀杀,顶多能够创业,但却不能守业,他觉得有必要提醒儿女们,文武双全才是真本事,而且“文武双全”中“文”显然还排在“武”之前,“文”用大脑、用智;“武”用四肢、用力。大脑指挥四肢,孰重孰轻,显而易见。

    大郎李建成那边,他不担忧,他从小到大都喜好读书,而且偏好帝王之道、驭人之术,这正是新朝所需之才;

    二郎李世民那里现在似乎也无需过分操心,因为他已经注意到,二郎近一年来开始,一有时间就静心读书,说真的,这还多亏了儿媳观音婢,二郎现在喜欢读书,除了他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外,也少不了观音婢对他的影响;

    四郎李元吉是他最为操心的,这个儿子虽则体力精气过人,但不好文,一读书就说头疼,得对他好好督促一番才行。

    原本李渊对女儿们是否能文善武并不是特别在意,小时候给她们机会读书习武,那是因为他李家乃一大户人家,自家的女儿们必须识文断字、能文能武,这样她们走出去才能够给他李家长脸,至少不会丢脸;其次,也是为了女儿们在人前人后有点淑女范和文艺范、同时又能够强身健体少病痛,以便日后能够嫁给好郎君而已。

    然而,宁儿和蜜儿在关中的作为和事迹让李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发觉:女儿们并不必儿子们差,即使她们已经嫁人,按理说就是泼出去的水,流向她们夫家去了,可没想到,她们,至少是宁儿和蜜儿,却一心想着李家、向着李家,不仅自己“倒流”回李家,她们还把女婿们一块“捆绑打包”回到李家“倒插门”。

    可见,过去仅仅将女儿们当着宝贝“宠物”来养是错误的,就说宁儿和蜜儿吧,她们在外面像只猛虎,而在我面前却像只小

    羊羔,必须得把女儿们都重视起来。

    李渊有点迫不及待了,他决定十日后举办一个“家年华”晚会,也就是宁儿和蜜儿所说的“吟诗会”,李家男男女女大大小小都必须参加!

    “家年华吟诗会”如期隆重举行,李家一应人等,包括他们的配偶和孩子,全数到齐,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作为父亲、爷爷和外公,以及唐王和唐国公等多重身份的李渊在“主席台”先作了一番“政治报告”———总结过去、看清现在、展望未来,简单地说就有点像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当然,其中始终贯穿了“家年华吟诗会”的主旋律,那就是要大家好好读书,学会治国安邦之道、治民富民之理、治地制夷之法,一句话,就是要文治武功。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武功,靠武功达到一统天下和抵御外敌,但我们现在也要重视文治,因为一旦我们得到了天下,就要行文治天下,才能够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为此,李渊特地亲自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一遍诸葛孔明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n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