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六四五 新老朋友见个面

    代表团进入北京时的场面并不象在天津登陆时那么声势浩大,至少没有当初陈涛入京时享受过的“十里郊迎”待遇。 匕匕蛧首发只是在快要到朝阳门前的时候,才有几位“新老朋友”等在那里,专程来跟琼镇诸人见个面。

    但这些“新老朋友”身份可吓人大明首辅,吏部尚书周延儒;阁老,礼部尚书钱谦益;兵部尚书张凤翼;工部尚书张万种;刚刚任的户部尚书兼漕运总督杨一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以及代表司礼太监曹化淳的内廷使者,代表大内总管王承恩的内廷使者……等等,每一个站出来都是能让京城地面抖三抖的人物,这时候却都不声不响的默默候于道左,浪费着他们宝贵的时间。

    而且这些人都很低调,没一个打出卤簿仪仗的。当官儿的无非一身青衣小帽,带一乘小轿子而已。几个平素在宫里派头极大的有品级内监也都穿着低级宫监服色,唯恐引起旁人注意。当然能做到这一点更多还是依靠了曹大总管和骆指挥使手下的番子们——这一天朝阳门附近其实没几个普通人能停留,全都是锦衣卫和内厂的人。

    他们没白等,在天色将晚的时候,琼州短毛果然以其特有的张扬劲儿出现在了北京城下——他们那超级庞大的马车队不但型制与大明本土截然不同,面鎏金镶银的各类小配件小饰品也完全不同于明式家具传统的那种简洁大方,充满了某种……嗯,按照短毛说法,那叫“土豪金”风格。

    这边众人除了钱谦益钱牧老,其他人都没真正见识过南海髡人,陈涛单身过来,无论他个人怎么打算,最终肯定是只能以融入到大明为结局的。而这支代表团则不然,他们从一开始有意识的要处处强调自身特色,表现出与明王朝不同的风采面貌。

    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当周延儒等人看见一群西装革履。剃着板寸的精壮小伙儿从装饰华贵的西洋马车走出来时,他们的眼睛明显眯缝了一下。对于这些政治动物们来说,这已经是非常露骨的情绪表达了。而之后在和小伙子们行握手礼的时候,也明显不太适应。

    幸亏女士们坐在车里没下来。咱们也没用西方的贴面礼,否则这帮老家伙恐怕更受不了啦——看着那群老头儿僵硬的脸色,代表团不止一个人抱着恶作剧的心思做如此想。

    见面时间并不长,也是在钱阁老的介绍下互相问个好而已。钱谦益其实和代表团的大部分人并不熟悉,毕竟这本质是个相亲兼旅游团。而琼海军里真正掌权的。也是当初在海南岛与他谈判的那批人都没过来。唯一一个接触较多的林汉龙还落在后面了。

    不过这时候,在周延儒等人面前,钱谦益却表现的极为热络,不但能够熟练叫出代表团每个人的名字,还能随口问候几句,或者是关于他们负责的工作,或者是他们熟悉的朋友……总之是一副对短毛内情非常了解的样子。

    这显然是事先做了不少功课,大伙儿看看陈涛的神色,基本也能知道老钱是从哪里弄到的情报。不过坦率说,能在一群穿着同样品牌西装。剃着类似板寸头的短毛间精准把每个人辨认出来,而不曾说错名字,老钱下的功夫也着实不算小了。

    明朝人的办事节奏缓慢在这些地方体现出来一行人也是握握手,说几句闲话的功夫,却还是停留了将近一个钟头。而车队停下时虽然刻意避让到了路边,找了个宽敞茶棚作为谈话地方,但锦衣卫和内厂的番子们却早已封锁了前后路面,根本没有闲人可以靠近,所以这段时间朝阳门算是被封锁了。他们到达时本差不多傍晚,这么一耽搁。天也差不多全黑了。

    北京城门晚是要封闭的,不过今晚有那么多大人物在此,借给那城门官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锦衣卫都指挥使和内辑事厂署理太监的亲信关在门外。只能老老实实的等在那里,待那些大人物们全都进城了才敢关闭城门。

    而代表团也由此得到了对明代北京城的第一印象,那是黑,一片漆黑!

    ——这个时代的城市可没有路灯,甚至连道路两旁的人家都透不出灯光来,因为大明京城施行的依然是里坊制。沿路两侧都是夯土高墙,为了防贼防火,都是造的又高又厚,也不开窗的。唯一可能有的照明光源,便是在里坊入口处,以及某些有权直接向街道开门的大户人家,悬挂在门楼子里的灯笼了——但也不可能亮一夜,基本到了晚九十点钟也熄掉了。近年来国用不足,收入日蹇,哪怕是京师大户人家也渐渐的薄了底子,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小事,便是往往天黑才没多久,门房出来吹灯拔蜡了——为了省几个蜡油钱。

    而且这样的高门大户也并不多,所以夜晚在城市道路行走,哪怕这是在大明京城,如果月光不够亮堂的话,也只能靠行人自带的光源照亮了。这一点算是阁老尚书也无法改变,他们本身也早习惯了这种生活。知道今天要走夜路,各家的轿夫车夫早准备好了灯笼,这时候纷纷拿出来准备点亮。

    不过他们很快发现似乎没必要,至少是在和短毛车队走在一起时完全没必要——短毛的每一辆马车都附带有车灯,虽然也只是以火油作为燃料的火源灯,但在光源后面使用了凹面的银镜玻璃反射罩,使得灯光可以朝着固定方向照射出去,无论光亮度还是照明距离都要远远超过本地人手的纸皮灯笼。在强光衬托之下,那些灯笼即使点了也根本显不出亮。

    “早听说只要是出自琼镇之物,样样皆是精致细巧,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大明首辅,吏部天官周延儒此时正舒舒服服的坐在属于郭逸的那辆马车,屁股下面使用了弹簧支架的真皮座席肯定轿子里那张硬木椅子要舒服多了。而在他好的拉开玻璃窗,看到马车前方道路被映照的一片白刷刷,而从后面那辆马车射来的灯光甚至会让他感觉刺眼之时,便颇为钦佩的说出了面那句话。

    坐在他对面的郭逸闻言只是笑了笑。颇显矜持之意,但最终还是脱不了年轻人爱显摆的性子,开口回应道

    “咱们两年前进贡给皇帝的那批物品,里面好像有照明灯具吧这么长时间。居然还没在京师流行起来我们原以为很快会有人仿造的呢。”

    周延儒看了看眼前这个毛头小子,若是大明本土官员,这么年轻的小伙儿
猜你喜欢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