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悠然[种田]》邱晓悠然[种田]分节阅读18

    邱晓拿过一个搪瓷盆把剁好的蘑菇、木耳、蛋饼、荠菜都倒进去,加了盐、味精、五香粉和酱油,因为饺子馅里没有肉,又倒了点油,还舀了一大勺大油进去。那筷子把饺子馅拌匀。搁在一旁。

    这时面也醒的差不多了。邱晓就开始边擀饺子皮,边包饺子。费了半天功夫,终于把饺子都包好了。期间邱晓已经在锅里烧上了水,就等着水开下饺子了。

    加把火,等水开时,邱晓看看时间差不多到饭点了。伸长耳朵听,三儿一路欢脱地进了家门了。赶忙把饺子下上。开锅捞出圆嘟嘟胖滚滚的元宝饺子,邱晓找了一口铝锅盛了匆忙往李家赶。将将赶上李婶正准备下面呢。好险好险。

    李家一家三口对邱晓的饺子赞不绝口。邱晓听着心里美得不行。大家一块吃了饺子,李叔对邱晓说了,让他把家里户口簿和小学毕业证准备好,还有学费,明天一早七点就要出门的,晚上早点睡。邱晓一一答应了,起身回了家。

    到家后,把厨房收拾了。又把“晚课“做了。——就是收水和浇菜,邱晓每天早晚各做一次,美其名曰:做早课和做晚课。

    邱晓按李叔的要求把邱爸临走时放下的户口簿和自己的小学毕业证翻找出来,把邱妈给买的新书包找出来,把文具盒打开检查一下里面的钢笔、铅笔、橡皮、尺子都在,钢笔里吸饱水。重新放回去。把所有东西都装进书包。放到床头。又找出一身干净衣服也摆到床头放好。做完这些起身去洗漱,九点不到就上床准备睡了。

    不知是因为明天就要开学了成为中学生而产生的喜悦,还是即将面对一个完全崭新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惶恐,反正是邱晓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最后实在没办法,邱晓想起自己花大价钱买的复读机和英语磁带来,干脆爬起身,找出来,把磁带放进去听英语。当然了,这对于现在的邱晓来说,完完全全就鸟语,丝毫都听不懂。其实邱晓也没想听懂,只是想放出点其他声音,好让自己入眠。而此时小智则听得分外认真。迅速把英语的音标发音记录下来。自己开始计算分析,用了一会时间就学会了英语发音。这时的小智已经完全可以朗读所有存储的英语资料了。而此时的邱晓也终于在充满鸟语的环境里睡着了。

    15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九月十日,这天一大早,邱晓便被小智给叫起来了,昨晚上陪着小智听了半晚上的初一英语磁带,睡下后梦里都是几只山雀在叽叽喳喳的说着鸟语。迷迷瞪瞪地也没睡好。

    用凉凉的溪水洗了把脸,整个人这才清醒过来,先巡视过菜地,在小智的科学指导下,给需要浇水的地浇上适量的溪水,将冒芽的杂草坚决拔除。

    不到七点,三儿就来砸门了,“晓晓哥,晓晓哥,起来没?快起来,快起来,太阳照屁股了。”听得邱晓满头黑线。

    赶紧去开门,否则邱家的大门就要被三儿给砸出窟窿了。

    “我早起来了,叔和婶也起了?”

    “起了,起了,都起了,我妈让我叫你过去吃早饭。”

    刚好邱晓正犯愁烧火的事,就有饭可以蹭了,真好!

    邱晓回屋拿了书包,好跟着三儿到了李家。进屋就被李婶拉着坐到饭桌旁。

    “赶紧的,吃饱饭好出门。”

    “哎。”邱晓看到自己面前被端来的一大碗米粉,桌子中间还有一碟鸡蛋饼和一碟泡菜,忙答应着,拿起筷子呼噜呼噜吃起来。

    大家吃罢饭,邱晓和三儿背起书包跟着李叔出门了,来到村口,同村的李二喜骑着火三轮正等着呢,三轮车上还坐着两个七八岁大的孩子。邱晓一看,哎,原来都认识,都是之前和自己一起上山玩并参与了自家“水利工程”的俩伙伴们。

    石湾村不大,只有二三十人家,近几年出外打工的人家又多,因此适龄学生就少得很了,村里没有建学校,村里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都是到镇上去上学的。但怎么着两地也有10几公里,于是村里有学生的人家就和平时在镇上蹬三轮的李二喜商量,每天让他早上把孩子拉过去,晚上再给拉回来,每人每月给点钱。这对李二喜来说,是又结善缘又有钱赚的好事啊。于是每天早上七点一过,他就骑着三轮在村口等着,等人到齐了,一气儿送到镇上去。然后他接着做他的生意,到晚上6点再接上孩子们一起回村。

    今天加上邱晓,全村小学到初中的孩子一共才4个,1个一年级,1个2年级和三儿上五年级,再就是邱晓这个准初一生了。今天再加上李叔一个大人,车上有些挤,但车厢两侧架着的两条木板挺长,挤挤也是能坐下的,再说火三轮比人力三轮,动力强劲,人蹬着不费劲。

    一路上花了半个多钟头,车子到了龙角镇西口。放下大家,李二喜自己拉货去了。说好,晚上六点以前就在下车处等着一起回村。

    李叔领着几个孩子沿着主街向镇东走去。镇上的小学和初中是建在一块的,都在镇东头,都是新建的校舍,听说是前年从九龙乡出去南方打工的一个人在外发达了,不忘乡里,捐了钱给希望工程,在镇上重建了小学和初中。现在问人,镇上最好的建筑是什么,大家伙儿一定会说是学校了。这点让九龙乡的人在全县就是心有荣焉。

    邱晓和大家一起走在镇上唯一的这条主街上,街两边都是最高不超过三层的房子,多是老房子,新建的不多。邱晓根据门口的牌匾认出有公家的邮电所、合作社、还有粮油店一类的私人店铺,现在还不到八点,大多还没有开门,只是在路两边的便道上支着几个早餐摊子。乡政府位于主街的正中,看着大门和门里露出的建筑,上面都爬满了植物,一看房子就是有年头的。再往前走,就远远看到学校了。

    两所学校并排建在镇东头的街北,街对面是个围墙很高,很大很大的一个院子,听李叔讲那是部队的院子。里面有好些大卡车。后来才知道那个院子是山里驻军的一个后勤补给站,平时进山或出山的车辆人员都会在这里歇脚或过夜,来探亲的家属每次也都是住在这里的,山里是不让去的。

    因为是乡里的学校,两个学校都有一个大大的操场,教学楼都建在进大门的正对面,两栋楼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小学是四层楼,而初中那边只是三层楼。

    一众人先经过的是小学,在校门口挥手告别其他人,邱晓和李叔接着往前走几步来到隔壁另一个校门口,走了进去。邱晓只见正对的一栋三层的教学楼。教学楼整体是个对称建筑,中间是楼梯,二三楼都是左右各3间教室。平均下来每个年级两个班。而一楼则是楼梯东侧被隔成了一样大的6间房子,西侧则只隔了两小间和一大间,邱晓后来知道了,一楼东侧是教师办公室,西侧是老师宿舍和食堂。

    今天因为初一新生报道,校园里的操场上三三两两站着不少人,其中有很多像李叔这样送孩子入学的家长。李叔带着邱晓走近人群打听报名情况,一位家长答道,还没见到老师呢,也不知道今年报名怎么个章程。

    大家正寒暄的工夫,一楼东侧靠近楼梯的那间屋门被从里推开,走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老师,冲等候在操场上的大家喊道:“大家安静一下,……初一的这边报名。大家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按顺序进来。”

    人群闻声迅速靠过去,在间或一点小争执后排好了队伍。邱晓前后望望,这学校老师的威信还真是不低啊,刚才还闹哄哄的人群不一会儿功夫就迅速安静了下来,只有个别人还在小声交谈。邱晓数了数在他前面有27个和他查不多的新生,后面看着也有四十多号,也不知今年初一是否就这这些人,还是有人还没到。

    整个报名过程应该还是很快的,邱晓觉得没过多一会就轮到自己了。李叔和他一同进了办公室,办公室还是不小的,有三分之一间教室大嘛,里面靠窗对着摆放两张办公桌,两边靠墙都是一溜柜子。现在两张办公桌的椅子上各坐着一位男老师,左边的正是刚才见过的年轻男老师,右边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老师。两人一进去,年轻男老师就开口了,

    “户口本和小学毕业成绩单带了没?”

    “带了,带了的。”李叔说着话从从邱晓那里要过两样东西交给男老师。

    “不用给我,给郭老师。”年轻男老师看李叔把东西递向他时,忙挥手指向他对面的老教师。

    这时,对面的老教师抬头看过来开口说道:“这不是石湾的李大伟的爹吗?叫…叫什么来着,哦,对了,李正海。怎么,送你家小儿子上学?不对哎,我记得你家小三没到年纪啊?”

    “哎哎,原来是郭老师啊,是我,是我,我家三儿今年才上五年级,今儿是帮着送我家隔壁的邱正鲲家的娃,这不人家两口子在城里打工,不清楚咱镇中的开学时间,把时间算差了。赶着进城了。托我把孩子今天送过来。来,晓晓过来,我给你说啊,这是郭老师,就是教过你大壮哥的班主任,可厉害了。”说着话,把邱晓拉到身前。

    邱晓被带到桌子前,郭老师接过李叔递上的相关凭证,看了下说道:“哦,叫邱晓啊,今年多大了?”

    “12,年底就13了。”邱晓紧张地答道,这个年纪见到老师都会有些紧张的。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