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种瓜得瓜》种田之种瓜得瓜分节阅读30

    留下外面小实坐在自家大哥怀里有些奇怪的问:“大哥,阿莱哥哥啥时能成小实嫂么么啊”?

    杨诚憋着笑,弹了弹小实脑袋答道:“看样是快了,等啥时你见着你三哥跟阿莱亲亲了,你就能叫嫂么么了”。

    “哦!”小实郑重的点点头,认真把大哥的话记在了心里。

    而在厨房忙活的李凡越来越是一脸兴奋,或许大家都能想到,李凡想出来的点子,就是后世开满了全国的过桥米线店,名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过桥米线,这并不是一个笑话。

    在一想到每个过桥米线店里大横幅一样的传说,李凡就禁不住的乐,这简直就是专为考生专门预备的吗,不管以后会不会出现陈世美那样的混蛋,但现在这帮赶考的考生有几个不是抱着金榜题名后孝顺父母,答谢妻子的想法来的呢。十年苦读,说起来简单,但一个有考生的家庭会为此付出多少恐怕只有他们本人知道了。而且,听摊老板提起状元,就很难让李凡不想到前世名震中国的“状元饼”,甭管是不是纯的,但凡在在考生考试之前要是碰上了,估计都能吃上一块,不为别的,就是为讨个吉利也要吃,谁管你纯不纯。但真正的状元饼怎么做,李凡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最主要的是名字,大不了换个豆馒头叫状元饼,肯定都会有人买。

    越想越乐,最后在厨房里李凡都板不住的笑出了声,允许自己放声大笑的笑够了,泡着的米线条也开了,放了一些小清吃剩下的鸡汤把米线下到里面煮开锅,这里是没有前世品种那么繁多的增香剂的,想留住客,只能是料足实惠,所以,为了提鲜,李凡往里下了不少大虾和裙带菜,在从后院摘了把油菜下到里面,别的料家里还没有就不往里放了,等在一开锅就算是做好了。

    又炒了大虾,这是刚才答应小实的,可不能食言,要不小崽子能折腾死你。

    把面条分了5碗,又给杨清熬上鸡汤参粥,才招呼着阿莱,杨白拿着碗摆到桌上去。

    阿莱端着碗,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真是喷香,但是这里面又是菜又是面的,倒底是主食还是菜啊?心里想着,也没憋着往后一窜就跟李凡问了。

    “当然是主食了,连着菜就着面一起吃,一会你们细尝尝,看看咱们就卖这东西怎么样”?李凡拍了下阿莱的小脑袋,这几天,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孩子了,人好,还知道感恩,处熟了又是很活泼的一个孩子,跟着杨白倒是配得很,今年小白16了,阿莱刚15,所以对于他俩的事,杨诚跟李凡虽说很看好,但也没提,一是大舅他们还没点头,也不能定亲,二是俩孩子还小,不着急。

    作者有话要说:  看文愉快,各位!!!!

    ☆、第五十一章

    这顿中饭,一家人都是带着八分希望两分品鉴的状态来吃的,但一口下肚,家里人的心就都放到地上了,面条劲道,面汤鲜亮,里面吃几口还能吃着个大虾,面条吃腻了还能在嚼几口油菜,真是好吃的让人把汤都想喝下肚。

    最后,连小实都吃了满满一大碗面条,不用说,李凡也知道,肯定是成了。一边杨诚拍了拍肚子问李凡道:“凡儿,咱就卖这一种面条吗”?

    “恩,我还想在搭些小炒,最好还能卖状元饼,但我也不会烙饼子,还得在想想”。李凡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状元饼?”杨诚一惊:“吃完考状元吗?上哪里能弄到这饼子的配方啊”?

    “真是傻大个!”李凡哈哈一笑:“谁说一定要状元饼的配方啊!只要拿一种这里没有的饼子,咱们给它冠上名不就得了”。

    坐在一旁啃大虾的阿莱一听倒是眼前一亮 ,跟着李凡说道:“李凡哥,我会烙酥饼,是我舅娘教的,可好吃了,你说能不能当状元饼卖”?

    “酥饼?啥样的?”李凡一听忙转身问阿莱。

    站起来揉揉肚子,阿莱来了兴趣拽着李凡道:“走,李凡哥,现在咱就做去,可容易了,而且这是西北的饼子,咱这肯定没有”。

    也没顾得收拾碗,俩人就又钻进了厨房,鼓弄了老半天,等成品出来了李凡才知道,原来就是老式的千层酥饼,里面就是最最普通的糖馅,但这也够让李凡兴奋的了,里面馅料一换,外面点个红点不就是翻版的“状元酥”吗!

    哈哈乐着拍了两下阿莱的肩膀,饭馆还没开业就给他封了个“面点大厨”的名号。反观阿莱一听自己做的东西有用更是高兴的嘴都咧到南墙了,虽说李凡他们一家人好心收留了自己,但要是让自己一直白吃饱下去,早晚有一天,阿莱会禁不住愧疚离开的,但现在可好了,自己的手艺能给李凡哥帮上忙,在这里住着,平白无故的享受着他们的恩情,总算是能还一些了。

    确定了目标,第二天,李凡一早起来就给几人分了工,杨诚去街上买瓷碗和小碟,在跟卖米线那老板谈谈生意,签个长期合同,(咳,李凡特别强调,一定要官府认证的),杨白和阿莱在家用石磨磨些花生酱,核桃酱之类的酥饼馅料,而李凡自己交代完就拿着钱袋出门了。

    走在街上左走右走,李凡才找着目标,就是给人代写书信的识字先生,参照前世的模式,李凡也准备把过桥米线的传说,挂到自家墙上,不过,宣纸的肯定是不行了,两天就坏,所以只能请写字好看的先生写下来,在送到木匠那里让他照着笔画刻到竹子上,等做完了一串,弄成竹帘挂在墙上,既不坏还美观。

    凑上前去看了一番,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字写的真是有一手。写字的先生叫韩秦,是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看着李凡不住的在自己摊子前面张望有些好笑的问道:“小哥,是想写字吗”?

    “啊?”李凡哈哈一笑对着先生说道:“恩,我想请先生给我写一些个巴掌大的字,行吗”?

    “巴掌大的?这……做什么用啊”?韩秦有些吃惊,这么大的字肯定是不能写家书了吧!

    “额”挠了挠脑袋,李凡把自己的打算给说了出来。倒是韩秦一听笑道:“我朝的书生都会刻竹简,小哥要是觉得我写字还可以,这东西我倒是能帮你做”。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李凡一听就乐了,找木匠刻难免走形,这样可就是一举两得了:“那我说,先生你记一下”。

    “稍等,容我执笔”磨了磨墨,韩秦示意李凡开始就写了起来。

    “传说蒙自一带有一书生,英俊聪明,但好游玩,不愿下功夫读书。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个年幼的儿子。夫妇之间,感情很深。但妻子对书生喜游乐,厌读书深感忧虑。一日,对书生道:‘你终日游乐,不思上进,不想为妻儿争气吗?’闻妻言,生深感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独居苦读,妻子也与生分忧,逐日三餐均送到书斋晌生。日久,生学业大进,但也日渐瘦弱。妻子看在眼里,很心疼,思进补之。一日,正准备米线给书生送早餐。儿子年幼,戏将肉片置汤中,生妻怒斥儿子的恶作剧,速将肉片捞起,视之,已熟,尝之,味香,大喜。即携罐提篮,送往书斋。因操劳过度,晕到在南湖桥上,生闻讯赶来,见妻已醒,但米线和汤均完好,汤面为浮油所罩,无一丝热气,疑汤已凉,以手掌捂汤罐,灼热烫手,大感奇怪,详问妻制作始末,妻一一详道。良久,书生说道:‘此膳可称为过桥米线’。后来,书生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考取了举人,此事则成千古佳话”。

    “完了吗?”李凡刚费劲脑汁的把原话背完,就见韩秦动也不动的盯着自己,不禁有些疑惑的问道。

    “啊?哦,哦,写完了”拿起吹了吹纸,递给李凡让他再过一遍,待李凡点头才说道:“小哥,这……故事”。

    “是真的。”李凡眼睛都不眨的认真答道。

    “哦,好好,那小哥两日后来取吧!”韩秦说完也不要定钱就又拿起那故事研读起来。

    李凡耸耸肩,答了声“好”,就离开了,本朝男儿都早婚,对于夫妻伉俪情深,同甘共苦的日子,都应该是很能感同身受的,同是读书人,看韩秦满脸感触样子,李凡也知道,自己的故事是相当成功了。

    但李凡不知道,五年后,韩秦身着状元袍,带着御赐的“过桥米线”,返乡找遍了全城米线店,也没能送出这块金匾,只能悬于城门之上,滇州过桥米线,从此名声大噪。

    忙忙活活的又过了三日,在雪白的墙壁上挂了几幅韩秦的字画,杨诚昨日便去官府报了备,座落在小胡同里的“过桥米线”店,就顺顺利利的开张了。

    放了鞭炮,李凡就挂出了优惠大酬宾,开业前三天,买米线送小咸菜一碟的纸单,旁边还用木板细细刻了菜单,米线三个铜板一碗,咸菜一个铜板一碟,剩下的还有一些应季的盐水虾,火爆大虾,还有小炒什么的。

    滇州这个地方虽说靠南,但也没到了冬天能跟夏天一样过的地步,所以虽说现在虾子,螃蟹什么的还算便宜,但等到了冬天估计买得到买不到先两说,就是价格也不能是李凡能接受的。但好在一家人早已有了打算,等海鲜下去的时候就做些卤菜,鸡脖,鸭爪什么的估计也能好卖的很。

    虽说是第一天开业,但周围好事的民众实在是不多,放了鞭炮也没什么人来看热闹,李凡见状也不站在外面等着了,招呼着跟在自己身边的阿莱就进了后厨,只留杨白一人在前厅看着,趁着人没来,先把状元饼做出来。

    李凡想的好,知道文人好清高,要直接说出叫状元饼,估计着也没几个人好意思吃,只能想着法子,拿油纸包了,准备等客人走的时候让阿莱给挨个推销,当然,必不可少的又编了一个感人肺腑的传说,给一个客人讲解,一屋子人听。李凡在厨房甩着面团,心里阴阴的笑,就不信了那个荡气回肠,改编自中华上下五千年智慧的励志传说感动不了这帮有着“自古多情”之称的文人们。

    今个杨诚倒是一直在后院猫着没出来,但也没闲着,早上起早跟李凡俩人去集市买了20斤虾子,这会正在后院忙的不停的晒虾仁,准备趁着便宜多买一些,万一过些日子虾子下去了,也好别让自家的厨房断了货。

    难得的,今个杨清也被杨诚扶了出来,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见些阳光,相较于刚从青江出来那会,杨清的气色已经好的太多了,不过不知是病着难受还是受了大罪之后多了感悟,这回的老二到一下长大了不少,以前身上的激进不切实际都不见了,而且也就刚醒的时候看着李凡跟杨诚哭了两回道了歉,这些日子却是一日比一日沉默,杨白说二哥倒是成熟了,但李凡却一直不看好杨清这种消极的低沉。

    这不刚从厨房出来,李凡就来了气,上前捏了捏杨清的脸瞪着眼睛道:“老二,你说你一天天这副没精神的样”。

    杨清也不动,任由自家嫂么么扯着,好半天才露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嫂么么,让我呆会”。

    “呆会,呆会,天天就想自己呆会,咋着?出来闯荡一圈受了挫,就变矬子了是吧?你说说你……”李凡面对着这几天的小清总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其实他也知道,这孩子心里苦,总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弟弟吃了好大一圈罪,就算家里所有人都没有怪他,他自己也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不过,李凡与杨诚猜测着,或许也正是因为家里所有人都没怪他,所以他才自己更加惶恐,总想着他对不起家里的每一个人,对不起弟弟,他应该每天受着家人的责骂,弟弟的责怪,那样才是对的,要不活着连个奔头都没有了,当然这也是他们俩的猜测,因为无论你说什么杨清现在都不发表任何看法,让人看不透,摸不着,看着就生气。

    作者有话要说:  每个花朵都有一个失意的花季自我否定什么的实在是大多数人的通病罢了。明个休息一天,秋高气爽爬山去

    ☆、第五十二章

    果然,一听这话,杨清也不像以往一样跟着李凡据理力争了,只是耷拉个脑袋沉默的坐在了椅子上也不说话。李凡刚想再说几句,就一下被杨诚拉了回去,摇了摇头道:“走吧!咱俩上前面看看,万一一会来客人了也好照应着,小清,你再坐一会”。

    说完也不顾李凡快要崩溃的表情,拉着他就往前走,进了前厅跟杨白说:“小白,大哥扒虾扒的手疼,你去替我一会去,我跟你嫂么么先看着”。

    “哎,”杨白一听也没多想,拿着刚出炉的酥饼就往后院去了。

    李凡一看忙不放心的嘱咐一句:“别给你二哥多吃,最多吃半个,听着没”?

    “啊!知道了”。杨白认真的答了嫂么么一句才一掀门帘出去了。

    看着孩子走了,李凡才撅着嘴甩甩胳膊道:“你说你拉我干什么,让我说他几句,要不这孩子不是毁了吗”?

    杨诚摇摇头,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道:“前几个,我听你说,有个词叫‘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看呐!这小清心里的结,怕还是在小白身上”。

    “小白身上?”李凡皱着整张脸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你看不出来吗?小白根本没怪过他”!

    “嘿!那你见着小白说原谅他了吗?”杨诚点点桌子又接了一句。

    “可是,这……”李凡一时间有些词穷,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不对劲想了老半天才莫名其妙的道:“不对啊!小白根本就没觉得他二哥有错,上哪里去谈原谅不原谅的问题啊”?

    “对了……”杨诚摊了摊双手,无奈的撇撇嘴:“这就是症结所在”。

    “啊?”李凡有些夸张的喊了一句,摸着脑袋想了想忽然又觉得自家傻大个说的还真是有道理,不禁又问道:“你的意思?俩孩子的脑回路不再一条线上”?

    “脑回路?”杨诚垮下肩叹了一声,上前扯了扯自家小么么的脸皮才道:“不要跟我说书上的词,我听不懂”?

    “司道乐,范卡”(知道了,放开)李凡用力掐了下捏在自己脸上的大手,才把自家汉子恼人的蒲扇手给弄了下来,揉了揉发疼的脸颊气呼呼的道:“不准掐我脸,想掐掐小实去”。

    “好,下次掐小实”杨诚笑眯眯的答着,被李凡掐了也不觉着疼。

    “哼,”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李凡才又问道:“那怎么办?你想辙啊”!

    “不用,看小白的”。

    “小白?他那里能知道他二哥想什么啊!你做大哥的,快些去让他劝劝小清”

    “嘿”杨诚又手欠的揉了下自家么么的脑袋,又被李凡打了下才答道:“小白这几天应该看出来了,估计该知道劝劝他二哥了”。

    “喂”李凡刚想答话,门口的贝壳风铃就响了,第一位客人……上门了。

    其实正如杨诚所料,杨白这些日子是真真的觉出了自家二哥的不对劲,不是说态度或者是心情的问题,而是双胞胎之间特有的感情,从小,小哥俩之间就是完全透明没有秘密的,可是这些日子,哪怕二哥一日比一日清醒,但搅合在俩人之间的那种亲密的气氛却依然避无可避的凝滞了起来,前些天杨白还能用二哥刚醒身体虚的借口欺骗自己,但这么些个日子,这个借口早已经无法掩盖杨白内心的焦急了。

    他甚至想,如果二哥还能跟以前一样,哪怕再二点,自己都不会说他“弱智”了。掀开门帘进到后院,不出意外的,杨清还是一副带死不拉活的样坐在凳子上,见着自己过来也是眼皮一抬,话都不说,杨白有些委屈的扁扁嘴。拿过半块糕点递到杨清眼前说道:“二哥,吃酥饼吗?刚出锅的!可好吃了……”。

    乍一听到弟弟的话,杨清还是有些慌乱的,但心一乱,嘴上更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愣愣的接过酥饼啃了起来。

    倒是杨白一见着自家二哥跟自己还是这副样子,气不过的一把拿回饼子扔到盘子里,跟杨清喊道:“二哥,你跟我生气呐”?

    “啊?”杨清一下愣住了,反应一会才有些紧张的开口:“小白,说啥呢?二哥哪能,哪能跟你生气啊”!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